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县主产花生的沙苑地区和黄、渭、洛河滩地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14.5℃,15℃的积温为3715℃,其中花生生育期内(5月15日-9月30日)≥15℃的积温是3325℃,地下水质好量丰,井灌面积较大(沙苑地区现有机井10.2眼/平方公里,涌水量30m~3/小时)。发展小麦套花生一年两熟,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立高效益综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麦田套种条件下,行距对麦油两作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小麦22~40cm,花生20~4cm),随行距的加宽,小麦产量下降,花生产量上升。行距每增加5cm,平均小麦减产70kg/hm2,花生产179kg/hm2。行距与套种期对花生产量互作效应显著,行距每增加5cm,花生最适套种期应提前2.5~3天。兼顾麦油全年总产,该方式条件下,适宜的小麦行距和花生套种期分别为30~40cm和麦收前24~29天。 相似文献
4.
5.
稻菌套种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生长期间稻田特有的生态条件适于某些食用菌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运用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水稻、食用菌两者的栽培技术进行综合优化。1989年,经不同自然条件下7个点4.5亩双季稻试验,平均亩产稻谷928.0公斤,平均亩产鲜菇1313.5公斤,鲜耳平均亩产930.0公斤,食用菌亩平纯收入 相似文献
6.
7.
玉米与小麦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与春小麦套种,即玉米和小麦按一定行比间隔种植在同一块地上,两种作物各占其垄(事实上,小麦种在畦内,与玉米形成垄畦相间种植)的一种种植形式。这是一种巧用生长季节和空间、充分利用地力和热量资源、改善群体环境的良好种植方式。1989~1995年7年间,... 相似文献
8.
四园套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王月星(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杭州310004)四园是指茶、桑、果园和幼疏林地,过去基本上是闲置不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浙江省四园分布广,面积大,仅茶桑果园就有70.67万公顷。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省情,利...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套种花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套花生是以小麦为前茬的套种技术。依据小麦、花生两作物的生育特点、经济性状表现及生育进程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调整时间差和垄、畦的宽窄可以有效地利用生育季节和作物边际优势,使之产量提高,效益增加。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朝阳市八里堡进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总面积0.49hm2,以小麦清种,麦茬复种大豆为对照。供试作物:春小麦(辽春10号),花生(锦花5号、花37、90 128),大豆(早熟快豆)。试验地为砂壤潮褐土,秋翻春整地做垄做畦。小麦3月23日播种。随播种(纯面积,下同)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92.5kg/hm2,三叶期追施尿素22…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已由原来的农业县步入工业县,劳动力随之转移到县城,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春马铃薯套种槟榔芋是德化县的传统种植模式,几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技术规范、示范总结推广,现在这种种植模式已成为全县农民增产增收项目之一。笔者针对水口镇这一种植模式,对2004~2005年的种植情况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麦套稻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免耕、套播、旱育以及秸秆还田于一体的新型稻作方式。从麦田选择、水稻品种选择、确定适宜套播期、水稻种子处理、播种、套播期间管理、适期收割小麦、麦收后的水稻苗期管理及水稻分蘖期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小麦套种水稻简化栽培技术,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黄淮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30%左右。由于旱涝、盐碱,瘠薄等灾害性因素限制,花生荚果产量低而不稳,年平均亩产量只70—90公斤。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面积进一步扩大,与麦茬花生的季节劳力矛盾更为突出,为此扩大麦套花生,对缓解季节与劳力矛盾,提高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6.
棉花套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棉地套种间作是南方棉区一种主要的耕作制度。合理的间套作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空间、时间,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棉地间套作方式有许多,现将棉花与小麦的套种技术简... 相似文献
17.
棉地套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徐从辉(德安县农业局330400)1995年我县棉地大面积引种小麦品种扬麦158,全县棉区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从播种到成熟收割,扬麦158表现出良好的性状。产量超过扬麦5号,单产普遍突破150公斤以上,受到我县棉农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河南高寒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河南,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h,无霜期198d,年均降水量872.6mm。冬季长达95d以上,种植制度一年一季。马铃薯、玉米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粮、菜、饲兼用。马铃薯套种玉米作为粮经二元结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不同需求,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示范,平均667m2产马铃薯1800~2400kg,产值1620~2160元;玉米440~480kg,产值651~710元,二者折合667m2产值2451~3110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四改一选三推广二加强综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既改善了小麦,花生等作物的生态条件,又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土地,光能,空间等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保粮增油的目的,总产,经济效益与纯作春花生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相比,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