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建辉 《北京农业》2004,(12):20-2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平菇和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生产温室为对照,进行了物联网控制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物联网控制管理温室,省工、省时、节水,生产中的温度、湿度环境得到精准控制,产出的平菇、大球盖菇产量、质量与传统生产温室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为食用菌种植产业提供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资料。  相似文献   

5.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平菇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栽培户管理不善,防病观念不强等原因,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有的菇棚出一潮菇后.迟迟不出菇:有的出来的小菇未长大就发黄.继而萎缩死亡,导致平菇品质下降.产量难于提高,为此,笔者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丰硕 《北京农业》2003,(1):14-15
在冬季栽培平菇,管理不善容易产生各种畸形菇,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平菇采用五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试验,调查出菇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脱袋双排墙式抹泥效果最佳,比两端解口墙式出菇产量比增117.7%。说明全脱袋双墙式泥墙出菇方式可作为平菇理想的栽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味道鲜美,口感滑嫩,烹调方法简单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平菇的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栽培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难度较大,特别是冬季出菇后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更高,管理较难,容易造成损失。本文就平菇冬季出菇后的管理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但如果出菇期管理不当,受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菇棚里容易发生不现蕾、幼菇枯死、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袋内结菇、畸形菇等现象,从而影响平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马立安  陈启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42-9543
[目的]进一步了解平菇、姬菇与秀珍菇3种侧耳属菇类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分别对3种侧耳属菇类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孢子印、孢子形态及大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3种鲜菇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均是平菇〉姬菇〉秀珍菇;菇柄的长度、直径大小均为平菇〉姬菇〉秀珍菇;3种菇类的孢子印颜色和孢子形态、大小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进行区分。[结论]平菇、姬菇与秀珍菇同为侧耳属近缘种。平菇一般个体较大,产量较高;姬菇为中小型平菇,在侧耳属中价格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秀珍菇秀气而珍贵,有蟹香味,是侧耳属中最优秀的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平菇畸形菇病是平菇生产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它不仅影响产菇量,而且使菇体降低或者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冬季平菇菇棚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调控温度、加强水分管理、适时通风换气、注意光照管理、及时补充养分、适时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温黑平菇是个极耐高温的可兼作平菇、秀珍菇二用的商品菇品种。抗杂力强、韧性好、灰褐色,幼菇期形态、颜色及品尝的口感同秀珍菇相似,但出菇温度要比秀珍菇高,最高可到38℃,在秀珍菇高温季节不能出菇时,高温黑平仍然能够正常出菇。是个难得的高温二用商品菇品种。采小菇时作秀珍菇物出售、采大菇可作一般平菇出售。现就它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平菇栽培管理上,除了受到外源杂菌的侵染外,还会由于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造成平菇生长发育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较剧烈,菇农往往遇到长时间不出菇或者畸形菇多,我们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菇蚊是平菇栽培的重要害虫,整年发生,危害严重。特别是开春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虫口密度增大,常造成平菇子实体原基及幼菇被菇蚊幼虫为害而造成大量减产,甚至栽培失败。因此,抓好菇蚊的综合防治是平菇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一、菇蚊的危害菇蚊中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是眼菌蚊和小  相似文献   

18.
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常会受温度、空气湿度、病虫害、菇房管理条件等影响,而出现幼菇大面积萎缩、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平菇产量和收益,专家建议,进入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气温波动明显,易对平菇种植产生影响,因此平菇此时须细致管理。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毒力作用及其对出菇时间、出菇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大生M-45和百菌清,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为12.4947mg/L。甲基硫菌灵用量在0.14%以下,与多菌灵对照和无污染的空白对照的出菇时间均为74d,其它参试杀菌剂均使出菇推迟。参试药剂均使平菇产量降低,累计出菇量低于空白对照,其中大生M-45在推荐用量下的出菇量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相似文献   

20.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公斤,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1 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 在室内用毛竹等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一般框架高2米,设3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双边管理的菇床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菇床宽55厘米;菇床底板用薄木板钉制,每根木条之间相距1.5~2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