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7.
8.
9.
10.
石斛兰是兰科大族,原生种共计有1600多个,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澳洲也有分布。依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石斛”和“秋石斛”两类。现在市场上还可以见到不计其数的杂交种。 石斛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最有名的是泰国,每年都有大量生产和出口。人们常说的“泰国兰”,主要指的就是泰国产石斛兰。 日本有养兰的传统。江户时代的武士喜植风兰,富豪之家专好石斛兰,时称“长生草”,象征富裕高贵。当时有个诸侯升迁,不惜重金,千里迢迢地将他养的风兰和石斛兰迁往新居。如今,在日本和台湾等地,石斛兰被称为“父亲之花”,是父亲节送给父亲的花。 相似文献
11.
你能想象一株幼小瘦弱的石斛兰几个月便长得肥大茁壮并开出鲜艳的花么?你一定想不到,但却真的做得到。告诉你,有着这种神奇功效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食用的海带! 相似文献
12.
异军突起之石斛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洋兰新品--石斛兰(Dendrobium)的生物学特性,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对其栽培、组培和生物技术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石斛兰的常规养护方法,组培过程中胚培养、茎尖培养、原球茎的增殖、幼苗分化及壮苗这几个关键步骤的培养基的配方,以及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认为在试管苗的移栽、菌根技术以及组培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面有待于深入研究.石斛兰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相似文献
13.
石斛兰花色艳丽、花形娇美、花期长,是当前重要的切花(或盆栽)花卉之一。1988年7月开始,我们在温室中主要试栽广东省内自繁的泰国石斛兰新品种‘大熊猫’组培苗。一年后即有31%的植株开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林科院花卉中心通过多年的收集和引种,先后收集了我国多达60个以上的野生石斛兰原种。通过适宜基质筛选试验,环境温、湿度调控处理,催芽、催根、促花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四倍体石斛兰花萼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石斛兰花萼相关性状的QTL位点,以四倍体D.Mangosteen×D.Burana Pink No.2杂交F1代190个单株为材料,通过对花萼4个性状(中萼片长,中萼片宽,侧萼片长,侧萼片宽)三年一点的观测试验,在已构建的2张双亲的遗传图谱上分别定位其QTL。结果显示:这4个性状在F1代单株间差异显著,且各性状观测值均呈正态分布,适合QTL分析。在母本‘D.Mangosteen’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检测到9个QTL,其中中萼片长1个、中萼片宽3个、侧萼片长2个、侧萼片宽3个,遗传贡献率变幅为11.9%~16.8%;获得紧密连锁的标记2个(M10E3-146,M8E8-284)。在父本‘D.Burana Pink No.2’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检测到6个QTL位点,其中中萼片长2个、中萼片宽1个、侧萼片长2个、侧萼片宽1个,遗传贡献率范围在11.8%~17.3%之间。本研究结果为石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相关性状基因精细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离自石斛兰叶片的植物内生细菌凝结芽胞杆菌R14和地衣芽胞杆菌R21对引起石斛兰叶斑病的串珠镰孢菌B10b开展了生物防治研究。平板对峙法显示R14和R21在PDA平板上对B10b的抑菌带宽分别为4.94mm和6.33mm,镜检发现两株细菌处理后的B10b菌丝均表现为畸形,膨胀破裂,内含物外流,并且产生畸形分生孢子;两株芽胞杆菌的发酵液对B10b菌株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538.270μl/ml、498.884μl/ml。温室防治试验显示,R14和R21喷施石斛兰叶片,对由B10b引起的石斛兰叶斑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到70.13%和67.53%。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石斛兰辐射诱变后的植株性状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进行分析,探讨其辐射诱变效应,确定最佳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利用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不同剂量处理的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21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1条,多态率为19.0%。对不同处理及对照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剂量的辐照处理群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20Gy处理整体变异程度最大,5Gy变异最小。因此,认为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的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20 Gy。本文为辐射诱变育种和诱变后代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05-3014
为合理利用收集保存的石斛兰种质资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2种石斛兰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0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22种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41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采用GenAlEx 6.5软件计算22种石斛兰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7,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133,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47,22种石斛兰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 2.1软件计算22种石斛兰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98 4~0.878 7;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0.795处,可将22种石斛兰划分为10个类群,UPGMA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利用3对引物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均可单独鉴别出22种石斛兰。该研究为石斛兰种质资源鉴定、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