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斛兰     
植物名石斛兰Dendrobium。原产地亚洲热带地区形态特征多年生落叶草本、茎丛生、直立,上部略呈回折状,黄绿色。叶矩圆形、革质,总状花序。花色有白、粉红、紫红等还有复色的品种。选购要点花茎  相似文献   

2.
组培石斛兰     
生长与分化情况1、无菌材料的获得选择生长健壮的3~6厘米长的新芽作外植体,用消毒的手术刀将芽从母体上切下,剥去最外层叶鞘,用洗涤灵擦洗一次,用水冲洗干净,约30分钟,晾干或用滤纸吸干;再用75%的酒精擦洗一次,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约30分钟,晾干或用滤纸吸干,放入超净工作台。  相似文献   

3.
石斛兰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怕严寒。茎丛生,直立,叶近革质,短圆形。总状花序,花大,落叶期开花。采后生理特性石斛兰属于乙烯敏感型切花,对乙烯很敏感,应避免花朵被授粉,这样会刺激产生大量乙烯。以花瓣萎蔫为初始衰老症状。石斛兰较其它热带兰抗冷害能力强,但0℃以下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4.
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多数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人们栽培的石斛大多为野生引种或人工栽培改良的品种,比较适应气温,耐寒耐旱力强,易于栽培管理。但人工栽培时,容易忽视石斛兰是气生(附生)类植物这一特点,随意用粘土或肥力太过的混合土栽植。这类土壤透气不良,容易导致烂根倒苗。其实石斛兰只需将兰根固定在树干  相似文献   

5.
石斛(Dendrobium)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节似竹为其特征。石斛属植物主产中国、日本、印度以及新几内亚等亚洲各国。附生于高山岩石上或树上,原生种约有1600种,连同杂交种共计约有7000种之多。石斛兰受到英国的重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很大发展,战后被日本取而代之。现今大多数石斛兰种苗均由日本输出。它除作切花外,还可盆栽观赏。其花色艳丽,微香沁人,令人喜爱。  相似文献   

6.
"天若下雨我有根,天不下雨我坚强",一句话概括了石斛兰的耐旱特性。其实,石斛兰也是可以水培的,且容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7.
研究石斛兰花期调控对石斛兰栽培生产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简述了石斛兰的生物学分类以及观赏价值,并从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调控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石斛兰花期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指出石斛兰花期调控技术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提出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方向,以期为石斛兰花期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解决生产上花期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实现按需供花,促进石斛兰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斛兰多采用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分株繁殖数量有限,出苗速度慢。组织培养成本高,普通种植者无法实施。云南红河农校园艺场应用茎插繁殖石斛小苗,方法简单易行,材料好收集,出苗快且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9.
石斛兰的有性繁殖是指用种子繁殖的过程。一个蒴果内常有种子上万粒,淡黄色粉末是无胚乳种子。种子略呈纺锤形或新月形,中间有一略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胚。种子本身不能贮藏营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故繁殖率很低。要想获得种子进行大规模生产,必须通过人工授粉,结合无菌播种及组培扩繁的手段。1、亲本的选择父母本必须具备优良形状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无病,尤其是母本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果荚。为了满足节日的需要,还需注意亲本的花期,如做年宵盆花,需选择早花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10.
石斛兰是兰科大族,原生种共计有1600多个,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澳洲也有分布。依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石斛”和“秋石斛”两类。现在市场上还可以见到不计其数的杂交种。 石斛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最有名的是泰国,每年都有大量生产和出口。人们常说的“泰国兰”,主要指的就是泰国产石斛兰。 日本有养兰的传统。江户时代的武士喜植风兰,富豪之家专好石斛兰,时称“长生草”,象征富裕高贵。当时有个诸侯升迁,不惜重金,千里迢迢地将他养的风兰和石斛兰迁往新居。如今,在日本和台湾等地,石斛兰被称为“父亲之花”,是父亲节送给父亲的花。  相似文献   

11.
你能想象一株幼小瘦弱的石斛兰几个月便长得肥大茁壮并开出鲜艳的花么?你一定想不到,但却真的做得到。告诉你,有着这种神奇功效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食用的海带!  相似文献   

