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     
人工选择人工选留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是一种改良品种的方法。区别于自然选择。选择系数对群体中一个有害的基因型的测量。如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4)
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断乳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试验利用分子检测技术鉴别MUC13基因型,选育具有腹泻抗性基因型群体,在种猪世代选育中培育抗腹泻专门化新品系,从种源上提高新生仔猪及断奶前后仔猪抗腹泻能力,降低新生仔猪及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率,最大限度挖掘并提高猪场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潜能,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国外引进种猪的使用价值。试验地点为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猪场,试验猪群为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2007年从美国引进的杜洛克种猪。2016年,对美系杜洛克种猪父母本按照2种组合进行选配:1)GG♂×GG♀,从9窝不同父母本选配所生的F1代中,每窝选留符合种用要求仔猪1~2头,共11头,采耳组织样作MUC13基因型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1头均为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G型个体,腹泻有利基因GG型检出率100%(11/11),进一步将F1代按照GG♂×GG♀选配,从1窝F2代仔猪中选出符合种用要求的5头仔猪作为选留后备猪,抗腹泻基因检测结果 5头均为GG型基因个体,说明父母本按照GG♂×GG♀选配方案,其后代可以稳定遗传抗腹泻基因GG型。2)GA♂×GA♀,采用常规选留方法,从1窝杜洛克仔猪中选出符合种用要求的8头作为选留后备猪,抗腹泻基因检测结果 8头均为GA型,未检测出GG、AA型个体。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4)
引起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而F4ac型是ETEC中流行性最为广泛的类型。试验在贵州省种畜禽测定中心种猪场内进行,试验猪群为已经选育出的美系大约克抗腹泻专门化新品系,试验目的是对已经培育出的美系大约克抗腹泻专门化新品系,导入加系大约克血缘,避免新品系在闭锁选育中出现近亲衰退。2016年7月引种,9月9日对引进的22头加系大约克种猪采样,送往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对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F4ac的受体基因MUC13进行基因型鉴别。结果显示,GG基因型频率为13.64%(3/22)、GA基因型频率68.18%(15/22)、AA基因型频率18.18%(4/22),G基因频率0.477 3、A基因频率0.522 7。在保留引进加系大约克血统需要的前提下,将腹泻抗性基因GG型个体直接选入美系大约克抗腹泻新品系群体,同时,尽可能保留繁殖性能较为优秀的GA、AA基因型个体,与原有的美系抗腹泻种猪按照不同选配组合方案进行配种:GA♂×GG♀、GG♂×GA♀、GG♂×AA♀、AA♂×GG♀,在世代选育中逐渐加大后代腹泻抗性有利基因型GG个体选留力度,将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G型个体选入抗腹泻新品系中,最终实现腹泻抗性有利基因血缘更新,并纯繁推广。  相似文献   

4.
一、进展概况十九世纪中后期是西方育种极盛时代,育成了许多家畜品种。总结当时育成新品种的经验,找到了品系繁育方法,即从大群中选择优秀个体,以它为主(系祖)逐代选出符合标准的继承者,培育高产、外貌一致、血统清楚的系群作为品种内的结构单位,把个体的高产基因扩散到群体,提高其频率。这种做法称为“亲缘建系”或“系祖建系”。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国蛋用鸡的品种繁多,地区环境和饲料条件有差异,但是饲养管理技术基本一致。实践证明,科学饲养蛋用鸡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为进一步发挥饲养蛋用鸡的生产潜力,逐步地发展养禽户。现将提高蛋用鸡产蛋率的关键工作叙述如下:一、种鸡的选择选留的种鸡必须符合本品种的特征。从鸡群中选出生长发育好的个体后,估测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繁殖力决定着猪场的生产效率,是猪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所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猪场实践谈一些经验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参阅:1充分考虑遗传因素对繁殖力的影响,选留种时进行必要的选择1.1建立高繁殖力的群体1.1.1选择选留繁殖力高的个体。窝产仔数的遗传力虽然低(0.1~0.15),但对每一个个体进行严格选择有益于繁殖水平的提高。在实际生产中,除通过对母猪多世代繁殖成绩信息资料选择高产母猪的后代外,还要注意选择那些乳头在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头、阴户较大、尾根较高的小母猪作为…  相似文献   

7.
系祖建系法 该方法就是选择一只卓越的个体(一般是种公兔)作为系祖,选留其最优秀的后代作为继承者.通过选配(一般是中亲交配),把系祖的优良品质变为群体所共有的稳定特性,形成类似于系祖品质,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品系称为单系。该方法的关键:一是发现和选择系祖。系祖不仅某些性状优秀,符合育种要求,而且其他性状也要达到品种标准水平;二是要进行合理选配。  相似文献   

