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评估在5℃条件下冷藏不同时间的寄主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对麦蛾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适合度的影响,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评估麦蛾茧蜂在0、15、30和60 d不同冷藏时间烟草粉螟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参数、麻痹率参数、种群数量和麻痹潜能。结果表明,在冷藏30 d的烟草粉螟上,麦蛾茧蜂成虫前期较短,存活率、平均繁殖力和雌成虫比例均最高;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等种群参数均优于其他3个冷藏处理;净麻痹率、稳定麻痹率和周限麻痹率等麻痹率参数与其他冷藏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但转化率(0.36)显著低于对照(0.39)和冷藏60 d处理(0.40)。预测结果显示在冷藏30 d的烟草粉螟上麦蛾茧蜂种群数量和麻痹潜能均最大,分别为3 587 837 818头和539 670 155头。表明麦蛾茧蜂能在冷藏60 d内的烟草粉螟上完成整个世代周期,而冷藏30 d的烟草粉螟最有利于麦蛾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建议以冷藏30 d的烟草粉螟为寄主繁育麦蛾茧蜂。  相似文献   

2.
贵州烟仓害虫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阳地区的烟仓害虫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天敌共有11种,隶属3纲、7目、10科;优势种天敌为麦蛾柔茧蜂、米象金小蜂.麦蛾柔茧蜂完成一代夏季为9~13d,秋季为13~18d,一年发生世代数可达10代以上;成虫寿命12~17d.将采集的烟草粉斑螟幼虫于室内饲养,麦蛾柔茧蜂的出蜂率为46.0%;在烟仓的墙壁、过道和烟包表层,麦蛾柔茧蜂对烟草粉斑螟的平均寄生率达61.0%.米象金小蜂完成一代需30~33d,发生世代数3代;成虫寿命为10~15d.在烟仓,该蜂对烟草甲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为24.53%~33.70%、42.59%~61.64%.米象金小蜂对寄主烟草甲的跟随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3.
麦蛾茧蜂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信飞 《昆虫天敌》1990,12(2):85-90
麦蛾茧蜂Bracon hebetor,属世界性分布。寄生于干果斑螟cadra cautella、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等的幼虫中。笔者在仓库害虫调查中,发现此蜂对上述仓虫的发生、为害有一定控制作用,为此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现将1982~1984年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Wesmael)对其寄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的寄生作用,在室内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对2、3和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率。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的预测,对3龄寄主幼虫的攻击率大于对2龄寄主,对后者的攻击率又大于对4龄寄主幼虫的攻击;寄主处理时间随寄主龄期增大而延长。此外,斑痣悬茧蜂的搜寻效率随寄主密度增加逐渐降低,相同寄主密度下,斑痣悬茧蜂对2、3龄寄主幼虫的搜寻效率均高于对4龄寄主幼虫的搜寻。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大于对高龄幼虫的寄生。  相似文献   

5.
麦蛾茧蜂是鳞翅目昆虫的一种外寄生蜂,是仓储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提高麦蛾茧蜂的扩繁效率,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寄主烟草粉螟密度、麦蛾茧蜂密度和性比对其子代出蜂数(雌蜂数、雄蜂数和总蜂数)和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草粉螟密度为5头/盒时,麦蛾茧蜂的子代出蜂雌蜂数、雄蜂数、总蜂数和雌雄性比最高,分别为(90.71±2.01)、(51.70±2.95)、(142.00±3.88)头和(1.79±0.11);当烟草粉螟密度为50头/盒而麦蛾茧蜂密度不同时,4对寄生蜂(蜂与害虫比为1∶12.5)的平均单雌出蜂数最高;此外,增加雌蜂数显著提高子代出蜂数,而增加雄蜂数并未显著影响这些指标。因此,本文推荐在麦蛾茧蜂的大量饲养中,按寄生蜂、害虫比为1∶5~1∶12.5、寄生蜂雌雄性比为1∶1的方式接蜂且可连续使用10 d,这将有利于麦蛾茧蜂的大量饲养。该研究结果可为麦蛾茧蜂的规模化繁育和应用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麦蛾茧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麦蛾茧蜂是仓库害虫粉斑螟等幼虫的天敌。在温州,一年发生13—14代该蜂生活周期短,7—8天可繁殖一代,成蜂寿命长(233.5天),繁殖量大,单雌最多能繁殖276只幼蜂。成虫与蛹能耐低温,在4—8℃下,可保存1个月。成蜂能攻击深层粮堆内的寄主,一般寄生率78.7—91.6%。放蜂期间可掌握在仓虫发蛾高峰后10~15天,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此蜂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蜡螟绒茧蜂对大蜡螟幼虫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蜡螟的低龄幼虫为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蜡螟绒茧蜂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螟绒茧蜂一生最多产卵68粒,平均45.85粒。蜡螟绒茧蜂卵产于寄主体内的位置多在1~4腹节;多数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或2粒卵。该蜂能寄生大蜡螟1~4龄幼虫,但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其选择系数分别为0.35和0.42。  相似文献   

8.
