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种57A×渝1、92A×24的饲养及产卵性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菁松、皓月、781、734×782、871(A×B)、872(A×B)等品种为对照,在春、秋季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的对交原蚕57A×渝1和92A×24,通过几年的饲育及制种比较,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几个对照种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用的桑蚕杂交组合材料,大部分由中国夾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少部分由四川南充引进,以沄汗×华九作对照,进行饲养比较。通过五年十代的实验室评定,在十八个杂交组合中评选出两个优良杂交组合即:苏12×镇8、苏12×苏17。它们的特点是:产量较高而稳定、生命率不低于对照种、出丝率高、丝质优良,很受群众和丝厂欢迎,是适合辽宁地区饲养的春秋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3.
赵晓 《河南农业》2014,(11):9-10
<正>目前,桑蚕的繁育制度是3级饲养,4级制种。即在饲养原原母种时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饲养原原种生产原种,饲养原种生产普通种。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形状。原种繁育是家蚕良种繁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是保持和提高原种种  相似文献   

4.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2个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种技术,以全国指定白茧对照种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以10蛾产卵调查方法调查原种产卵性状,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原蚕饲养与产卵性状研究.结果:G101和Y101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较稳定、抗性较强,产茧接近常规品种、茧质较优;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较少,产卵量接近常规品种,1 g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G101和Y101是1对产量性状接近常规品种、又具有金黄色蚕茧的特殊性状对交原种,中系G101和日系Y101原蚕各项性状与常规种相同或接近,正反交成绩差异小,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其组合渝黔黄茧已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育成实用化的限性黄茧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结合抗逆性选拨,育成综合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高的限性黄茧品种995、997、936、限82,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995·997×936·限82.实验室饲养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强健性、产茧量接近现行杂交组合菁松×皓月;缫丝鉴定表明,其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但雄蚕丝丝质优良,茧丝长1400m以上,解舒率91.30 %,洁净98.00分,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汕优63制种技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我们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制种面积190亩,单产达97.35公斤,制种总产18500公斤,农户当年获纯利12.3万元。1990年可推广种植12300亩,预计增产粮食185万公斤。1、选用优良的杂交稻亲本组合汕优63组合杂交稻适应性强,优质高产,是当前较好的杂交稻种,是父本明恢13×母本珍汕97A杂交组合。实践证明,父本  相似文献   

7.
<正> 玉米不育化制种是提高种子纯度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玉米杂交种种子混杂,提高种子纯度,河北农业大学与易县科委协作,利用C—型不育系黄早4及其保持系为母本,以C—型恢复系获白和罗系3为父本,分别制成冀单10号和京早7号两个杂交种共四个组合,(即黄早4×获白,C—黄早4×获白、黄早4×罗系3、C—黄早4×罗系3),並在百亩连片制种田中进行对比试验,每个组合占地10亩以上。结果表明:采用不育化制种  相似文献   

8.
张羽先  李明权 《农技服务》2009,26(10):60-60,111
为了促进思南县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寻求春、夏、秋蚕品种的良好组合,选定4个蚕品种,进行了不同海拔蚕区蚕品种饲养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思南县不同海拔蚕区不同季节的优势蚕品种。结果表明:在思南县海拔405~910m地区蚕品种间饲养成绩差异不显著;春季蚕以827.829×826.8214为优,夏秋季蚕品种以洞庭×碧波为优。  相似文献   