8.
1后备母猪的选育 选留后备母猪应从高生产性能母猪的后代中选出,要求同窝仔猪中没有遗传性疾患,如疝气、锁肛、隐睾等,并且健康无传染病.所选留的个体应结构匀称、发育良好、四肢有力、体质结实,并且在同窝中体格较大.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采食速度快、食量大;臀部丰满、外阴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9.
抗病育种技术在引进美国SPF种猪后代选育中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抗病新品系种猪,本试验对引进美国的44头杜洛克、138头大约克、28头长白纯种猪进行耳组织采样,采用基因检测技术分别进行氟烷基因(抗应激基因)、抗腹泻基因及KPL2基因(精子短尾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氟烷基因检测:杜洛克种猪检测出氟烷基因型Nn个体(应激易感基因个体)1头,占2.33%(1/44);大约克种猪检测出氟烷基因型Nn个体2头,占1.45%(2/138);长白种猪未检测到氟烷基因型Nn个体(0/28),所检测的28头猪全部为氟烷基因型NN个体(抗应激基因个体)。2)抗腹泻基因检测:杜洛克种猪群中含有抗腹泻GG基因型个体37头,占杜洛克猪检测总数的86.05%(37/43);长白种猪群中腹泻抗性有利GG基因型个体有11头,占40.74%(11/27);大约克种猪腹泻抗性有利基因个体有23头,占16.79%(23/137),3个品种中杜洛克种猪群占有腹泻抗性个体最多,其次是长白种猪,大约克种猪最少。3)KPL2基因检测:所检测的138头大约克种猪,没有检出携带精子短尾遗传疾患的个体。在种猪繁育中,只要加大世代有利纯合抗性个体的选留比例,最终可以建立纯系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种猪等抗应激、抗腹泻、无精子短尾症等专门化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我站兴办的商品鸡繁殖场,被评为全地区优良种鸡场。办场四年,提供苗鸡100多万羽,经济效益高,深受群众好评。我们在选留高产鸡方面是依据个体间的差异,着重从外貌和行为特征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史德育 《猪业科学》2019,36(12):34-36
<正>种公猪培育及引入个体的成本一般都是比较高的。基于此,我们在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种公猪,如何使种公猪避免疫病、生产低效等问题,结合笔者长年在公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做一个简要总结。1种公猪选留和引入初期阶段做好健康管控  相似文献   

12.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藏羊、蒙古羊及阿勒泰羊群体中仅存在B+和++两种基因型,多浪羊群体中仅存在++基因型。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及多浪羊群体中BB、B+及++基因型频率依次是0.69、0.28、0.03,0.00、0.13、0.88,0.00、0.08、0.92,0.00、0.08、0.92和0.00、0.00、1.00;B等位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多浪羊。湖羊、藏羊、蒙古羊和阿勒泰羊中该位点He和PIC分别为0.29、0.25,0.12、0.11,0.08、0.07和0.08、0.07,且在以上4个品种中BB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基因型个体高(P<0.01),BB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之间无差异(P>0.05)。由此可推断,FecB或许是决定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亦或是与其存在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可助力绵羊产羔数性状MAS技术和为多胎绵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3.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断乳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而F4ac型是ETEC中的流行性最为广泛的类型,利用分子检测鉴别MUC13基因型,筛选具有腹泻抗性个体是选育抗腹泻种猪的基本方法。试验在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种猪场内进行,试验猪群为美系大约克,且已经检测明确其腹泻相关基因型,根据血统、系谱将不同基因型的种公猪与种母猪进行组合选配,从其不同组合选配的F1代中选留后备种猪,并进行抗腹泻基因检测,选留抗腹泻后代,从而得出抗腹泻后代的最佳选配组合及优秀选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2窝按照GG♂×GG♀组合选配,其后代符合后备猪预留选条件的16头仔猪中,检出抗腹泻GG型个体16头,GG型个体检出率100%(16/16);3窝按照GA♂×GG♀组合选配,其后代符合后备猪预留选条件的21头仔猪中,检出抗腹泻GG型个体8头,GG型个体检出率38.1%(8/21);3窝按照GA♂×GA♀组合选配,其后代符合后备猪预留选条件的23头仔猪中,检出抗腹泻GG型个体为0头,GG型个体检出率0,说明该组合选配方式其后代抗腹泻基因型GG的检出率极低;因此,选育的最佳组合选配为GG♂×GG♀组合选配,其次为GA♂×GG♀或GG♂×GA♀组合选配。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蛋用鸡的产蛋率,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本文简叙蛋用鸡开产前的几项关键工作。 1.产蛋母鸡的选择:选留母鸡必须符合本品种的特征。从鸡群中选出生长发育好的个体,抚摸鸡的身体各部,估测或称重检查是否达到该品种标准。白壳蛋鸡20周龄的体重一般为1,350—1,500克,褐壳蛋鸡20周龄的体重一般为1,600一1,750克,低于或高于这个水平都是不理想的;对于外表有缺陷的和明显不符合品  相似文献   