以印度谷螟幼虫为寄主测定麦蛾茧蜂的性比得知,茧蜂在大寄主上产卵多,子代雄性比低。母蜂能根据寄主大小主动控制产卵的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转Bt基因棉通过非靶标寄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对寄生蜂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方法,观察斑痣悬茧蜂对取食Bt棉叶和常规棉叶的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产卵选择偏好,并观察子代蜂在不同处理幼虫体内的发育表现。[结果] 取食Bt棉叶的斜纹夜蛾幼虫体重与取食常规棉叶的没有显著差异,而取食Bt棉叶的甜菜夜蛾幼虫体重显著小于取食常规棉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未表现出对取食Bt棉寄主幼虫的偏好。[结论] 斑痣悬茧蜂子代的历期、存活以及羽化成蜂的体型大小等发育适应度特征,不受寄主幼虫所取食的食料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斑痣悬茧蜂对受药寄主幼虫的选择性及其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受到杀虫剂亚致死影响的寄主幼虫对寄生蜂的寄主选择及其子代蜂的影响,以容性寄生蜂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为研究对象,以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4龄幼虫为寄主幼虫,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非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成功寄生(完成化蛹)的概率随受药寄主的体重增大而提高,而且受药寄主有效存活的概率亦随其体重增大而提高;与对照寄主相比,寄生蜂对受药寄主的寄生率降低60.2%、子代蜂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子代蜂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显著增大。与来自对照寄主的子代蜂相比,来自受药寄主的子代蜂的寄生能力(用寄生率表示)未受影响,但其后代的结茧率降低10%、发育历期显著缩短、体型显著增大,说明羽化蜂的发育适合度得到了提高。选择性试验结果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根据对寄生蜂攻击次数的分析,未发现其在对照与受药寄主之间存在显著偏好;但根据第2次攻击的寄主识别期变量进行的风险分析,受药寄主被寄生风险显著低于对照寄主(低59.7%),说明寄生蜂偏好攻击对照寄主幼虫。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通过偏好体型较大的寄主幼虫,而减轻了受到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间接不良影响。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具有鉴别出接受亚致死杀虫剂不久的寄主幼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异色瓢虫是我国苜蓿重要的天敌昆虫,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严重为害苜蓿的刺吸类害虫。为探究异色瓢虫对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生防潜力,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猎物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对两种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豌豆蚜2~3龄若蚜的捕食能力最强,雌成虫次之,异色瓢虫1~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减少而逐渐降低。另外,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和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较弱。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猎物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以3种不同数量比例(豌豆蚜:蓟马=40:80头、60:60头、80:40头)共存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D)均大于1,表明4龄幼虫对豌豆蚜表现较强的正捕食偏好性;但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雌成虫对两种猎物无明显的捕食偏好。综上表明异色瓢虫对苜蓿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 grisescens Warren是我国茶树上最为重要的两种食叶性害虫,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是茶尺蠖Ectropis spp.幼虫期最重要的两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这两种绒茧蜂的物种名称及形态差别,同时探明这两种绒茧蜂是否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本研究采集了我国8省22个地方的茶尺蠖或灰茶尺蠖幼虫,通过室内饲养获得两种绒茧蜂的标本,对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同时将两种绒茧蜂的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已知物种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从野生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中均饲养出之前报道的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两种寄生蜂;形态鉴定和分子比对结果表明,这两种广义绒茧蜂Apantelesspp.实为尺蠖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immunis(Haliday,1834)和单白绵副绒茧蜂Parapanteles hyposidrae (Wilkinson, 1928)。本研究明确了40多年前国内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控害能力。