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子参属石竹科植物,属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特性。栽培上做好种苗要求、栽种、病虫害防治、太子参采收加工、太子参原地留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脱毒太子参种苗是宁德市农科所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对太子参植株进行组培脱毒培育出的优良种苗。2003~2006年在福安市范坑乡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通过使用脱毒太子参种苗及其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太子参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现将有关脱毒太子参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太子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宜地块、选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及种苗贮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对莴苣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种子的发芽,延长平均发芽时间;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0.1g/mL),高浓度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浓度过高(1g/mL)则胚根胚芽生长均受到抑制;高浓度的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但作用强度均小于茎叶浸提物。化感作用可能是导致太子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太子参茎叶和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种子的发芽,延长平均发芽时间;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0.1g/mL),高浓度太子参茎叶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浓度过高(1 g/mL)则胚根胚芽生长均受到抑制;高浓度的太子参连作土壤浸提物抑制莴苣胚根生长,促进胚芽生长,但作用强度均小于茎叶浸提物.化感作用可能是导致太子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2011~2012年贵州省余庆县种植太子参中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发生有害生物种类有11种,其中,病害8种,虫害3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太子参病毒病、太子参叶斑病、太子参斑点病、太子参霜霉病、太子参根腐病、小地老虎、蚜虫。针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如下几条防治措施:一是做好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二是合理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是对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和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太子参不容乐观的生产现状,从繁殖和栽培2个方面综述了太子参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建议建立太子参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体系,从种子繁殖、品种复壮、脱毒培养、微块根培养、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改善繁殖现状,从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自毒作用等方面改善栽培现状,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同时为太子参的繁殖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太子参不同组培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子参茎尖组培苗、茎段组培苗、实生苗、种根苗等4种组堵脱毒种苗的大田生长速度、根数、根长和参根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茎尖苗的生长速度、根数、根长和参根产量均显著优于种根苗,且单株产量比种根苗高102.7%.此外,研究了行株距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组培苗不同行株距处理组合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行距15 cm、株距12 cm组合的太子参产量最高,可作为太子参组培苗的最佳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福安市上白石镇太子参主要病虫害即太子参霜霉病、太子参花叶病、太子参叶斑病、太子参根腐病、小地老虎等的症状及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病毒病的防治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子参以种根无性繁殖,病毒病逐渐加重,产量损失在25% ̄40%,对种苗进行各种类型热处理都无法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能有效地脱除病毒;试验发现,太子参种子不传毒,其实生苗遗传性状稳定,增产效果与茎尖脱毒苗相近,可达40%;利用1%口针油(Mineral oil)+0.1%敌杀死(Deltamethrin)能有效防治病毒再侵染,防病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11.
正拓荣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美称。太子参种植面积约2800 hm2,常年产量约48万t,是该县群众摆脱贫穷、生财致富的拳头农业品种。然而长期以来拓荣县农民都是自行解决种源问题,缺乏专业的提纯复壮工作,种源混杂退化,导致太子参种苗质量差,种子带毒,病害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  相似文献   

12.
“柘荣太子参”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了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发展的优势,并提出"柘荣太子参"产业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贵州太子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正值太子参出苗及幼苗期,经田间调查发现,其病毒病、猝倒病已开始发生,有翅蚜开始迁入危害。为减少太子参病虫害造成损失,结合历年贵州太子参主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现介绍太子参猝倒病、病毒病、根腐病、叶斑病、紫纹羽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小地老虎和蛴螬等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确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两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病害以太子参叶斑病和太子参病毒病发病最为严重,称其为太子参的“两大克星”。这两太病害病原物传播快,发病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因此,在栽培太子参时要注重防治,而且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达到根治两大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朱青松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6):160-160,142
针对药用植物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农药使用不合理、种子种苗携带病茵、采收加工储运过程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改进加工储运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太子参生长环境及习性,从选地整地、选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太子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宁德市太子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其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市太子参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子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根作为中药使用。因产区常年使用块根繁殖,导致品种退化,病害严重,部分区域病毒病感染率高达90%,产量降低超过50%。为探寻具有商业价值的种苗繁殖方式,进行了不同种植材料繁殖效果的比较,发现种子繁殖的第1代种参作为种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时药用植物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农药使用不合理、种子种苗携带病菌、采收加工储运过程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改进加工储运技术等防治对策,以供生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的病害。在福安市太子参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80%~90%,严重影响太子参的品质和产量。该文对太子参病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