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高效农业要求充分利用土地进行集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就合理利用作物茬口,对春、秋鲜食玉米、圆葱、菠菜进行四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越冬菠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的农业科技示范同试验种植越冬菠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可收获越冬菠菜700千克、洋葱2500千克、鲜食玉米3200千克,年平均效益7800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益蔬菜栽培274900山东省巨野县农业局孙念恩,王传文,刘长青,孙静华昌邑乡黄集村种植的150亩蔬菜,多年来总结出厂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益栽培经验。每亩早春甘蓝收入2100元,春黄瓜收入2400元,秋菌瓜收入1500元,冬蒜苗收入16...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挖掘大棚设施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增加菜农收入,近年来,我们不断示范、推广大棚蔬菜一年四种四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现将春提早茄子-夏季速生叶菜-夏秋黄瓜-秋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如果茬口安排得当,可实现一年多作多收,产量产值倍增,经济效益高。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笔摸索出一套蔬菜一年四作四收、能及时在市场淡季上市的栽培模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春大棚番茄“四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桂华 《蔬菜》2000,(10):28-28
番茄是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历年来,由于我市菜农一直延用老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所于1996~1998年进行了番茄早春“四改”高产栽培模式试验,并获得成功。1999年这一模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现将“四改”模式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一、改晚播为提早播种,培育壮苗多年来,我市菜农春播番茄一般于12月中旬育苗。此时外界气温低,对种子发芽不利,出苗不齐,加之12月份受雨雪的影响,培育壮苗相对困难。因此,我市种植的番茄5月中旬才可供应上市。为避开不利天气,使番茄提早上市,1996-1998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土壤和气侯特点,试验摸索出一种以早春西瓜为主体作物,套种蔬菜模式,一年四种四收立体种植,并形成配套栽培技术,每667m^2产西瓜4000kg、夏白菜3000kg、秋西瓜1500kg、越冬甘蓝3500kg,总收入可达9000元。具体技术措施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提起盐渍黄瓜自然联想到闻名遐迩的扬州乳黄瓜,但作为大型黄瓜,国内品种多局限于满足鲜食或烹饪,尚无盐渍专用种,为了满足加工出口的需要,我公司1994年自日本久留米原种场引种四叶系的山东四叶品种,多年来经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盐渍黄瓜已成为我公司盐渍出口的拳头品种之一,年出口量800余吨。 一、特征特性 主蔓2m以上,分枝能力特别强,主侧蔓都能结瓜,但以侧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第4节。瓜条棒状,色泽深绿,刺瘤一般,瓜长3…  相似文献   

9.
小麦、菠菜、西瓜、大白菜一年四种四收,一般每(亩)产小麦350千克、菠菜450千克、西瓜5000千克、大白菜3500千克,是一种高产高效模式。1种植方式以180厘米为一个播种带,采用高低畦种植,低畦宽100厘米,高畦比低畦高10厘米,在低畦内种6行小麦,小麦行距为20厘米,套种行内种植菠菜。3月底4月初收获菠菜,5月上中旬套种西瓜,并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大白菜。2施足底肥小麦、菠菜播种前,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千克,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硫酸亚铁5千克。种植西瓜时再施2000千克有机肥,磷酸二铵20千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姜堰市蔬菜站蔬菜科技示范场探索出越冬菜、洋葱以及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可收获越冬菜500kg、洋葱2000kg、鲜食玉米3000kg,年平均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11.
西瓜、生姜、香菜、萝卜一年四种四收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配置合理,操作简单,容易管理(管理措施同常规种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西瓜3500千克,生姜2500千克,香菜500千克,萝卜1000千克,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整地施肥: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冬前深耕,并每667平方米施入优质土杂肥4000千克,翌年早春耙平整细。种植模式:每1.8米为一种植带,种三行生姜,平均行距55~60厘米左右,两边种西瓜,行距1.8米,瓜与姜间距离30~50厘米左右,香菜撒在姜沟内,西瓜收获后,在西瓜垄上种两行萝卜,行距15~20厘米。栽培技术要点:西瓜以早熟品种如极早佳龙、郑杂五…  相似文献   

12.
“青研四号”大白菜是山东省青岛市农科院新育成的秋中晚熟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于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应区域较广,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区示范种植,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优势明显。在多年种植大白菜的重茬地块表现抗病性强,耐贮性好,并且叶帮内侧黑点极少,适宜加工出口。一、特征特性植株较披张。株高约50 cm,开展度75~80 cm;外叶浅绿色,叶面较皱,叶柄白绿色,稍厚、较平;叶球卵圆形,球叶浅黄色,叠抱, 球顶平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加工出口的需要,我公司1994年自日本久米原种场引种四叶系的山东四叶盐渍黄瓜品种,经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盐渍黄瓜已成为我公司盐渍出口的拳头品种之一,年出口量800余t。特征特性主蔓长2m以上,分枝能力特强,主侧蔓都能结瓜,但以侧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四叶节。瓜条棒状,色泽深绿,刺瘤一般,瓜长30cm左右,横径3.0cm,单瓜重约200g,瓜条整齐、化瓜率低、瓜把短、腔小肉厚、肉质密果肉绿白色,有苦涩味…  相似文献   

14.
<正>四青作物是青蚕豆、青毛豆、青豌豆、青玉米等收青蔬菜用型作物的总称,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启东市四青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形成了规模生产和区域优势。目前我市四青作物总种植面积达3.03万hm2以上,总产量36.97万t,总产值10.08亿元,种植农民人均增收500元左右,产品畅销上海、武汉、北京、郑州和江浙地区等大中城市。启东市的四青作物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市大棚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设施栽培面积达1200hm~2,但在设施栽培的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民因种植模式不合理,往往导致大棚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为优化大棚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瑞安市农科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大棚内,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摸索出大棚春黄瓜/夏豇豆-秋黄瓜-冬菠菜一年四作四收无公害栽培模式,在我市的飞云镇进行  相似文献   

16.
绿剑四号是天津市耕耘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出的杂交一代西兰花品种。该品种表现为花蕾粒小,颜色深绿,花球半球形,低温环境下不发紫。秋季栽培时正值高温多雨,而西兰花属喜冷凉蔬菜,为提高绿剑四号的种植效益,对绿剑四号秋季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张玉礼 《长江蔬菜》2009,(10):29-30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温适中,春季气温回升快,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1.7~12.6℃,年降水量530~630mm,无霜期200天左右。近几年来,研究总结出周年内蔬菜四种四收,即菠菜-油菜-黄瓜-豆角高效生产模式。每667m2达到8000~10000元的经济收入.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成功推广,已成为京津、东北、上海、南京等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地。其中,菠菜种植面积2000hm2,总产7500万kg,约占北京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的1/3。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粮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岩  武明安 《中国蔬菜》2008,1(8):54-55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省泾阳县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该县蔬菜种植面积逾2.67万hm^2,年产量150万t左右,是陕西省主要的蔬菜基地县。近几年,笔者与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协作,积极探索粮菜间套高效种植模式,一膜两用一年四熟栽培技术是一种较成功的种植模式,已推广800hm^2,每667m^2产值6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新蔡县具有发展粮食、蔬菜、油料生产的优越条件。本文介绍了早薹蒜、菠菜、西瓜、白菜一年四熟栽培模式,及配套的种植技术和示范推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菜农利用早春大棚1年四作四收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667m^2春甜瓜产量2500kg(市值6000元),夏豇豆产量l500kg(市值1500元),秋黄瓜产量2.500k(市值1500元),冬蒜苗产量2000kg(市值3200元),总产值超过万元。现将其主要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