本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选取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4龄幼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1龄、2龄)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4龄幼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两种瓢虫的日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当猎物密度N→+∞时,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番茄潜叶蛾1、2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Namax分别为147.06头、140.85头和333.33头、149.25头。异色瓢虫的最高日捕食率达98%,显著高于龟纹瓢虫的最高日捕食率79%。两种瓢虫对番茄潜叶蛾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异色瓢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搜寻效应显著高于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最高搜寻效应高于0.90,而龟纹瓢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最高搜寻效应低于0.80。异色瓢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稍强于龟纹瓢虫,但两种瓢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均有较好捕食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低龄幼虫的数量,故可将两种瓢虫作为番茄潜叶蛾重要的生物防治材料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伞裙追寄蝇是草地螟、黏虫等重大农业害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的调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龄期草地螟对伞裙追寄蝇寄生效果的影响,为伞裙追寄蝇的室内扩繁和田间应用提供依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4L:10D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伞裙追寄蝇对草地螟2、3、4、5龄幼虫及5龄期不同日龄幼虫的寄生效果,5龄期不同日龄幼虫对寄蝇的发育适合度。结果表明:伞裙追寄蝇对2~5龄草地螟幼虫都有寄生行为,但对5龄草地螟幼虫的寄生率(68.89%)显著高于其他龄期;且寄生5龄幼虫的羽化率最高(73.88%)。伞裙追寄蝇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趋势,其中5龄后2~3日龄寄生率(74.44%)、羽化率(78.76%)均最高,子代发育历期最短,产卵量最高,为最适寄生阶段,说明室内扩繁伞裙追寄蝇寄主选择以5龄期2~3日龄草地螟幼虫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丽蚜小蜂对雪莲果和烟草繁育温室白粉虱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莲果和烟草均属于大叶型植物,是繁育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的理想寄主植物。为了明确雪莲果作为中间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可行性,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丽蚜小蜂在雪莲果和烟草繁育温室白粉虱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雪莲果和烟草繁育的温室白粉虱3龄若虫寄生率最高,分别为84.2%和80.3%,且对雪莲果繁育的温室白粉虱1和2龄若虫寄生率均显著高于烟草;丽蚜小蜂寄生两种寄主植物繁育的温室白粉虱羽化率除1龄外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寄生雪莲果和烟草繁育3龄粉虱若虫的羽化率最高,分别为94.7%和93.8%;丽蚜小蜂寄生雪莲果繁育1~4龄若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1.4、15.5、13.7和13.3 d,且寄生雪莲果各龄粉虱若虫发育历期除1龄外均短于烟草。综合来看,与烟草相比,丽蚜小蜂对雪莲果繁育的温室白粉虱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对3龄若虫表现出最好的发育适合度,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雪莲果为中间寄主植物大量繁育丽蚜小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常混合发生,危害严重。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防控。本文分别以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经多代连续扩繁,各自建立起稳定的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W1和W2表示),以这两种小蜂种群为天敌试虫,研究了其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混合发生的两种寄主粉虱若虫的寄生选择性及其后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结果表明,番茄、茄子、菜豆上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同龄若虫同时存在时,小蜂W1和W2均偏好寄生于温室白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烟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黄瓜上两种粉虱混合存在时W1偏好寄生于烟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温室白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但寄主植物及粉虱对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无论饲养寄主为温室白粉虱或是烟粉虱,丽蚜小蜂均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且寄生温室白粉虱内的后代蜂发育适合度较高,这对指导寄生蜂的人工饲养及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异瓢虫是新疆地区的优势捕食性天敌,可取食蚜虫、粉蚧、木虱等多种害虫。