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作为稻田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发掘具有防治稻田稗草潜力的生防菌,本研究从江苏、广西、贵州三省采集感病稗草,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10株对稗草致病性较强的优势菌株.通过观察优势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GAPDH、EF-lα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1...  相似文献   

2.
脚腐病是柑桔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四川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发病率轻者为10%—20%,重者达80%以上。该病不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而且会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对其病原菌,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左华清等(1985)认为是以镰刀菌为主,鲁显道(1984)、游标等(1987)认为是疫霉菌。1986—1989年,作者对该病原菌作了系统研究,现将部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淮地区大豆根腐病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国内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及黑龙江等地,是黄淮地区大豆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几年作者初步调查了山东、安徽、河南及江苏部分地区大豆根腐病的发生状况,并分离鉴定了病原菌,对主要致病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并获得低毒且高效的牛筋草生防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牛筋草炭疽病病原菌菌株NJC-16,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牛筋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eleusines.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无显著差异;在供试碳(氮)源中病原菌对淀粉和酵...  相似文献   

5.
田俊策  叶恭银 《昆虫天敌》2006,28(4):174-179
昆虫的细胞免疫包括吞噬作用和包囊作用,要分析哪些血细胞参与其中的作用,就必须能准确鉴定血细胞的种类并将其予以分离、纯化。本文就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血细胞的鉴定与分离纯化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于 mtDNA COI 基因的 DNA 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手段,本文尝试应用该技术对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黄蓟马与茶园中的其他4种常见蓟马进行了鉴别。测定各种类 mtDNA COI 基因序列并在 BOLD 系统进行比对,采用 MEGA5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基于 mtDNACOI 基因的DNA 条形码技术可实现对茶园中茶黄蓟马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关中奶山羊乳房炎感染病原菌的情况,对富平县三个不同乡镇的79头患病奶山羊,共118份奶样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7种共126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36株,占28.5%;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22.2%;绿脓杆菌23株,占18.3%;链球菌21株,占16.7%;变形杆菌8株,占6.3%;蜡样芽孢杆菌6株,占4.8%;酵母菌4株,占3.2%.认为该研究区域的关中奶山羊乳房炎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所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蘑菇生产主要在农村,绝大多数生产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生产比较粗放.病虫害危害严重,发生严重时可致蘑菇产量损失80%以上,甚至绝收.蘑菇枯萎病、褐斑病、褐腐病已成为秋冬春蘑菇栽培的主要病害.笔者对广西横县蘑菇枯萎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认为镰刀菌是蘑菇枯萎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实地调查了徂徕山林场松阿扁叶蜂越冬期幼虫感病死亡情况,并对引起幼虫感病死亡的致病菌分离纯化,进行了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 表明,松阿扁叶蜂越冬感病幼虫在自然状态下感病致死率可达8.9%~21.3%,其病原分离物可分为真菌菌株和细菌菌株两大类.其中,真菌感染致死率为67.8%,细菌感染致死率为32.2%.从松阿扁叶蜂死...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在甘肃省陇西县发现一种严重为害药用作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叶部的病害,症状类似于其他作物的褐斑病,但病原不明.采集发病叶片,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镜检观察其形态,进行ITS序列扩增及分析,按照科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经过分离培养和纯化后,获得菌株Ps01、Ps02、Ps03,通过回接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省泰安市草莓采后主要致腐病原菌的种类及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从腐败的"香野"草莓果实上分离、纯化优势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室内熏蒸毒力试验评价7种植物精油对上述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泰安地区草莓分离得到3种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ssimum。7种植物精油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百里香精油对灰葡萄菌和链格孢菌的室内毒力均最高,EC50值分别为39.998和18.456 μL/L;柠檬草精油对枝孢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30.523 μL/L。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对草莓果实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活体抑菌效果最高,防效分别为86.21%和89.29%;柠檬草精油对枝孢菌的防效最高,为75.86%。综合比较可以发现,百里香精油、玫瑰草精油、柠檬草精油及肉桂精油对草莓采后3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杨  王勇  康静芹  张良 《江西植保》2013,(4):403-407
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的13个放线菌的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的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的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0月,在云南弥勒甘蔗示范基地(23.92°N,103.33°E)发现‘云瑞10-187’和‘福农11-2907’高感甘蔗褐条病,发病率为50%~80%。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采集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该病害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形态特征、核糖体R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将病原菌鉴定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是云南省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新记录种,丰富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信息,为后续其他蔗区褐条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对来自泰国的榴莲检验中分离到1株引起榴莲果皮和果肉变色、软腐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和核糖体ITS区DNA序列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将该病菌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15.
嗜菌异小杆线虫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掘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昆虫病原线虫,本实验室对在山东地区采集的122份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得到异小杆线虫JNR,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得:线虫JNR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到98%以上,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品系。为进一步了解该线虫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研究了其侵染力、高温耐受力及水平运动能力。结果表明,线虫JNR有较好的耐热性,38℃条件下处理16 h,存活率最高54%,24 h时为32%;40℃水浴处理2 h,低浓度500 IJs/mL下存活率28%,3 h后全部死亡。对大蜡螟和小菜蛾的生测结果显示,在10、15、20、25、30、35、40、60、120、240 IJs/头剂量下处理24 h,蔬菜害虫小菜蛾先出现死亡,大蜡螟则在48 h后出现死亡;大于20 IJs/头剂量下,处理48 h后线虫对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达到59.5%,高于对小菜蛾的侵染效果。在剂量120 IJs/头以上,72 h后寄主的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异小杆线虫JNR在30℃条件下水平运动能力比在18、25℃时强,48 h时有31%的个体运动到3.6 cm处。以上研究表明,该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特别是在温度相对较高时具有较好的耐热力和水平运动能力,对防治蔬菜田小菜蛾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房云彬  刘常宏 《植物保护》2017,43(3):103-109
针对江苏宜兴黄葵主产区发生的黄葵茎腐病,通过分离黄葵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以及根际土壤、根围土壤的微生物,经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进化分析构建了黄葵不同生态位的微生物物种系统发育树,对其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菌优势类群为芽胞杆菌,而真菌无明显优势类群。同时,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了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株的致病性,确定了菌株F28可引起黄葵茎腐病,经ITS分子进化分析及形态学观察,将其鉴定为变紫青霉Penicillium sanguineum。  相似文献   

17.
从乌拉山镇的农田土壤中分离获得致病疫霉的高效拮抗菌株YR-3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变绿色粘球菌Myxococcus virescens。菌株YR-35对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96.67%。抗菌活性物质在30~80℃处理1 h后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21.70%,高于80℃时活性逐渐下降,90℃处理后菌丝生长抑制率仍然可达15.38%。活性物质在pH 5.0~9.0条件下菌丝生长抑制率保持在25.27%以上,当pH5.0或pH9.0时,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活性物质不能被蛋白酶降解,不受紫外线、自然光照射的影响。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生防效果检测表明,菌株YR-35的发酵无菌液处理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仅为0.57%,对照组的相对病斑面积高达87.72%。菌株YR-35的发酵无菌液可以有效抑制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叶片。本研究首次发现变绿色粘球菌对致病疫霉有显著拮抗活性,为研发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农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广州番禺区、南沙区,惠州和深圳市等地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虫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致病力测定发现分离物PL对红火蚁有一定致病作用。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PL菌株,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acinus。对PL菌株的10个分离株PL01~10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经1×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第15d,菌株PL04处理的红火蚁累计死亡率最高,为7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