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寻求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呈现量大、面广、复杂和周期长的特点。从物质循环的原理分析其来源、去向和防治措施,提出控制污染是源头减量控制、循环路径阻断和产业链延伸的循环利用3个思路,并提出6个方面的量化策略。近年来,鉴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洱海流域各级人民政府通过修建环湖截污管道、治理入湖河道、修建湿地等"封、堵"措施全面展开,但对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源上遏制的办法并不多,为此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物质循环"减、输"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各单位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和云南省政府关于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洱海的部署要求,深入强化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全面推进"三禁四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全力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洱海保护治理与农业绿色发展双赢,积极探索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以科技创新助推洱海保护农业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最后期限的临近,各地清退猪场的力度不断增大,南方水网禁养地区面临生猪产能的削减。同时,大型企业纷纷公布未来养殖计划,"南猪北养"的趋势明朗,东北等地承接的产业转移或将弥补禁养拆迁、散户退出的市场缺口。一、环保压力加大近日,农业部发布《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划定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海河流域、松花江、淮河、三峡库区、巢湖、洱海为重点治理区域。这是继  相似文献   

5.
以洱海流域2006~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洱海流域城市化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进行了交互动态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存在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城市化与农业面源污染在短期会偏离长期均衡;不同类型的农业面源污染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近一年来,福建省对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的整治力度空前,并同步铺开生猪生态养殖的"生态美,百姓富"之路。福建省农业厅6月19日披露,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2268家猪场实施改造,全省禁养区内的猪场将在2015年6月30日前全部拆除。2014年8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花卉产业在大理市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型产业,专业户、企业、个人种花、售花蔚然成风。花卉姹紫嫣红,香气四溢,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农业面源污染减量行动是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关系到洱海保护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全市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因此,对花卉生态种植技术的要求更显重要。从大理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出发,结合多年从事花卉种植的试验、示范,提出"大理市花卉生态化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目的是提升花卉生态种植水平,切实达到削减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大理市在洱海流域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因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洱海水质的污染。大理市凤仪镇每年都有93.33 hm~2茭白种植,同时,开展渔业和茭白结合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去一年里,鹿泉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实践,主要情况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土粒、生活垃圾、氮素、磷素、残余农药与农村禽畜粪便等有机或无机物质,随着降水和径流冲刷,通过渗漏、地表径流和农田排水,使大量污染物流入附近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环境引起的污染。近年来,文山市通过先进生态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禁养区治理、"七改三清"、乡村环境治理等措施的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促进农村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文山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洱海流域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氮磷流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流失量由大到小排序为旱作水旱轮作水作。为科学测算农田面源污染物、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控源、减排、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理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典型村庄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农村生活污染、养殖业污染和种植业污染的权重,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要始终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作为贯彻发展新理念、推进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来抓,作为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重大工程来抓,各相关单位要攻坚克难、持续发力,确保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洱海流域种植业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原湖泊洱海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开展主要种植作物牧草、烤烟、玉米、水稻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控源、减排、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1项目背景在洱海流域实施主要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排放量监测试验研究,对保护高原湖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为测算洱海流域种植业地表径流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测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掌握种植业污染特点和规律,为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三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环境保护下的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洱海流域目前种植、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对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导致洱海水质富营养化.本文分别选取洱海流域各乡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TN、TP(化肥)和养殖品种TN、11P排放总量为数据代表.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较大的因素,据此提出结构调整建议.旨在为探索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友好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  相似文献   

16.
洱海流域耕地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洱海流域耕地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进行分析,针对洱海流域氨、磷盈余量较大、钾亏缺严重的实际,提出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措施,以保障耕地各种养分的平衡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做好洱海综合治理保护,进一步控制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在不断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的同时,努力提升大理市稻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保护与发展互利互赢,结合大理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状,打造大理市各有特色农业品牌,积极探索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全面减少洱海流域氮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鲹鱼河流域会东段为例,构建了农村面源污染强度与生态非敏感性强度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各斑块的农村面源污染强度、生态非敏感性强度和空间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鲹鱼河流域会东段虽然有60.55%的土地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区和良好耦合协调区,但仍然有11.96%的土地处于极度失调区,农村面源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分布非常明显,99%置信区间的热点区面积占56.08%,99%置信区间的冷点区面积占21.21%;养殖业污染是鲹鱼河流域会东段农村主要的面源污染源,是影响空间耦合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各乡镇科学地划定畜牧业的禁养限养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推行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布设生态田埂、生态沟渠和生态池塘等系统,以防止农业尾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逐步降低和减少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高敏感区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现状,提出几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模式,为有效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洱源县始终坚持把绿色生态化种植作为统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加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提升洱源生态食品品牌形象,争创全省"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和"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县",整合安排1600万元资金,在茈碧湖、三营、牛街、凤羽、右所、邓川等洱海流域重点镇乡创建10万亩绿色生态菜用型蚕豆生产基地,并在茈碧湖畔、海西海周边实施2片万亩蚕豆高产创建,计划生产12万t绿色鲜蚕豆荚,实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