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改良稻瘟病抗性是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稻瘟病生理小种的鉴定、水稻材料的接种鉴定、抗源筛选、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及抗瘟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其与父母本抗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个水稻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福建省将乐县黄潭、上杭县茶地的稻瘟病重病区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筛选出22个抗稻瘟病组合.对杂交组合与父母本的稻瘟病抗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瘟与母本叶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父本叶瘟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杂交水稻抗瘟性育种中,选用抗瘟性好的不育系作亲本配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结实率稳定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特232、嘉23和浙湖8号等3个粳稻品种对稻瘟病菌ZD_1、ZE_1和ZF_1及白叶枯病菌8810-1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3个抗病亲本对ZD_1和ZF_1的抗性都带有2对显性重复基因,等位性测定表明其中至少有1对是等位的。对ZE_1小种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分析三者的抗性基因各不相同。城特232和嘉23对白叶枯病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浙湖8号为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城特232和嘉23的1对基因是等位的,但与浙湖8号的2对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推断了抗病亲本的可能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7.
三个粳稻品种的稻瘟和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特232、嘉23和浙湖8号等3个粳稻品种对稻瘟病菌ZD1、ZE1和ZF1及白叶枯病菌8810-1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3个抗病亲本对ZD1、和ZF1的抗性都带有2对显性重复基因。等位性测定表明其中至少有1对是等位的,对ZE1小种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分析三者的抗性基因各不相同。城特232和嘉23对白叶枯病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浙湖8号为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城特232和嘉23的1对基因是等位的,但与浙湖8号的2对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推断了抗病亲本的可能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和新育成的16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为材料,根据11个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马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水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的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在16个亲本的120个遗传距离中,80%以上小于2;9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4793, 7个保持系间,除湘香2号B外,平均遗传距离为0.7723。说明现有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较小,尤其是保持系内和恢复系内遗传差异更小。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现有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而杂交稻产量的高低与双亲产量尤其是双亲产量平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说明亲本改良在提高杂交稻产量中极为重要。此外,还对亲本改良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杂交稻亲本改良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杂交稻组合亲本选配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交育种在三系杂交水稻抗瘟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90年代以来,湖北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在杂交水稻三系法育种的基础上,借鉴玉米三交种选育方法,采用“基础不育系/桥梁保持系(高抗稻瘟病)∥恢复系”的配组方式,将桥梁保持系中的主效抗性基因导入基础不育系,成功地育成了一系列稻瘟病抗性提高的三系三交中籼组合,实现了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改良,并缩短了育种周期,延长了新恢复系的使用年限,有效地推动了稻瘟病常发病区杂交水稻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具有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水稻新品系提供可利用资源,1993 年以小粒野生稻为外源DNA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稻瘟病抗性导入栽培稻24D中。经过4 年连续6 代的选择,成功地将小粒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转移到栽培稻中,获得了9 份苗叶瘟和穗颈瘟均得到改良的抗性材料。因此,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水稻抗病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功能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杂交水稻3片功能叶叶绿素SPAD值的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与双亲表现型值、双亲一般配合力(GCA)、组合特殊配合力(SCA)、双亲遗传距离(欧氏距离)等的关系,用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组合。结果表明:供试组合3片功能叶叶绿素SPAD值具有一定的超亲优势,以乳熟期倒三叶叶绿素SPAD值的正向超亲优势组合最多,其次是始穗期的剑叶;供试的大多数组合除乳熟期倒二叶,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都具有正向对照优势,特别是始穗期剑叶供试的25个组合都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供试组合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杂种优势大多与父本的表现型值、双亲平均值、低亲值、高亲值、特殊配合力、父本的一般配合力、父母本一般配合力之和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供试组合3片功能叶叶绿素SPAD值的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不显著,但当遗传距离在13.0~18.0之间时,乳熟期剑叶叶绿素SPAD值的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对照优势与遗传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分蘖高峰期倒1叶和始穗期剑叶也与遗传距离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病菌的变异性和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的研究进展,以及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方法,并就目前稻瘟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为加速抗稻瘟病育种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成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华南杂交水稻新组合稻瘟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6):52-58
通过病圃田间抗性鉴定和苗期室内抗谱测定,对来自华南稻区的578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了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测试的杂交稻新组合对稻瘟病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水平,高感、感、中感、中抗、抗、高抗的组合所占比例分别为15.92%,8.30%,11.42%,25.78%,26.30%,12.28%,中抗以上组合数占64.36%,抗感组合比例为1.8∶1。对测试的杂交稻组合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进行了分析,所配组合中组合比例抗病较高的不育系有吉丰A、安丰A、深97A、卓A、丰田1A、群A、恒丰A等,抗病组合比例较高的恢复系有粤恢9802、广恢736、P143、广恢618、航恢1173、中种恢2877、R6228、华占、闽恢3301、航恢1179、泰766等。  相似文献   

16.
17.
亲本抗瘟性对杂交水稻组合抗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个三系不育系与4个抗瘟性不同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4个杂交稻组合,对其进行病圃穗颈瘟鉴定,并用60个来自四川和重庆主栽品种的稻瘟病菌ZA、ZB群菌株进行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与其相应恢复系的抗瘟性密切相关,恢复系的抗瘟性越强,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也越强。不育系的抗瘟性差异对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有一定影响,说明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抗瘟性的共同影响。由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不育系都感稻瘟病,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主要受恢复系的抗瘟性影响。因此,目前为提高杂交稻抗瘟性,育种上应以提高恢复系抗瘟性为重点。同时,利用恢复系抗瘟性的变化动态可以间接监测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5个不育系、7个恢复系、1个保持系和3个稻瘟病新抗源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77个组合,连同16个亲本共93个材料。用来源于三明、龙岩和南平三个地区的6个稻瘟病菌及混合菌系进行苗期接菌,鉴定苗瘟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亲本和组合的稻瘟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稻瘟病小种的毒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恢复系中,蜀恢527和多系1号抗性好,而不育系中,谷丰A和乐丰A的抗性不仅亲本表现好而且配制的组合表现也很好,可用于配组、筛选抗稻瘟病强的组合。保持系福伊B和3个新抗源品种的抗性好而且组合抗性好,可用于稻瘟病抗性改良。  相似文献   

20.
肖国樱 《杂交水稻》1991,(4):38-39,14
本文介绍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籼粳亚种间配组,以及广亲和性研究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基因转移,RFLP和基因文库构建;细胞工程研究中的原生质休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筛选,籼稻花药培养,和愈伤组织低温保存等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