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评价动植食性烟盲蝽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烟盲蝽在斜纹夜蛾幼不同密度虫斑块上的捕食和搜寻行为。在盆栽烟草植株上设置不同猎物密度,每株分别接0、5、10、20和30头1龄斜纹夜蛾幼虫于同一叶片上,然后接入1头烟盲蝽雌成虫,观察记录烟盲蝽的行为及其发生时间。结果表明,烟盲蝽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增加;对猎物被捕食的时间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表明,低密度猎物斑块上的幼虫被烟盲蝽捕食的风险大于高密度猎物斑块。烟盲蝽在猎物斑块上的行为以搜寻和刺吸猎物、植物为主,用于梳理和休息的时间较少;在低密度猎物斑块上,搜寻和刺吸植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而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刺吸猎物的时间占较大比例。烟盲蝽在斑块上的驻留时间随猎物密度增大而延长,在高密度猎物斑块上的驻留时间显著长于在低密度斑块上。研究结果说明,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初龄幼虫的捕食强度与猎物密度有关,密度越高,捕食得越多,但花费的时间更多,从而导致对高密度猎物的捕食效率低于对低密度猎物的捕食。  相似文献   

2.
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175头、1.344和0.315 d;蠋蝽锁定猎物后,其口针可从草地贪夜蛾的头部、胸部或腹部各节刺入,当猎物尝试摆脱时蠋蝽随其移动,维持口针伸展刺入猎物体内的状态,直至猎物被征服失去活力;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吮吸持续时间较长,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躯干瘪后,蠋蝽才收回口针,继续搜索并攻击下一头猎物。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3.
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7、23.4、9.0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1±0.133、1.247±0.116、0.984±0.159;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1)、(0.043±0.002)、(0.111±0.014)d。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9、22.5、8.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64±0.118、1.248±0.095、1.025±0.18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2)、(0.044±0.002)、(0.121±0.015)d。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雌雄成虫都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斜纹夜蛾3、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和Holling III型2种模型;在拟合Holling II模型中,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78、4.17、4.35、12.50和8.33头,控害效能分别为5.53、6.54、8.78、14.75和10.42;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56、2.86、3.85、3.57和4.35头,控害效能分别为2.23、3.94、4.54、11.32和5.70,其中雌成虫的控害效能最大。在拟合Hol-ling III模型中,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75、4.10、4.32、10.76和7.41头,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19、2.03、1.73、5.28和3.88头/盒;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38、2.78、3.55、3.58和4.00头,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83、1.50、2.06、0.95和2.10头/盒。搜寻效应与害虫密度呈负相关;种内干扰效应与天敌密度呈正相关。表明黄带犀猎蝽成虫对斜纹夜蛾3、4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优于黄带犀猎蝽若虫。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天敌昆虫益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益蝽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671头、1.512和0.215 d;益蝽偏食活猎物,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致死量大,当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大时,益蝽将一头猎物刺吸致死后并不持续吸取,而是快速攻击其他猎物,这一特点对于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uittatus(Dohrn)]雌雄成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为利用黄带犀猎蝽防治有害生物提供信息.[方法]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观察黄带犀猎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行为和能...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升蠋蝽室内繁育和田间应用技术,本研究以桑蚕蛹、柞蚕蛹为猎物,评价了单一和混合猎物饲养蠋蝽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猎物并不影响蠋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各处理下蠋蝽发育历期平均在26 d;但显著影响蠋蝽的产卵前期,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产卵前期为10.3 d,分别是桑蚕蛹猎物的1.54倍、柞蚕蛹猎物的1.34倍。同时,猎物显著影响蠋蝽的体型、繁殖、寿命和耐饥饿时间,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体型比单一猎物增加5%~9%、产卵量增加13%~38%、寿命延长2~7 d、捕食量提高15%~20%、耐饥饿时间延长20%~60%。  相似文献   

