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蓝耳病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该病主要引起病猪生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而高致病性病例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变异株引起,该变异株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以妊娠期母猪以及刚出生的仔猪为易患猪群. 1 病因及流行特点 该病的自然宿主为猪和野猪,在出现显性症状前,病毒一直...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一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猪群传染速率极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淘汰率高为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高热病在养猪生产中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引起猪高热病的原因较多,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的,但是副猪嗜血杆菌病也会引起猪高热,其在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病例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发病率一般在5%~15%,发病猪死亡率达50%,初次发病的猪场,或者与其它疫病如链球菌或蓝耳病混合感染时,病死率可达80%以上,造  相似文献   

4.
2018年11月,湖南郴州某规模化猪场发生2~3日龄仔猪呕吐、腹泻为主的疫情,发病率70%,死亡率80%,为确定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从发病猪群中采集2头病死猪的小肠、肺脏、淋巴结等组织进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蓝耳病均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均为阴性。测序分析显示所检测到的猪蓝耳病病毒与JXA1毒株高度同源,为高致病性毒株,检测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变异毒株,隶属于GⅡ-b群。综合分析,引起此次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系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所致。  相似文献   

5.
“高热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混合感染所引起的以猪群表现较大比例的急性高热、急性死亡为主的一大类病症,其中以蓝耳病毒为常见和主要病原。而这些病原皆是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可以淡化“高热病”的概念,从容应对高热病疫情。  相似文献   

6.
山东某小规模自繁自养猪场发生一起以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为主的急性呼吸道病疫情,病猪表现高热、气喘、被毛粗乱、弓背瘦弱、先便秘后腹泻等病症,呈明显窝发特点,几乎全群发病,病死率高达60%。通过病死猪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为猪瘟与蓝耳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胸膜肺炎病例。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未发病猪群对相关病毒性疾病进行了紧急免疫,并经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对猪群实施药物防治,使该猪场疫情得以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7年4月份宁夏某野猪场爆发以高热、呼吸症状为主的疫病。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湖南某猪场去年8月中份开始保育仔猪发病,临床症状表现猪群食欲下降、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体表发红等.发病期间采用抗应激、抗感染措施,可缓解疫情,但下一批保育仔猪还会出现同样的疫情。同年10月初通过对母猪和仔猪血清学检测和病原检测,母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仅为44.4%、阴性率56.6%、25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2.5%、阴性率87.5%,60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病原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保育猪血液中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经了解该猪场去年5月中旬以前对种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商品猪没有接种蓝耳病疫苗,而血清学检测,仔猪从哺保育初期到后期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其间感染了蓝耳病毒。结合病原RT-PCR检测结果,确诊这次猪的疫情是蓝耳病感染引起的一次猪疫情。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发紫”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猪场一旦感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d内感染,随后波及邻近地区。各年龄段猪群都可以感染,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致死。  相似文献   

10.
1毒株 中低等毒力的潜伏期一般2~4星期,有些猪甚至是终身带毒。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保育及育肥猪的呼吸道综合症等。高毒力毒株潜伏期2~7天,完全没有接触或感染蓝耳病病毒的猪场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后有可能全群暴发。主要表现高热,妊娠各阶段的母猪流产、死胎,后备猪发病后死亡。哺乳仔猪及生长育肥猪也有较高的死亡率,免疫过蓝耳病活疫苗的母猪及哺乳仔猪会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在对养猪场服务过程中发现,蓝耳病仍是长期困扰猪场的一个主要原发性病原,在大多数猪场都应将其作为一个主要控制的疾病之一。PRRS对繁殖猪群的损失主要是流产率和胎产活仔数,而对断奶后仔猪的损失主要是死亡率。1蓝耳病在猪场的表现形式1.1以慢性、亚临床型为主蓝耳病少有急性表现,以慢性、亚健康状态为主,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性能:母猪发情障碍、滞后产现象增多、猪难养、易"闹病"。1.2偶有暴发流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以来,当地猪群先后发生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高热综合征,造成部分猪只死亡、母猪流产与淘汰等,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用中西结合治疗猪高热综合征患猪289例,治愈268例,治愈率92.7%,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特征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新生仔猪表现为高热及神经症状;成年猪常隐性感染,而长期带毒;妊娠母猪以繁殖障碍为主。本病最早于1813年发生在美国,1902年首次由匈牙利学者Aujeszky进行描述和报道,此后...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蓝耳病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作者在河南省5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165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旧的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98.18%,仔猪群阳性率为78.65%,而新建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63.64%,仔猪群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15.
猪病防控     
正1猪病流行特点1.1混合感染严重目前许多猪病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常见的有蓝耳病、支原体与胸膜性肺炎放线菌混合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猪病毒性腹泻与圆环病毒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混合感染。这些猪病往往都可称为综合征,如高热综合征、呼吸系统综合征、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  相似文献   

16.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仔猪中呈低发病率,以散发性为主,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17.
(一)蓝耳病据卫秀余对全国121个猪场以PCR检测蓝耳病抗原结果看,检出阳性场91个,阳性率为75.2%,证实猪群被蓝耳病病毒感染比较普遍,非常严重.但从当前蓝耳病发病特点来看,发病已由过去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为以保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为主.在临床上见有初产母猪常发生流产、早产及产死胎等;经产母猪常出现滞后产、不发情或屡配不孕,而流产与死胎的大为减少,亚临床感染增多;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上升,病情严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笔者在江苏省6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297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2个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52%,断奶仔猪群阳性率39.1%;2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94%,断奶仔猪群阳性率89.8%。而较新猪场的种猪群阳性率28.6%,断奶仔猪群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9.
李艳青 《猪业科学》2019,36(1):34-34
猪场从猪蓝耳病(PRRS)暴发到持续性实现断奶仔猪猪蓝耳病PCR检测抗原阴性所需时间,被称为“达到稳定化时间”(TTS)。一些因素如猪群的感染状态是否一致、是否之前猪场发生过猪蓝耳病、引起暴发猪蓝耳病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均能影响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文中对美国中西部猪场猪蓝耳病发生季节对TTS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养猪场常见传染病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多见,如猪高热病、猪瘟与喘气病、猪瘟与猪肺疫、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单病原感染的病例也时有发生,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黄白痢、猪水肿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一、猪群易发的几种传染病(一)猪高热病猪"高热病"即为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