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色塑料薄膜待开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色塑料薄膜对农作物生长比白色薄膜更有利。蓝色薄膜在弱光照条件下,透光率高于白色薄膜。所以,更适用于水稻育秧,有利于培育出短壮秧苗。黑色薄膜的主要特点是透光率低,能有效地防除杂草,但增湿性不如白色薄膜。用其栽培夏萝...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研究了GRP温室覆盖薄膜的温光性能.结果表明,GRP膜具有良好的温热性与透光性,在弱光条件下,透光率增强,因而提高了室内温度,而在强光照条件下,透光率减小,抑制了室内高温的出现;另外,在实验期间,试验温室未见起雾,滴水也很少,说明新材料具有良好的防雾、防滴性能.因此,GRP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与对照温室相比,增产幅度高达16.2%.  相似文献   

3.
不同遮光处理对红叶石楠叶色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对红叶石楠叶色变化的影响,为红叶石楠的广泛引种栽培及在不同园林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透光率分别为100%(全光照),80%,50%和25%,研究4种遮光处理条件下红叶石楠叶片中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红叶石楠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随透光率减小而增加,25%透光率下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透光率(P<0.01);全光照下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透光率(P<0.05),二者均随透光率减小而降低;25%透光率下红叶石楠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遮光处理(P<0.01),且随透光率增加而升高。【结论】遮光条件下红叶石楠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叶色较浅或全绿;全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的积累及PAL活性的提高,叶色保持红艳。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塑料棚膜透光率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通过对阿拉尔地区普遍使用的塑料棚膜透光率的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棚膜透光率及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季节变化规律,旨在为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合理选择塑料棚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12种植物耐荫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3类不同耐荫性植物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白绢草(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和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和光合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娇花在透光率50%条件下生长最好,白绢草在透光率35%条件下生长最好,金粟兰在透光率15%条件下生长最好,并且3类植物都是在适度遮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值高,遮荫有利于提高阴生植物生长势和光合性能。根据3类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及光合指标的相应变化,得出紫娇花耐荫性弱,较喜光,白绢草耐荫性中等,金粟兰耐荫性极强。  相似文献   

6.
对4种不同品牌的日光温室EVA薄膜,在光线不同入射角及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透光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品牌间的薄膜透光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入射角下不同薄膜的透光率可拟合4次多项式,相关系数为0.9979~0.9995,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有色农膜的奇特功效农用薄膜的颜色不同,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因而对作物的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根据农作物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当颜色的农膜,可达到增产增收和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蓝色膜:主要特点是保温性能好。在弱光照条件下,透光率高...  相似文献   

8.
对海姆维斯蒂栒子进行遮荫处理,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新梢生长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探讨其耐荫能 力。结果表明;遮盖三层遮阳网(透光率8.0%)处理下的气孔密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各处 理下的气孔大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全光照和一层遮荫(透光率45.7%)处理下的叶片厚 度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三层遮荫、显著高于两层遮荫(透光率17.5%)处理;全光照处理下新梢总生长量显著高于 遮荫处理,节间长度极显著低于遮荫处理。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形态观察认为,海姆维斯蒂栒子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 育良好,但也具有一定耐荫性,在一层遮荫处理(即光照为22 864 lx,透光率为的45.7%)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PO和EVA薄膜温室连续8个月的光照环境的测量,分析比较了两种薄膜的透光率和温室温度变化,并测定了两种温室相同位置番茄的株高、茎粗及产量,比较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PO薄膜比EVA薄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增温、保温效果,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对海姆维斯蒂栒子(Cotonester hjelmqvistii Flinck and Turcz)进行遮阴处理,对其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了测定,探讨其耐阴能力.结果表明,全光照处理下MDA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层(透光率17.5%)与三层(透光率8.0%)遮阴处理,与一层(透光率45.7%)遮阴处理差异不显著.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脯氨酸(Pro)含量依次显著下降;一层遮阴处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全光照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遮阴处理.各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全光照与一层遮阳网遮阴处理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两层及三层遮阴处理.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形态观察认为,海姆维斯蒂枸子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但也有一定的耐阴性,在一层遮阴处理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地被菊Chrysanthemum grandiflorum在不同遮光处理下的生理适应性,以地被菊‘梅红’‘Meihong’‘金不换’‘Jinbuhuan’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搭设不同透光率(A:25%透光率;B:50%透光率;C:85%透光率;ck:全光照)的遮阳网对它们进行遮光逆境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地被菊株高、叶面积、节间长度、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花径等呈增加趋势,冠幅、基径、比叶质量、叶绿素a/b值、分枝数和成花量等呈降低趋势;地被菊在遮光条件下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暗呼吸速率下降,表现出它们在弱光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地被菊虽是阳生植物,但其光照生态幅较宽,轻度遮光(85%透光率)能促进其光合效率,减少光抑制,促进长势,当透光率达减少到25%时,仍能正常开花;另外,不同品种对光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金不换’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大于‘梅红’。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垄上行间和垄间上、中、下部的透光率均呈递减趋势。通过垄上行间和垄间中后期透光率的变幅大小分析,认为本试验种植密度以15万穴/hm2群体内光照分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温室人工补光技术及光源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温室栽培时,由于受覆盖物透光率的影响(如普通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为90%~92%,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只有85%~90%),温室内的自然光照条件要比露地差。另外,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日照时间短,温室的光照度较弱;南方地区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温室内的光照度仅为2000Lx 左右。光照不足,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受抑,从而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人工补光是根据作物对光照的需求,采用人工光源改善温室的光照条件,调节对作物的光照。人工补光是提高温室生产水平的一项新技术,对温室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阴处理对大花萱草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大花萱草生长的影响。[方法]对3种不同大花萱草的品系进行遮阴处理,在生长季内对其形态及生物量进行观测。[结果]在40%光照条件下,3种大花萱草在形态上表现良好,观赏性较高;低于40%的透光率不利于其物质积累,生物增量减少,但根部增量总体大于叶片。[结论]大花萱草更适宜在40%以上的光照条件下作观赏地被。  相似文献   

