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肖维明 《茶业通报》1995,17(2):12-14
茶树根外追施N.P.K肥的试验肖维明(安徽省南湖茶厂)茶树根外追肥是一种花钱少,收效快的施肥方法,尤其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比土壤根部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本试验拟探讨茶树根外追肥的不同肥料和浓度,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试验项目试验于1988-...  相似文献   

2.
在祁鬥气候条件下,七月以后,每因雨量稀少,土壤水份不足,以致在茶园中进行土壤根部追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增产效果。为了解决这一問題,我們在1957年对茶树进行了一系列的根外追把試驗。1958年又在較大面积的生产茶园中进行試用。根据兩年工作結果,都証实了茶树根外追肥,确有显明的增产效果,可以补充通常根部追肥的不足,同时对茶叶品  相似文献   

3.
东阳县朝阳茶区群众,于五七年冬季进行的无蔭棚扦插試驗,获得初步成功,为短穗扦插方法开辟了“多、快、好、省”的新途徑。为了及时总結和提高这一宝貴的群众經驗,以便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实踐中去,我場于去年12月起,开展茶树无蔭棚短穗扦插試驗,至今已取得很大的成功,現將試驗方法,結果及对生产上应用的初步意見敘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場自1956年春以来,已逐步发展新茶园2100余亩,为了使幼龄茶园提早成叢,同时很好地利用幼龄茶树修剪下来的老叶以增加收入,去年我場党支部特种了一块試驗田(三亩)这块茶地是二足年生的茶树。采取一年定型修剪二次,并适当地加强了肥培管理措施之后,今年第一年开始投入采扎。到9月10号止,平均每亩已采了干毛茶100斤左右。估計全年亩产可  相似文献   

5.
1.茶树应用胡敏酸鹽作根外追肥比根部施肥效果好,噴射濃度以100P PM—150P PM为适合,在茶树生長期中每隔4—5天噴射一次(遇雨补噴),可使茶叶增产23.25—30.68%。 2.茶树噴射胡敏酸鹽,可加强呼吸作用,促使新陈代謝旺盛,加强生活能力,为了維持有机体平衡,相应地促使根部多吸收养料,增强同化作用的进行,因而刺激茶芽不断萌发,增加芽头数目达7.72—42.08(每平方市尺),又可使节間加長。 3.胡敏酸鹽是一种有机肥料,本身为含氮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茶树根外追肥虽能增加呼吸的物質,但并不能代替无机肥料氮、磷、钾,因此在应用胡敏酸鹽的情况下,其他肥料同时必須相应的施用。 4.制進胡敏酸鹽材料丰富,方法簡便,成本低廉,应用于茶树上既可作呼吸肥料,又可作为刺激剂,一举兩得,适合大面积应用,在我省茶区泥炭蘊藏丰富条件下,可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6.
月季可以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养料,也可以把肥料配制成很稀的溶液,直接喷到新梢或是叶片上,使养料慢慢进入叶片的内部。这就是月季的根外追肥。其优点是:肥效快,利用率高,用肥量少;如果缺少某种肥料时,用这种方法补充比较方便。但根外追肥只可做土壤施肥的辅助办法。月季根外追肥时要在湿度比较大、温度不低于20℃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要尽量使喷肥雾点在叶面上  相似文献   

7.
所谓根外追肥法,或叶面追肥法,或根外营养,就是将高效力的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喷洒在水稻叶面上,以满足水稻植株对各种营养成份的及时需要,改善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这种方法和在土壤中施肥比较起来,有不少优点。它能根据  相似文献   

8.
植物除用根系吸收矿质养分外,茎叶也能吸收,叫根外营养。利用根外营养方法施肥叫根外追肥。根外追肥用肥量少,见效快,但不能代替根的吸收。只能作为及时补救根部吸收营养不足的辅助性措施。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植物旺盛生长期急需肥料;根系受伤或植物生长后期根系木栓化;树木、花卉移栽后根系暂时吸收困难。常用的无机肥料有: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及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9.
根外施肥     
将化肥按比例兑水稀释,用喷雾器喷洒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植物的叶片直按吸收,称为根外施肥。这种施肥方法省肥,见效快,操作简便,在植物的整个生长时期都可进行。特别是当土壤条件不利于根部施肥,或刚移植的花木无法进行根部施肥时,采取根外施肥措施十分必要。根外施肥应严格掌握化肥与水的比例,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则会给植株带来伤害。下面介绍几种化肥在作根外施肥时与水的比例:尿素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肥又称根外追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当朝天椒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或需要追施微量元素肥料时,最宜采用叶面喷肥。  相似文献   