9.
凌君 《农学学报》2018,8(11):46-48
为探索‘鲁诱2 号’、‘鲁诱3 号’桑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地区的养蚕成绩表现,以‘湖桑32 号’为对照,用它们的桑叶全龄饲育家蚕873×874 杂交种和873、874 原种,测量饲喂结果杂交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和原种的产卵情况。结果表明,‘鲁诱2 号’、‘鲁诱3 号’桑品种饲养杂交种的在发育经过和茧层率上没有差异,但是全茧量、茧层量成绩显著高于对照桑品种,试验桑品种饲养原种良卵率与对照桑品种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杂交优势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中国农业生产上利用的4大玉米类群的各1个代表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ob43,Pob501和Pob50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掖478×Pob21,丹340×Pob501,掖478×Pob43,黄早四×Pob70和掖478×Pob502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参试56个组合中,21个组合与单交种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丹340×Pob501和掖478×Pob43比对照增产,对照优势为9.12%和4.32%.根据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和对照优势初步构建了旅大红骨系×群体Pob501,Reid系×群体Pob43,Reid系×群体Pob502和唐四平头系×群体Pob49这4个杂优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低硫、低芥3种类型的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亲本,配置了双低×低芥、低硫×双低和低芥×低硫3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系统.通过配合力分析,选出了各自的优良亲本和优良组合;重复亲本在各系统中显著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效应值方向一致,大小上略有差异,相对位置稳定;当选的优良组合亲本至少有一为优良的,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相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个甜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6个组合,分析其7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更大的遗传变异,筛选出6个优良自交系0583、05135、05148、0569、05101和05132及8个优良组合:05148×0581、0572×05132、0574×0569、0572×0569、0572×05133、0583×05133、05130×05101和05135×0566。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家蚕良种繁育实行3级繁育4级制种制度。原原种、原种繁育担负着扩大蚕种繁殖和选留母种继代的双重任务,原种又是繁育一代杂交种的种子。为此,只有搞好原原种、原种的繁育工作,才能为大面积茧丝生产提供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一代杂交种,并且延长推广的优良蚕品种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优良蚕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相似文献   

15.
在A×B单交组合中,用近亲姐妹种(A1×A2)替换母本系A以制改良单交种[(A1×A2)×B]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黔原三号制种技术的改进,就是用近亲姐妹种(49-136)替换母本系"49",以制改良黔原三号(49-136)×木6比制黔原三号(49×木6)提高制种产量20%以上,而且比黔原三号的产量略有增加或相当,主要农艺性状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蚕10号原蚕青·山(中系原种)、绿·水(日系原种)的性状,为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对贵蚕10号原蚕的有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蚕10号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较强,茧型较大、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出蛾较集中;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春秋蚕期,青·山分别达486粒/蛾和470粒/蛾,绿·水达445粒/蛾和442粒/蛾)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洞·庭(中系)、碧·波(日系),克蚁制种量(春秋蚕期分别为15.73张和15.76张)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10号原种是一对好饲养、健康性好、老熟整齐、发蛾快且整齐、交配性能好、产卵量较多、产附好的限性原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的斑纹限性品种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分析表明:单限性品种J2×C15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特别是茧质性状高于对照青松×皓月,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是对照的1.11倍、1.15倍和1.04倍;丝长也高于对照;而且龄期短、上簇齐、好饲养,但缺点是解舒欠佳。从分析限性品种的数量性状表现度看,J2×C15的E值高于1,说明这一杂交组合不存在由其余本之一限性易位片断带来的生理缺陷,故尚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来提高其解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种云蚕7B×A的最适交配时间。[方法]将原原种云蚕7B的雌蛾和原原种云蚕7A的新鲜雄蛾进行交配,交配时间设8个试验区,调查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卵量、孵化率及次代饲育成绩的影响。[结果]原种云蚕7B×A交配2 h后拆对,单蛾产卵量最高,对孵化率及次代饲育成绩无不良影响。[结论]原种云蚕7B×A最适的交配时间为2 h,既可提高原种繁育系数,又可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选用现行夏秋用蚕品种薪杭×白云和丰一×54A的4个原种,选配四元杂交种新·丰×青·云。通过实验室一代杂交种比较试验,蚕种场试繁和一代杂交种的农村试样,发现该四元杂交种的杂交原种具有强健好养、产卵量多、克蚁单产比现行品种提高30%以上的优点。一代杂交种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和抗氟性较强、产量稳定等优点,其生产性能与浙江省现行夏秋蚕当家品种薪杭×科明相仿或略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蜜蜂工程育种的理论、方法,将目前我国普遍饲养的西方蜜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喀尔巴阡蜂(Apis mellifera Carpathian)等自然原种,进行了调查、整理;配制出“金星”和“金环”两个初级工程原种;解决了蜂种衰退和无目的自由混杂状态,使之繁殖力和生产能力均超过目前饲养的自然原种,并可以和当今国内推广的“卡·喀(阡)×意”三交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