8.
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天敌昆虫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并研究了其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捕食草地贪夜蛾时,将口针刺进猎物体内,使其麻痹后进行取食,直至猎物干瘪,但有时并不吸取完全,而是继续攻击其他猎物。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为1.159和2.913,处理时间为0.297和0.261 d,日最大捕食量为3.906和3.831头。研究表明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控制潜力,开展了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不同龄期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干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东亚小花蝽捕食1龄或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时,其捕食功能反应与HollingⅡ模型拟合度较好。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72 4、1.090 0、0.673 6,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174 9、0.173 7、0.295 5 d,对2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94 5、1.153 8、0.392 2,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218 9、0.805 6、0.696 0 d;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量表现出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上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同一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1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和寻找效应均高于2龄幼虫,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成反比;东亚小花蝽对3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日均捕食量为0;田间自然状态下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控制率为34.6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观察了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只捕食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4 h内捕食量无显著差异(7~9头);5龄若虫和雌成虫平均取食时间(18.48和18.29 min)显著短于3、4龄若虫(45.94和43.795 min)。72 h内,未见东亚小花蝽捕食草地贪夜蛾2龄及以上幼虫。东亚小花蝽捕食草地贪夜蛾时,其口针可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任何部位进行刺吸,当刺吸完一个部位后,迅速转移到其余位置进行刺吸,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只剩表皮,呈干瘪状态。试验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控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短期饥饿处理对蠋蝽寿命、繁殖力及捕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早期释放的最佳阶段,预测蠋蝽释放后的存活率,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不提供食物,只提供水的情况下比较了不同龄期蠋蝽耐饥能力,探究了不同饥饿处理时间对蠋蝽成虫取食能力以及雌虫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蠋蝽各龄期存活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雌成虫耐饥能力最强,平均存活时间为28.74 d;1~5龄若虫以及雄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43、6.59、10.04、13.39、17.96和20.29 d。饥饿处理后,蠋蝽雌、雄成虫取食黏虫2龄幼虫量(雌3.0头、雄2.9头)较对照(雌0.5头、雄0.7头)显著提高。此外,同一时间的饥饿处理,雌、雄成虫之间取食量没有显著差异。饥饿处理3、6和9 d后蠋蝽产卵总量(117.0、162.3和140.0粒)较对照(181.8粒)下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饥饿处理3、6 d后卵孵化率(64.45%、68.10%)较对照(78.03%)显著下降,而饥饿9 d处理较对照孵化率(77.85%)虽然降低,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蠋蝽成虫耐饥能力最强,且短时间饥饿对其繁殖力未产生显著影响,是田间早期释放的最佳虫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别对有效交配后, 单头饲养和配对饲养的蠋蝽雌虫寿命和繁殖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有效交配后, 单头饲养的蠋蝽雌虫平均产卵量为343.80粒?平均产卵次数14.83次?平均寿命为53.13 d, 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配对饲养)的平均产卵量(258.20粒)?平均产卵次数(10.63次)和平均寿命(45.30 d); 蠋蝽的单次产卵量?卵孵化率?卵直径均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小, 其中单头饲养组的减小趋势显著; 单头饲养组蠋蝽的卵孵化率为59.5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89%, 而单头饲养组蠋蝽单雌所产卵的孵化数192.95头较对照组的177.87头更高?蠋蝽雌虫有效交配后进行单头饲养有利于延长蠋蝽寿命?提高其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低温饲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蠋蝽低温饲养效果,延长蠋蝽货架期。本研究对低温T1(15℃)和T2(10℃)条件下,小群体饲养的初始处理龄期为3龄、4龄、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的部分生长发育参数和蜕皮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蠋蝽食物与水的更换(补给)频次降低,蠋蝽在T1和T2温度条件下均能发育、但若虫发育历期随温度降低显著延长,蠋蝽羽化成虫后的虫体质量随温度和初始饲养龄期的降低而降低;T2-3(“-”后的数字代表蠋蝽龄期)组蠋蝽若虫不能发育至成虫,T1-3和T2-4组蠋蝽若虫可以发育至成虫、但较多成虫翅畸形,T1-3和T2-3组5龄若虫蜕皮后第5 d的蜕皮激素含量(27.37 ng/L和24.21 ng/L)显著低于CK-3(30.16 ng/L);T1-4、T1-5和T2-5组蠋蝽若虫能发育至成虫,且T1-4和T1-5组蠋蝽羽化的成虫可以在该温度下交配产卵(7.04粒、10.25粒);T2组中仅有T2-5、T2-雌成虫两组蠋蝽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9.24粒、17.05粒),但产卵量显著低于CK组(27.26粒),T1温度各组均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且高龄期组卵量显著高于低龄期组。  相似文献   

14.
三种猎物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黏虫幼虫、米蛾幼虫、柞蚕蛹3种替代猎物对于饲喂蠋蝽的营养适合性,在室内测定了3种猎物的营养组成以及蠋蝽取食3种猎物后的发育历期、体重、体长、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为扩繁蠋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蠋蝽取食3种猎物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体重、体长、性比不受食物处理的影响。蠋蝽在取食黏虫和柞蚕蛹时,其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卵孵化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蠋蝽取食米蛾时,卵孵化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29.88 d,明显长于取食黏虫和柞蚕蛹的蠋蝽,历期分别为25.57和26.15 d;世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31.44粒,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360.00和441.00粒;成虫获得率为23.78%,极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获得率60.00%和60.56%;然而雌、雄虫寿命均较取食黏虫与柞蚕有所延长。综上所述,黏虫幼虫可作为室内扩繁蠋蝽的猎物。  相似文献   

