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退耕还林中,板栗既可作为经济林树种栽培又可作为生态林树种栽培.根据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现代发展板栗生产的栽培要求,退耕还林中板栗栽培,应以密植型的生态林树种栽培为佳,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政策补助,又可以早期丰产,提高板栗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中的板栗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耕还林中.板栗既可作为经济林树种栽培又可作为生态林树种栽培。根据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现代发展板栗生产的栽培要求,退耕还林中板栗栽培,应以密植型的生态林树种栽培为佳,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政策补助,又可以早期丰产,提高板栗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燕山板栗密植栽培造成树势减弱、产量和质量下降、板栗品种混杂、配套栽培技术缺乏、板栗深加工品种少及综合开发不足、栗农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问题。通过选育出燕昌早生等早熟新品种、改接以燕红为主的良种、开展有机栽培、采取高效复合种养模式提高板栗园的空间利用,深加工开发板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等措施提升板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板栗为落叶乔木、木本果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在国外称为"中国甘栗",国内有"铁杆庄稼"之誉。我国栽培板栗的省份有21个,分布广。板栗适应能力极强,抗旱耐瘠薄,栽培历史悠久,其果实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本文从园地选址、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板栗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豫南山区的板栗多种植于山坡、丘陵和河滩地上,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后期,桐柏县经济林开发中心大力推广良种嫁接、密植栽培、集约化管理和保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到目前已经发展板栗34万亩。随着板栗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果农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加。现将提高板栗产量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建园1.1品种选择桐柏县自发展板栗以来,不断引进和培育新品  相似文献   

6.
<正>板栗属于壳斗科,是我国古老的多年生落叶乔术果树之一,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深得群众的喜爱,号称"铁杆庄稼"。板栗是造林绿化、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板栗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实施,板栗的栽植规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加强板栗的综合科管,促进板栗丰产稳定、优质高效。培育优质的一级板栗类生苗,必须把住"四关":1选地、整地关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宽城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分布在宽城满族自治县的18个乡镇,总面积为1952平方公里。全县百年以上的板栗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树树龄达700余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的有机农业生  相似文献   

8.
板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素有“木本粮食”之美称,板栗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但板栗栽培要达到高产优质的目地,就要对板栗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才能发挥板栗的最大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工作和技术实践,总结了一些适宜高寒山区板粟采果后的管理技术,为提高板粟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绍银 《乡村科技》2019,(9):100-101
板栗,一个我国品种和产量均排在世界首位且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由于板栗的品质优良,涩皮易剔除也被誉为“东方珍珠”。由于板栗富含极高的营养价值,又美味好吃,更具有健脾养胃、消肿止血及强筋健骨等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也为板栗栽培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板栗栽培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支柱。因此,本文研究了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宽城板栗栽培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据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时至今日,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栗树26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古树树龄逾700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人们依地形修建撩壕、梯田,栽植板栗,并在林下间作农作物,饲养家禽,用剪下的  相似文献   

11.
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良菌种和栽培配方的选择、栽培原料的处理、适宜的栽培方式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1.选择板栗适生区栽培 发展板栗必须先注意勘查立地条件是否适合计划栽培的板栗品种要求,或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品种,这是适地适树的原则,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板栗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在年平均气温8~22℃,绝对最高气温35~39.1℃,绝对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500~15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板栗是我国重要经济干果之一,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味美可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被称之为"中国甘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无公害、有机产品势在必行。本文就板栗无公害有机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希望对促进板栗种植业的发展有所帮助。食品安全逐步成为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各种天然产品中板栗  相似文献   

14.
河北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过程中,管理是关键,因此要促进板栗种植经济效益,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栽培技术。要提高板栗产量,必须要全面掌握其栽培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种植,保证板栗幼树的树形和通风条件良好,进行科学管理。该文以邢台市为例,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整地、选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几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种植板栗是丘陵地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提高传统的栽培、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板栗的产量相当重要.笔者对湖北地区板栗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对于广大林业工作者及栗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2012,(11):70-71
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板栗数迁西。迁西县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属环渤海经济圈,是个典型的"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唐山市唯一纯山区县。这里的板栗具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和百年的出口史。近日,随着中国板栗之乡迁西县境内的"天下第一锣"的敲响,2012年金秋迁西板栗正式开秤收购。今年,迁西板栗一等品(即21目以上)收购价为每公斤21.2元,创近10年来最高价。如今,板栗已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迁西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探索了一条  相似文献   

17.
丹东市是中国最北部的板栗产区,板栗栽培面积13.33万公顷左右,年产量1亿千克,面积和产量约占辽宁省板栗产量的90%,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乡镇就有30多个,板栗产品除内销外,每年还外销至日本、东南亚等地[1]。本文主要介绍丹东地区主栽的板栗品种以及栽培品种的主要选择方法,以期为发展板栗的农户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商南县板栗栽培技术历史悠久,栗树资源丰富。但因为商南属"八山一水一份田"土石山区,山地土壤瘠薄,没有灌溉条件,采取传统的形式进行栽培建园,成活率较低,成效不显著,病虫危害严重,经济收益不理想。因此在2009年到2013年之间,在板栗主要生产区域城关、富水、试马、清油河、青山等镇进行了旱薄山地板栗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9.
巫燕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586-586
板栗是传统的果树品种,栽培历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区板栗栽培面积达10.07万hm^2,但投产面积仅3.16万hm^2,占栽培面积的31.4%;产量3.96万t,以投产面积计平均单产只有1254.15kg/hm^2,究其原因,主要是板栗多种在土壤瘠薄、缺水少肥的山坡地,栽培管理技术粗放,应贯彻落实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燕山板栗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县(市)及北京市怀柔、密云等县(区)。栽培面积约为17.4万公顷,产量7.68万吨,出口创汇近l亿美元。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栗农忽视质量管理,增产措施中用药、施肥等技术不规范问题,造成板栗品质下降、效益滑坡,课题组通过三年试验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和三年示范、推广,总结出提高燕山地区板栗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