12.
异军突起之石斛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雨  王四清 《华北农学报》2005,20(Z1):152-157
介绍了洋兰新品--石斛兰(Dendrobium)的生物学特性,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对其栽培、组培和生物技术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石斛兰的常规养护方法,组培过程中胚培养、茎尖培养、原球茎的增殖、幼苗分化及壮苗这几个关键步骤的培养基的配方,以及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认为在试管苗的移栽、菌根技术以及组培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面有待于深入研究.石斛兰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相似文献   

13.
石斛兰花色艳丽、花形娇美、花期长,是当前重要的切花(或盆栽)花卉之一。1988年7月开始,我们在温室中主要试栽广东省内自繁的泰国石斛兰新品种‘大熊猫’组培苗。一年后即有31%的植株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盆景》1991,(9):11-11
春石斛兰(Dend robiulll Nobile Type),属落叶温带种。其花色彩鲜艳,豪华灿烂,已成为台湾兰花迷们最喜爱的品种之一。现将其培植方法简介如下: 一、适宜温度:最佳生长温度为20℃—35℃。开春至秋季十月的高温期间为生长期(注:这里仅指台湾省)。晚秋至翌年二、三月为穿长花芽育蕾期与开花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科院花卉中心通过多年的收集和引种,先后收集了我国多达60个以上的野生石斛兰原种。通过适宜基质筛选试验,环境温、湿度调控处理,催芽、催根、促花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石斛兰因较高的观赏价值吸引了兰花育种者的注意,观赏石斛兰的育种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观赏石斛兰‘万泉宝石’为‘水晶’(母本)与‘变异种03’(父本)杂交选育出来的盆栽新品种。2015年开始选育,2017年育成。‘万泉宝石’株高40.80cm,假球茎茎粗4.59cm。成熟株叶片数平均为10.6个,叶展幅(周径)26.73cm。叶片长度为11.85cm,宽度为3.37cm,厚度为1.60cm。叶片双面绿色,长披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石斛兰花萼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石斛兰花萼相关性状的QTL位点,以四倍体D.Mangosteen×D.Burana Pink No.2杂交F1代190个单株为材料,通过对花萼4个性状(中萼片长,中萼片宽,侧萼片长,侧萼片宽)三年一点的观测试验,在已构建的2张双亲的遗传图谱上分别定位其QTL。结果显示:这4个性状在F1代单株间差异显著,且各性状观测值均呈正态分布,适合QTL分析。在母本‘D.Mangosteen’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检测到9个QTL,其中中萼片长1个、中萼片宽3个、侧萼片长2个、侧萼片宽3个,遗传贡献率变幅为11.9%~16.8%;获得紧密连锁的标记2个(M10E3-146,M8E8-284)。在父本‘D.Burana Pink No.2’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检测到6个QTL位点,其中中萼片长2个、中萼片宽1个、侧萼片长2个、侧萼片宽1个,遗传贡献率范围在11.8%~17.3%之间。本研究结果为石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相关性状基因精细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离自石斛兰叶片的植物内生细菌凝结芽胞杆菌R14和地衣芽胞杆菌R21对引起石斛兰叶斑病的串珠镰孢菌B10b开展了生物防治研究。平板对峙法显示R14和R21在PDA平板上对B10b的抑菌带宽分别为4.94mm和6.33mm,镜检发现两株细菌处理后的B10b菌丝均表现为畸形,膨胀破裂,内含物外流,并且产生畸形分生孢子;两株芽胞杆菌的发酵液对B10b菌株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538.270μl/ml、498.884μl/ml。温室防治试验显示,R14和R21喷施石斛兰叶片,对由B10b引起的石斛兰叶斑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到70.13%和67.53%。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石斛兰辐射诱变后的植株性状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进行分析,探讨其辐射诱变效应,确定最佳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利用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不同剂量处理的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21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1条,多态率为19.0%。对不同处理及对照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剂量的辐照处理群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20Gy处理整体变异程度最大,5Gy变异最小。因此,认为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的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20 Gy。本文为辐射诱变育种和诱变后代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05-3014
为合理利用收集保存的石斛兰种质资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2种石斛兰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0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22种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41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采用GenAlEx 6.5软件计算22种石斛兰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7,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133,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47,22种石斛兰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 2.1软件计算22种石斛兰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98 4~0.878 7;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0.795处,可将22种石斛兰划分为10个类群,UPGMA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利用3对引物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均可单独鉴别出22种石斛兰。该研究为石斛兰种质资源鉴定、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