开展多异瓢虫的大规模扩繁对于推进害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适合多异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食物,是保证其人工扩繁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室内比较饲喂6种蚜虫(麦长管蚜、棉黑蚜、棉蚜、玉米蚜、豌豆蚜、桃蚜)后多异瓢虫的生命参数,筛选适合用于其人工扩繁的活体饲料。结果表明:多异瓢虫取食6种蚜虫显著影响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以及世代历期。其中,多异瓢虫幼虫取食麦长管蚜(7.70d)和玉米蚜(7.67d)的发育历期明显短于取食其他4种蚜虫的;取食麦长管蚜发育成的雌、雄成虫均较重(雌11.02mg、雄8.54mg);取食棉黑蚜时蛹期(3.80d)和卵期(2.52d)均较短;多异瓢虫取食麦长管蚜(20.02d)、棉黑蚜(21.14d)、棉蚜(20.07d)和玉米蚜(20.37d)的世代历期均较短;多异瓢虫幼虫取食麦长管蚜(96.33%)、棉黑蚜(96.50%)和棉蚜(90.67%)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取食其他3种蚜虫的。同时,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分别在取食棉黑蚜(44.67d)和麦长管蚜(59.13d)时寿命最长。在繁殖力方面,多异瓢虫成虫取食麦长管蚜(3.53d)和棉蚜(3.68d)时产卵前期均较短;取食棉黑蚜(1044.02粒)和棉蚜(1084.45粒)时单雌产卵量较高。综合来看,在6种蚜虫中,麦长管蚜、棉黑蚜和棉蚜均相对适合多异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饲养与人工扩繁多异瓢虫较为理想的活体饲料。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重要害螨东方真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36℃六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在21~36℃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成螨和卵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但对若螨和幼螨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在30℃最强。在27℃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2、1.40和1.01。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关系为E=0.1631P-0.39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代数烟蚜茧蜂的寄生效应,在室内续代饲养8代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密度及不同代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和羽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蚜密度为50头/株、25头/株时,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9.33%、14.67%。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与雌蜂密度呈正相关,且雌蜂密度为3头/株时对烟蚜的寄生率最高,为28.67%,而其羽化率不受雌蜂密度变化的影响。从F1代到F8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逐渐下降。其中,F1代的寄生率高达64.00%,F8代的寄生率为46.40%。前7个世代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均在87.50%以上,但F7与F8之间的羽化率差异显著,其羽化率分别为87.50%、69.64%。所以,室内续代饲养的烟蚜茧蜂,其各项能力均会显著下降,7代后更为明显。因此,在室内续代饲养7代后要及时复壮,以保持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正常寄生力。  相似文献   

20.
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瓢虫,可捕食多种蚜虫及其他害虫。目前,已被世界各地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为实现短时间低成本快速扩繁异色瓢虫,人们对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其更好地完成瓢虫的生长发育。实验室前期筛选出添加海藻糖和葡萄糖的人工饲料,能增加幼虫体质量、缩短瓢虫产卵前期、提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有助于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本文以饲喂蚜虫组为对照组,对2个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GLUT1和GLUT4)在异色瓢虫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RNA干扰技术,进一步探究了注射ds GLUT1或ds GLUT4后异色瓢虫体内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酶活性变化,从而证明该基因与异色瓢虫幼虫能量代谢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注射ds GLUT1和ds GLUT4显著影响了TPS、TRE2、TRE2-like等基因的表达,同时发现在干扰GLUT1和GLUT4在幼虫体内的表达后,糖原、葡萄糖、海藻糖等糖类物质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GLUT1和GLUT4在异色瓢虫幼虫的繁殖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关键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