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北京虽然不是我国竹类的分布地区,但作为引种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史料记载,北京地区栽培竹子大概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金中都(今北京城区西南部)的皇宫、寺庙里已有竹子种植。北京位于竹子分布的最北缘,在明清时期,寺庙栽竹已极为普遍,仅《长安客话》和《帝京景物略》中就记载了近20处寺庙有竹子栽培,其中以京西潭柘寺、碧云寺水泉院、卧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兰陵先竹子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县竹林栽培面积达到398.67 hm2,是山东省重要的竹产地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兰陵县竹子引种栽培历史和发展现状,并结合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文章认为,兰陵县发展竹产业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扶持竹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引进国内外优良竹种质资源,丰富当地竹子栽培品种;产学研相结合,挖掘和提升竹子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竹林资源优势,探索特色竹产业发展道路,增加竹农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竹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陕西楼观台引种46种竹子(栽培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栽培,经过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竹、黄槽斑竹,红壳雷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等10余种竹子的适成性较强。散生竹与混生竹在北京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初步认为,北京冬季的低温和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是造成冬末春初竹子叶片大量枯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一直被誉为"竹国度"。竹子与我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而北京,作为我国竹子生长的最北边界,在种竹、养竹上有何特点?竹子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又扮演何种角色?紫竹院公园高级工程师冯小虎带你走进北京竹文化的历史,打开竹子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5.
黄秆乌哺鸡竹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秆乌哺鸡竹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引种栽培和管理措施,从整地、母竹选择、栽植、管理、植后养护等方面总结出了引种竹子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竹子引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竹史四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竹子大国,现存竹子分布,生产管理、栽培和利用方面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有待发掘、整理与考证。这不但对继承我国历史经验,发展竹子生产是重要的,而且可供其他产竹国家借鉴。根据《禹贡》记载,四千多年以前的中国竹区概貌,竟与中国现代长江、黄河的竹区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汉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司竹监”的竹子管理机构,一直到清代才废止,延续了1930年之久。中国的竹子利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竹子长距离引种已有2260年的历史;种竹子已有2440年的历史,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山东竹类资源现状及其经营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作为全国大省,有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竹类资源的培育和利用方面比较有优势。竹类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文章介绍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竹类资源在山东省的利用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些关于山东省竹子利用的研究方向和利用方法,以期为竹类植物的生态与进化、引种与栽培、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山东仍是一个少林省份,大力发展竹资源和竹产业,对促进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山东有5 000多年竹子栽培利用的历史,竹文化积淀深厚。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南竹北移工作,竹子科研和生产都取得很大成效。在气候变暖、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和政策,大力发展竹子栽培、广泛开发竹子多重价值,实现生态、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必将再造齐鲁竹文化兴盛和竹林美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清甜竹是广西林科院戴启惠、黄大勇两位竹子专家近年发现的新竹种。为了探索清甜竹的开发价值,我们承担柳州地区科委下达的《清甜竹引种示范》开发项目,1995年开始少量引种,1996~1997年春引进大批量种竹至柳州沙塘柳州地区农科所成片种植。现竹子生长茂盛,已郁闭成林。营造示范林取得满意效果。经过几年探索,引种清甜竹有几个突出特点:1.适应性广,清甜竹原产地呈零星分布,未见成片栽培。从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土壤较深厚肥沃的山区引种到气温较高、雨量较少、土坡校干燥的柳州沙塘台地上,竹子生长发育正常,壮叶茂,2.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0.
观赏竹的特征检索及用途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省乡土竹种和引种栽培的外来竹种,以及少数国内分布、特征显眼的共70余种竹子,编制成观赏竹特色检索表,并根据观赏竹的用途分类,为能更好地供各地园林工作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竹子引种、竹子扦插、容器苗长效轻型栽培基质配方、容器苗栽培标准模式等创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竹苗的繁殖系数和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考探了徽州地区历史上的竹林资源分布和栽培历史,为我国竹资源历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毛竹北移和引种栽培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竹北移"曾是20世纪60~70年代在北方无竹和少竹地区,实现人工引种栽培毛竹的梦想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对于毛竹自然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较少,盲目引种,最终导致失败。在近30年的毛竹栽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毛竹北移和引种栽培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南竹北移"提供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中国园林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从竹类植物的园林艺术特色及生态功能、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造园的竹种、类型、艺术手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在园林造园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竹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山东栽培竹子历史悠久,“南竹北移”的成功极大丰富了山东竹子栽培利用的经验,为北方竹子种质资源保存和竹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竹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北方竹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时代发展北方竹产业,要着眼于竹产业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地域特色,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丰富经营模式、拓展竹产品种类,不断延长竹产业发展链条,依靠科技引领竹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金佛山方竹人工造林成活率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佛山方竹是优质笋用竹和优秀的工艺及观赏用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桐梓县是金佛山方竹自然分布中心之一,竹林遍及全县24个乡镇中的19个乡镇,面积达1.3万hm^2。桐梓县方竹经营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早在清末民初就有笋干和土纸的专业加工,一直延续至今长盛不衰,成为该县山区农民一项主要财源。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研究组从加强水分管理、调整造林季节、把握母竹质量、严格栽植规范等4个方面探讨了金佛山方竹的造林和管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Spectabilis’)在纬度水平上引种差异及其生理响应,以纬度依次相差3°的扬州(原产地)、聊城(引种地)、北京(引种地)3处金镶玉竹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经Logistic 方程拟合获得3个纬度梯度下金镶玉竹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生理指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金镶玉竹叶片MDA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SOD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升高;2)金镶玉竹LT5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SOD酶活性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MDA含量变化与之相反;3)不同栽植地金镶玉竹的抗寒性综合排名为北京>聊城>扬州。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多年引种栽培,北京、聊城栽植的金镶玉竹抗寒性已显著高于扬州,高纬度地区引种栽植对金镶玉竹驯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