15.
捕食性昆虫的蛋白酶在其消化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环境适应性的消化生理机制,明确蠋蝽在不同季节田间释放的最佳时期,本研究设置15℃、20℃、26℃、30℃和35℃五个饲养温度梯度对蠋蝽成虫的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对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蠋蝽唾液腺和中肠胰蛋白酶活性浓度,同时通过使用立体显微镜对蠋蝽分泌消化酶的唾液腺和消化道两个部位及口器的形态结构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蠋蝽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均不相同,并且唾液腺的酶活性均高于中肠的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整体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6℃时唾液腺和中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且两部位的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13.9IU/L、1029.2IU/L。形态结构观察表明蠋蝽口器的喙由4个关节组成,蠋蝽唾液腺主要包括一对主唾腺和主唾腺管、一对副唾腺和副唾腺管,整体呈透明状。  相似文献   

16.
蠋蝽是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可捕食40余种重要害虫。为明确成虫不同的性别配比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的寿命、繁殖力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蠋蝽的规模化饲养,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性别配比(雌/雄为4F/2M、3F/3M、2F/4M、6F和6M)和密度(雌/雄为4F/2M和2F/1M;3F/3M、2F/2M和1F/1M)的蠋蝽的存活率、产卵量、无效卵的比例以及后代发育速率和性比等指标。结果显示,不同饲养密度和成虫性别配比对蠋蝽的存活率、产卵量、有效卵的孵化率以及无效卵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后代的发育速率和性比无显著影响。2F/2M的蠋蝽30 d内存活率最高(65%),且无效卵的比例最低(12.68%),单头雌成虫30 d内产卵量为105.5粒,与产卵量最高的处理1F/1M无显著差异。4F/2M的蠋蝽的卵孵化率最高,为88.05%,但是与2F/2M(81.57%)无显著差异。2F/2M的蠋蝽适合度指数最高(441.14),而3F/3M的适合度指数最低。结果表明,在高10 cm,直径7 cm的透明塑料杯内饲养蠋蝽成虫时,雌、雄成虫最佳饲养密度和性别配比为2F/2M。选用合适的饲养密度和性别配比可显著提高蠋蝽成虫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7.
棉蚜密度对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华北棉田3种常见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为对象,依次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蚜密度对瓢虫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随着棉蚜密度的上升,一种瓢虫幼虫对另一种瓢虫卵的捕食量呈下降趋势。与不提供棉蚜的对照相比,提供20、200头棉蚜的处理的捕食量分别平均降低56.5%、92.6%。田间罩笼试验显示出了相似规律,每株蚜量为50、200头时,捕食量较对照(没有棉蚜)平均降低42.0%、56.9%。结果表明,猎物棉蚜的存在能有效降低3种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棉蚜密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发现只捕食非同胞卵对捕食性瓢虫的发育、存活和行为具有不良影响,但较少关注少量捕食非同胞卵对瓢虫是否有影响,自相残杀作为瓢虫捕食其他猎物的营养补充乃是自然界的常态。本研究旨在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幼虫期在捕食蚜虫的基础上取食非同胞卵是否对成虫捕食行为产生影响。设置3个幼虫期饲喂处理:给各龄幼虫仅饲喂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对照),给各龄幼虫饲喂蚜虫加少量非同胞卵(分散食卵),给4龄幼虫饲喂蚜虫加较多的非同胞卵、其余龄期只喂蚜虫(集中食卵)等;观察雌、雄成虫体型大小和羽化后连续3 d的捕食行为。对观测的异色瓢虫成虫体重、捕食总时间、捕食攻击频次和首次捕食发生倾向等行为特征进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验的3个饲喂处理间这些特征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异色瓢虫在幼虫期除捕食蚜虫外,持续少量或一次性大量取食非同胞卵不影响其在成虫期的捕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three selected plants on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of Adalia bipunctata to different densities of Myzus persicae was examined in Petri-dish arenas. Logistic regression indicated a type II functional response on all plants. The maximum number of prey killed per day by females was 65.4 at a density of 130 preys on sweet pepper. On the other hand, hand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on tomato than on eggplant or sweet pepper (0.35 h vs. 0.24 h and 0.21 h, respectively). This laboratory study suggests that plan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A. bipunctata to respond to changes in prey d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