15.
童鸽是指从乳鸽中选出留作种用的幼年鸽,一般从35日龄左右开始选留种,由初选直到性成熟配对上笼前这段时间称为童鸽。全期以群养方式饲养,饲养期为4~5个月。童鸽生理特点与成年鸽有所不同,身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632只河南县欧拉型藏羊、祁连县高原型藏羊和贵南县黑藏羊的MyoG基因exonⅠ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多态位点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G基因exonⅠ109位存在A→C的碱基突变,存在CC、CA、AA3种基因型,该突变导致MyoG基因exonⅠ37号位谷氨酸(GAG)→丙氨酸(GCG)的错义突变;该位点在3个藏羊群体中均处于中度多态;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河南县欧拉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体高和体长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祁连县高原型藏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贵南县黑藏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体长显著小于CA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严格选留种兔 种兔的优劣对繁殖和育成率有很大影响。就遗传因素而言,优良的个体可以将其体质、外貌、生产性能等特征、特性,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因此,必须按标准严格选留种兔。种兔的要求是:年轻健壮,体型大,具有品种特征,适应性强;被毛密,产毛量高;性欲旺盛,繁殖率高。  相似文献   

18.
冷丽  王宇祥  李辉 《中国家禽》2012,34(11):24-27
试验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为试验材料,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测序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到2个多态性位点,一个是位于序列769bp处的A769T位点,一个是位于1418~1424bp处的7bp插入/缺失位点。用PCR-SSCP和PCR-LP的方法对上述2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2个多态性位点在研究群体中都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其中A769T位点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和BB,7bp插入/缺失位点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CC、CD和DD。根据研究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进行不同基因型与生长和体脂性状的相关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鸡FAS基因的A769T位点对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A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7bp插入/缺失位点对7周龄体重有一定影响(P<0.2),CD基因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初步推测FAS基因可能是控制鸡体重和脂肪沉积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应用"中芯一号"家猪分子育种基因芯片了解试验猪群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遗传变异,为选留优秀育种个体提供有效信息。选择影响猪脂肪沉积、肉质、生长、抗病和被毛表型等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作为分子遗传选育标记,以野猪、松辽黑母猪及其杂交一代共计106头个体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中芯一号"猪分子育种芯片检测,对试验猪不同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脂肪沉积性状功能基因(SCD和MYH4)有效突变位点在试验猪群中全部是肌内脂肪沉积有利基因型(CC、TT);肉质性状功能基因(PHKG1、PRKAG3和RYR1)有效突变位点,除了21头猪携带有RYR1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对肉质性状不利的等位基因T外(杂合基因型CT),其他个体全部为肉质性状有利基因型(CC、GG、CC);抗病性状功能基因MUC13有效突变位点的抗病有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GG)所占比例高于杂合(GA)和不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AA);生长性状功能基因(HMGA1、VRTN和CCKAR)有效突变位点检测发现,猪群中没有增加体长趋势的HMGA1突变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仅有1个杂合体;肋骨数功能基因VRTN有效突变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对个体的胸椎数有增加趋势;功能基因CCKAR有效突变位点全部是有利于增加采食及日增重的C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被毛表型性状KIT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在所有检测猪个体呈现出GG基因型,说明研究猪群中不存在影响白色被毛表型的基因突变位点,与试验猪群被毛表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为猪群进一步育种规划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上海市优质地方品种浦东鸡的保种效果,采用"京芯一号"SNP芯片对现有60个家系的浦东鸡群体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浦东鸡群体的基因型检出率平均为0.9914,说明该SNP芯片适用于浦东鸡遗传多样性的评价与分析;浦东鸡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3786、观察杂合度为0.3805,说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选育程度较高;G矩阵基因组亲缘关系表明,该群体存在近交趋势;ROH分析结果显示,群体中含有23~28个ROH的个体数最多,个体ROH总长度在70~80 Mb内的个体数最多,该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0.089;根据聚类分析,将120只公鸡划分为38个家系,并将180个母鸡划分入不同家系,其中F52_3号母鸡与所有公鸡亲缘系数均小于0.1,将其归入"其他"分类中。综上,建议在今后的浦东鸡配种选留工作中:①同一家系的公母鸡避免配种;②F52_3号母鸡可与任一只公鸡配种;③注意3、11、26、27、38家系的选留,避免造成优良家系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