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第一部分简单说明了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性,并以此为基础强调合理调控水稻种子休眠状态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种皮障碍、环境因素、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水稻种子休眠的机理;第三部分结合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经验与研究结果,着重阐述了水稻种子休眠调控的现行技术手段,包括种植管理、种子处理等水稻种子休眠的物理调控技术以及抗穗发芽药剂的投放、破休眠药剂的投放等化学调控技术,并对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利用这些新技术手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刘浪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71-1272
综述了水稻种子休眠的生物学意义、原因、机理、QTL定位及种子休眠的打破等。  相似文献   

3.
植物芽休眠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泽敏 《世界农业》2001,(11):41-42
植物芽休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暂停现象,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休眠使树芽避开不利的环境条件,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得以萌发,休眠芽对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强,能在恶劣的季节中存活下来,表现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适应性,通过这种适应性物种得以不断生存、发展和进化。芽的休眠特性不仅对物种的保存、繁衍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休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被称为“生命的隐蔽现象”。众多的研究者对休眠进行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试验马铃薯品种、自交实生薯、杂交实生薯的休眠特性。室温保存品种的强度和幅度分别为42~70d和35~42d;自交实生薯分别为56~77d和42~49d,杂交实生薯分别为56~91d和49~63d。赤霉素处理能使休眠期较室温保存期强度缩短25.0%~62.5%,幅度缩短34.7%~71.4%,但使芽的生长变弱。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生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CIPC抑芽剂处理块茎,能够有效地抑制芽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微型薯休眠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室温(20℃)黑暗条件下,品种的休眠幅度为35-42d,自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2-49d,杂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9-63d;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0%-62.5%,休眠幅度缩短34.7%-71.4%,但芽长得纤细;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益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不同育种材料微型薯休眠特性及调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娄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体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茎通过休眠至所有块茎全部通过休眠的时间)达极显著。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0%~62.5%,休眠幅度缩短34.7%~71.4%,但芽长得又细又长;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多年生杂草休眠及其调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多年生杂草休眠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年生杂草休眠类型及影响因素、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分子生物学研究;论述了休眠理论在多年生杂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多年生杂草休眠调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利用休眠理论来防除多年生杂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12种处理方法对有休眠现象的水稻品种进行处理,探寻解除水稻休眠的适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2种处理方法对品种R106和R527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均表现出正效应,且处理11(0.1%GA3浸种24h,放入30℃光照智能恒温箱中培养)、处理9(种子放入40℃烘箱中,每天8h,烘干5d后,放入30℃光照智能恒温箱中培养)对供试品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提高均达到5%的显著水平,这2个试验处理是破除水稻种子休眠的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月季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季(Rosa hybrida L.)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月季花期调控机理、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月季花期调控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切花月季生产及盆栽月季、树月季的花期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葡萄冬芽生理休眠形成和解除分子机理,是探索新的高效无毒休眠解除方法的前提条件。文章介绍葡萄芽休眠相关基本概念,详细分析葡萄冬芽生理休眠形成主因,以及光周期、激素、温度和水等影响因素作用情况,探讨生理休眠形成机理。根据休眠解除模型,探讨人工破眠处理下生理休眠解除分子响应机理,归纳研究成果支持论证休眠解除模型。预测葡萄芽休眠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控制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的数量基因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ipponbare(japonica)/Kasalath(indica)//N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用WinQTLCart 1.13a软件从全基因组角度检测了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检测结果显示,2003年分别在第5、6和7染色体上,2004年则分别在第4、5、7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s位点;贡献率分别介于8.91%-11.09%和8.70%-11.80%。