15.
光照对设施栽培葡萄果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设施栽培中光照因素与果实质量密切相关,受覆膜影响室内透光率仅为65%~80%,设施中人为给光时,光照时数与质量、光合效率降低、架式不合理、叶幕遮挡等因素影响果实质量,要选择合适薄膜并加强保养,栽培设施结构合理,选择适宜的架式和补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7,(1):51-53
研究了不同遮阴条件对玉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率为25%(透光率75%)防雨棚中的玉米叶片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比全光照条件高21.4%;全光照条件下,供试玉米的日均蒸腾速率最高;不同光照处理条件下,玉米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随着透光程度的降低而不断降低,而气孔限制值则随着透光程度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毛金线蓼最适光照区间,更好地发挥其园林景观用途。[方法]以短毛金线蓼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遮阳网处理(0层、1层、2层、3层)条件下研究其生长的最佳光照条件,比较了4种处理下短毛金线蓼各种生物生长量的差异。[结论]不同光照强度处理能显著影响短毛金线蓼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叶面积和茎秆直径。[结果]短毛金线蓼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过强光照或者过弱光照均不利于其生长和发育,在1层遮阳网处理(透光率为31.12%自然光照强度)条件下,短毛金线蓼的生长和发育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一、萌芽期管理桃树通过一个月左右的低温休眠后,给予适宜的光照、温湿度,才能使其萌芽、开花。1.光照条件的调节桃是极喜光树种,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减少为自然条件下的60%~70%。因此,要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棚内光照质量。要经常清扫薄膜上的尘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在温室内后墙张挂反光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照条件对苹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光强下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特征,为苹婆幼苗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遮荫处理模拟4种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透光率)、一层遮荫(41.3%NS透光率)、二层遮荫(14.3%NS透光率)和三层遮萌(3.6%NS透光率),测定不同苹婆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一级侧根数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苹婆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平均单片叶干重、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整株干重、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在41.3%NS下达到最大;而叶柄长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3.6%NS达到最大;平均单片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6%NS下达到最大值;比叶重则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00%NS光照下值最大。表明全光照和3.6%透光率条件会抑制苹婆幼苗的生长,50%左右的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大丰县科协吴桂生来稿称,用蓝色增强超强薄膜(厚0.015毫米)比用白色增强超强薄膜(厚0.015毫米)育秧效果好。蓝色膜的透光率和膜内光照强度在中午前后稍低于白色膜,而在早、晚、阴天则稍高于白色膜;增温作用两者相近,一般晴天可增温5—6℃,阴冷天增加1℃以上,而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蓝色膜增温比白色膜低2—3℃,蓝色膜内小气候变化较平稳,可减轻或避免灼伤秧苗和产生徒长,利于育成矮壮秧;在低温阴雨天气,蓝色膜育秧,烂秧死苗较少,成秧率高;覆盖蓝色地膜的秧苗叶色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