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求冀南地区中低肥力下冬小麦节水稳产的适宜灌溉方式,以该区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邯6172为试验材料,在足墒播种条件下,灌溉方式设未灌越冬水+灌起身水(T_1)、灌越冬水+灌起身水(T_2处理)、未灌越冬水+灌拔节水(T_3处理)和灌越冬水+灌拔节水(T_4) 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水和春一水灌溉时间均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T_2处理效果最好,冬小麦株高、旗叶面积、旗叶干重、冠层截获有效辐射(PAR)和子粒产量均最高。在冀南地区中低肥力条件下,T_2处理对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效果显著,可以作为该区冬小麦节水稳产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2003—2004年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垄作试验比对照平作节水23.3%。垄作条件下,冬小麦的生育期提前,株高降低,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增强。与对照平作比较,垄作冬小麦的产量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强;在每666.7m^2播种量为38万粒时,垄作冬小麦产量三要素之间协调性最好。在产量相关性分析中,垄作冬小麦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关性排序为株高〉千粒重〉穗数〉穗粒数〉结实小穗数;平作下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关性排序为株高〉穗数〉单株有效茎数〉穗长。不同的栽培方式下,各性状因子对产量的相关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引进具有节水性能的特用小麦新品种,在节水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性状,从中筛选出了京农02-2、京单00-594、中麦12等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抗旱性节水性和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蒸腾强度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学特性,可反映品种的节水性能.研究采用水培法对不同抗旱类型的小麦品种在需水临界期测定其蒸腾强度、产量性状和抗旱性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小麦需水临界期的蒸腾强度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抗旱性无明显相关关系,可作为鉴定冬小麦节水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冬小麦石家庄8号为材料,对华北平原不同灌溉处理下应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节水栽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的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节水及不灌溉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生物量的模拟效果良好;在高水分灌溉条件下,模型对生育时期的模拟效果良好,对其他性状的模拟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模型过高估计了灌溉对产量的贡献率。该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基本特征,但稳定性有待提高。模型对不同灌溉处理2m土体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对吸氮量的模拟效果较差。要提高模型的系统性精度,需要在模型机制上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播量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庄浪县研究了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物候期和生育期无影响,对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和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以产量为因变量,播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解析得出,在庄浪县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中,播量为270.6 kg/hm2时冬小麦产量最高,达5084.0 kg/hm2。  相似文献   

7.
运用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小麦品种多个主要农艺性状因子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的性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在诸多性状因子中,最高茎数、穗数、穗粒数等性状因子,是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性状限制因子,其它性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进一步提出在冬小麦的栽培中,应以群体为基础,在达到一个合理的群体、保证穗数的前提下,主攻个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穗粒数,为提高冬小麦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兰天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冬前苗、返青苗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在9月25日播种可获得最高产量,产量可达7 016.7 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5个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新品种进行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比较,鉴定出水旱皆可使用的品种邢麦6号、冀5265;旱地可用的小麦品种有烟麦0428、泰084085;而水地表现较好的为潍J0209、菏麦17、泰096442和青麦6号.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受节水处理的影响,以"津原E28"、"津稻417"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灌溉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节水处理,探究不同时期节水后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时期节水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主要制约因素为穗数和千粒重,各处理间产量降低幅度为14%~39%、12%~27%。节水处理对穗数、每穗粒数、杆长、穗长、实粒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均达到0.1%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拔节期至孕穗期节水,水稻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下降最为明显;返青至分蘖期的节水处理,水稻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最低;出穗至灌浆期的节水处理实粒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产量与群体整齐度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2个冬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收获后分析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群体整齐度。探究有显著差异性状遗传力及群体整齐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结果表明,穗长整齐度和穗粒数整齐度与小麦产量及千粒重显著相关。育种过程中,通过提高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整齐度增加冬小麦产量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9和石麦22为试材,灌溉条件设冬小麦生育期灌溉次数1、2、3次3个水平(依次用I_1、I_2、I_3表示),其中,2次灌溉处理又根据灌溉时间的不同设定了4种组合[起身期+灌浆期灌溉(I_(2-1)),越冬期+起身期灌溉(I_(2-2)),越冬期+拔节期灌溉(I_(2-3)),越冬期+拔节后期灌溉(I_(2-4))],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麦22产量潜力较高,不同灌溉条件处理的平均产量较石麦19提高8.75%。2个品种的产量均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明显提高;但从同一灌溉次数处理的平均产量看,石麦22更适于节水灌溉,其中,灌溉1水条件下产量较石麦19略高,灌溉2水条件下较石麦19平均增产14.16%。在灌溉2水的处理中,石麦19产量以越冬期+拔节后期灌溉组合(I_(2-4))最高,且与其他灌溉时间组合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石麦22产量以越冬期+起身期灌溉组合(I_(2-2))最高,与起身期+灌浆期灌溉组合(I_(2-1))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其他灌溉时间组合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个品种的产量均与成熟时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选择灌溉次数和小麦品种,节水灌溉条件下,推荐选种石麦22;在条件允许灌溉2水的区域,应在越冬水的基础上进行1次春季灌溉,推荐石麦1_9在拔节后期灌溉,石麦22在起身期灌溉。  相似文献   

13.
为沂南县冬小麦高产栽培灌水制度制定提供依据,比较了底墒水+拔节水、底墒水+开花水、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越冬水+拔节水、底墒水+起身水+开花水+灌浆水冬小麦的生长性状与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溉模式的产量最高,为590.8kg/667m~2,综合考虑丰产性、经济性,认为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模式是沂南县区域最佳节水高产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同步选育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差异明显的冬小麦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研究分析了杂交后代RWL的遗传变异分离特点及与农艺性状同步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后代低RWL材料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同步,选择可以获得产量和节水性能均表现较好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若干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高低与其产量构成性状有关,不同的农艺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作用不尽相同。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与其组成因素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并把各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部分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明确各农艺性状在单株种子产量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冬小麦高产育种提供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熟期适宜、抗逆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综合表现突出,适合沿淮流域推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以期指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管理,从而提高节水抗旱稻种植效益。根据沿淮流域节水抗旱稻生产实际,近两年引进了11个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进行对比筛选试验,从品种生育特性、主要经济性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合沿淮流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旱优650”、“旱两优8200”的产量较高、农艺性状、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沿淮流域推广种植。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沿淮流域种植耐旱、抗病虫、高产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为提升节水抗旱稻增产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冬小麦‘石麦18’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灌水定额,进行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大田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灌水定额范围内,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冬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在试验区,当冬小麦播种后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率70%左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约140mm,冬小麦品种‘石麦18’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1次,每次灌水35~40m3/667m2,可达到节水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对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喷施浓度下,天达2116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经济性状,促进灌浆期光合作用能力,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分配,但喷施浓度不当反而有负效应,从而最终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故在对天达2116的实际应用推广中应注意其合理用量问题,本试验中,天达2116在拔期+孕穗期、灌浆期的喷施浓度为0.1%时获得最高的产量效益,为最适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19.
在《冬小麦亩产600 kg节水栽培技术规程》(备案编号:B13015-2015;受理部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效期:5 a)中,介绍了冬小麦产量9 000 kg/hm~2节水栽培的基础条件和主要生育指标,以及产量结构、播种、技术措施与收获等技术要求。该技术规程为实现小麦产量9 000 kg/hm~2节水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柳俊梅 《河北农业》2013,(10):16-17
小麦晚播节水高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卡米收获时明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小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只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现以邯郸县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