表明第7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1357~R1245之间的种子休眠性QTL位点是一个在年度之间稳定表达的控制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抽穗期的QTL定位分析表明,4个控制抽穗期的基因位点能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其他位点受年度间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此外,除第6染色体R2171-R2123间的位点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来源于亲本Nipponbare外,其余稳定表达位点的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皆来自亲本Kasalath。分析表明,种子休眠与抽穗期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为不同的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的特性,在掌握父母本制种播差期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由于土壤、气候、栽培、水肥管理等不到位造成部分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提出父母本花期预测和调控技术,达到父母本花期基本相遇和全遇。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建宁县2009年在烟后茬进行杂交水稻品种福优晚3制种试验获得成功,2010年每667 m2制种产量210.5 kg,最高达到305 kg。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籼型杂交水稻种子的休眠特性,以3个杂交水稻恢复系纯系为研究材料,于2007~2009年早、晚季种植,种子收获后按一定时间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年份同一收获季节,不同材料种子的休眠特性不同;相同材料同一年份,不同收获季节水稻恢复系种子的休眠期长短不同,休眠性强的材料早、晚季休眠期差别较大,休眠性弱的材料早、晚季休眠期差别较小,一般相同材料晚季休眠期比早季长;相同材料同一收获季节,种子休眠性在年度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流苏种子休眠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流苏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状态下需要18个月才能萌发成苗.为了解美国流苏(Chionthus virginica)种子休眠的原因,对美国流苏种子进行形态观察、种胚生活力测定、种子透水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抑制物的生物学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流苏种子生活力较高,且各部分提取液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白菜籽的抑制作用也增加,胚乳部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由上述结果推测,美国流苏种子萌发潜力较高,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乳中存在抑制物质;其次是种胚自身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另外,种壳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对种子对外界环境条件中氧气、水分等的吸收影响不大,且种壳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显著,所以种壳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籼稻强休眠保持系Ⅱ112B与其双亲休眠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强休眠籼稻保持系Ⅱ112B、恢复系IR112-12和无休眠籼稻保持系Ⅱ-32B以及2个杂交组合Ⅱ-32B/IR112-12、Ⅱ-32B/Ⅱ112B的六世代群体P1、P2、F1、F2、B1、B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Ⅱ112B及其双亲种子休眠性的形成时间和解除时间以及颖壳与种胚对种子休眠性的影响,分析了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Ⅱ-32B抽穗后20d时休眠指数为25.22%,随着种子成熟过程的推进,休眠指数逐渐下降,到成熟时降为0;Ⅱ112B、IR112-12抽穗后20d时休眠指数分别为88.89%和100%,随着种子成熟过程的推进,休眠指数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Ⅱ112B、IR112-12收获后室温贮藏需要2~3个月解除休眠。强休眠品种的颖壳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IR112-12颖壳中发芽抑制物质含量高于Ⅱ112B,Ⅱ-32B颖壳中不含发芽抑制物质或者发芽抑制物质含量甚微。IR112-12胚休眠指数比Ⅱ112B高,推测这可能是由于IR112-12休眠性强、休眠解除较慢。2个杂交组合休眠指数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8%和96%,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5%和62%,休眠性是部分显性遗传,休眠性选择可以在早代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组合I特优3381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质亲本、选择温暖区域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安排高温天气时段抽穗扬花、严把隔离去杂关、攻搭丰产苗架、确保花期相遇,是提高杂交稻新组合I特优3381单产、质量的6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位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由 191个家系组成的密阳 2 3/秋光重组自交家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F10 代群体 ,进行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座 (quantitativetrait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以抽穗后 35d的种子发芽率作为种子休眠性的表型值 ,分析亲本和 191个RIL的休眠性表现。通过WinQTLCart软件分析 ,检测到分别位于第 5和第 8染色体上的 2个水稻种子休眠性QTL ,其中位于第 8染色体上QTL的加性效应为负值 ,表明该休眠性基因位点来源于亲本秋光 ;第 5染色体上Q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 ,表明该休眠性减效基因来源于亲本密阳 2 3。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打破茄子种子休眠,采用HCl、H2O2、GA3、6-BA及变温处理等技术对采收晒种前及播种前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共计35个组合.试验结果表明,GA3效果最佳,其次为6-BA及H2O2,HCl处理效果也较好,但应注意药剂含量与时间.其中体积分数为0.01的HCl处理0.5h、0.005的H2O2处理0.25h,GA3以80mgL-1处理0.25~0.5h,6-BA以20mgL-1处理0.25h的效果最好,变温处理也有同等效果.总体上看,处理效果以晒种前比播种前好,但两者未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不同烟草品种种子的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后测定NC55,NC297,G28,MS云烟85和MS云烟87种子发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NC55种子具有10 d左右的短期休眠,而其他品种的种子在试验期内未发现休眠现象。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的短期休眠与品种有关,应根据品种的休眠特性提供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