11.
茶树施肥工作是茶园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是,施肥之后对于茶园产量与茶叶质量的影响究竟如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从1955、1956、1957三年中所进行之肥料试验,现把结果整理出来,以供各地参考。一、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本试验处理共分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单施基肥,不施追肥,每年11月中旬施肥;乙组:基肥与追肥配合使用,基肥施用时间同甲组、追肥时间是在5月中旬,丙组系单施追肥不施基肥;丁组系对照组(本试验以无肥区为对照)。其详  相似文献   

12.
1.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將微量元素噴在茶树叶子上,和喷施氮肥一样,对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試驗結果表明,0.1%和0.5%的硫酸銅以及0.1%硼酸的增产效果比較高,其次是0.01%的微滴灵。可見用适量浓度的微量元素噴在茶树叶子上,是保証茶叶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2.微量元素用适宜濃度噴在茶树叶子上,可以显明地促进茶芽的生長和发育,从而累积更多的有机物质,起到促进茶树芽多芽重的增产作用。 3.鞣質的含量多少对紅茶品質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在微量元素的应用中表明,在适宜浓度情况下,能促进鞣質的合成作用,从而产生提高紅茶品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茶树进行全面的了解,于1955年起,在十里坪农场茶园进行茶树根系的观察。根是茶树的基本器官,吸收土中水份和无机盐,供给地上部生长之需,因此要学会根的管理必须懂得根系生长的规律和特性,根据根的特性才能科学的制订中耕,施肥…等管理方法,才能达到高额而稳定的产量。因为观察茶树根系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所观察的结果,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因此,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把我们观察方法和结果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数量、次数、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根据生产实践,玉米高产施肥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追肥4种。1施足基肥基肥系指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的主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幼苗期和生育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果树根外追肥是土壤施肥的辅助和补充,能及时供给果树所缺营养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能快速促进或调节果树生长发育,是果树生产中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具有避免土壤对所施物质的不利影响、发挥作用快、弥补根功能、针对性强、可与农药混喷等优点。下面介绍果树根外追肥技术。一、叶面肥的选择当前在果树生产中常用的叶面肥有:营养型叶面肥、调节型叶面肥、生物型叶面肥、氨基酸类叶面肥、腐植酸类叶面肥、复合型叶面肥等。要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状况、物候期、自然环境因素、缺素病的种类等,选择适宜的叶面肥:果树生长过旺或衰弱时,除用营养型叶面肥外,还要选择调节型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同一有机茶园淋灌四种不同用量的沼液,调查茶树生长发育相关性状,检测茶叶主要生化成份含量,探究四种沼液用量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施肥方法中,每667m2根灌沼液4000kg效果最好,不仅可以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对提高茶叶品质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前言据說当施行扦插繁殖时,發根困难的植物,是由于插穗中存在着有阻碍發根的物質,为了除去这种物質,把插穗用过錳酸鉀(Kmno4)处理。茶树扦插后發根的难易,原因是很多的,这个試驗底目的,是要証明过錳酸钾有沒有促進發根的效果。供扦插用的土壤,一般都用赤土,但連續使用2—3年后,虽能同样發根,其后的生育却很不好,所以普通到了第3年,都須換用新土,如能把換土手續省掉,是非常经济的,因此又做土壤試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叶种原产于我国云南省,树型高大,乔木狀,是大叶种之一,生長期長,产量高,品質优良,加工产品“(氵眞)江”在国內和国际市場上享有名位。为了將此优良品种引入本省推广栽植,特于51年引入茶籽,在福安茶叶試驗站試种。于51年播种育苗,53年春移栽定植。双条栽植,行距約200厘米,株距45厘米。一般每年淺耕除草3—4次,分別于各茶季前后进行;每年中耕一次,深度約15厘米。施肥分別于头春茶前,头春茶后,夏季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留下人民公社杨象牌楼生产队用了人尿作根外追肥,取得显著成效。这个方法,是根据用有机磷剂作根外追肥取得茶叶丰产的经验摸索的。由于化肥来源极为缺乏,他们即  相似文献   

20.
周洪英  邹天才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种子》2006,25(12):63-67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m,地径0.97~1.08cm,侧枝数10~15条,质量指数0.4252~0.4760,显著高于遮荫不施肥的处理,说明根外追肥和全光照处理都是促进贵州槭速生的有效途径。(2)不同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生长量的增加值和生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苗木生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和需要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