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东海县稻纵卷叶蛾1年发生3-4代,虫源由南方迁入,以五(3)代为害为主,所以在防治策略上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则采取治四(2)代,主治五(3)代,挑治六(4)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赣榆县大发生,表现为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之长、发蛾量之高、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低。提出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2008—2009年赣榆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以为该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射阳县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元才  缪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36-2936,3033
阐述了2003~2005年稻纵卷叶螟在江苏射阳县的发生概况及特点,指出成虫迁入量大、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赣榆县大发生,这主要是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长、发蛾量高、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低造成的。据此,提出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仁 《福建农业》2012,(2):22-22
稻纵卷叶螟在福安一年发生六(5)代,主害代为三(2)代和五(4)代,主要为害早稻的后期.晚稻前期,中稻的前、中期。据历史统计资料分析结果显示.1988--2002年稻纵卷叶螟在本市均属于中偏轻或轻发生年份,2003年开始逐渐上升为中等偏重或重发生.2006年为特大发生年份.全市发生面积2.13万公顷,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系统测报调查数据、气象资料,分析了2007年巢湖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和主要原因,阐述了稻纵卷叶螟化学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纵卷叶螟是高邮市水稻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年发生4代,2代为迁入代,一般6月下旬开始迁入,迁入期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迁入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迁入量的大小是决定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3代为主害代,4代为迁出代。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暴发,为控制危害,共...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纵卷叶虫,是一种迁飞性、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近年来,在部分稻区为害猖獗,局部成灾。2006年三明地区2、3代稻纵卷叶螟严重发生,一般稻田每667 m2虫量5000~40000头,高的超过60000头。损失率高达20%~50%。1形态特征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7~9mm,翅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李文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37-137
文章论述了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提出防治上要准确测报,抓住适期适时开展防治,药剂的选用要依据发生量和农药的持效期而定.并指出使用高质量喷雾器和开展统防统治可保证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扬中市在2003年前为中等或中等偏轻发生,从2003年起该虫对水稻的危害不断加重,2003、2005年为特大发生年。为有效控制该虫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危害,现对这三年来该虫特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数据,分析总结了2007年繁昌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2007年吴江市水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ēo)在吴江市稻区特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迁入虫量大、峰期长,气候条件适宜,纵卷叶螟抗药性上升,生物学特点决定对其防治困难以及管理水平和用药质量下降等因素有关,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加强监测、提高技术覆盖率以及科学使用农药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一种迁入性害虫,虫害发生后,造成水稻叶片纵卷束叶,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白叶,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水稻减产。2003年,稻纵卷叶螟受迁入量、适宜作物生育期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影响,引起了害虫暴发。全县发生面积2.10万hm^2,其中二代幼虫造成水稻白叶率24.7%,严重田块81.0%;三代幼虫造成白叶率平均36.7%, 71.0%;四  相似文献   

18.
19.
对2007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情况分析后,指出迁入虫量大,气候条件有利及防治不当是导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危害轻重与水稻生育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和常年使用单一化学农药等原因,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水稻产量损失加重。结合防治实践,探讨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以指导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