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烤烟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是风险产业之一.福建省龙岩市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制,决定将烤烟种植保险融入农业保险之中.为了推动烤烟种植保险如期实施,作者立足于龙岩市的烤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推行烤烟种植保险对促进龙岩市经济发展、保持烟农持续增收增效、推动当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和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积极建议,以期推动龙岩市烤烟种植保险能顺利实施,促进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烤烟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奇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69-370,373
多年的实践证明,烤烟农业标准化对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促进烤烟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阻碍了烤烟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在分析丹东烤烟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丹东烤烟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丹东烤烟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路,为加快丹东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烤烟生产现状,结合云南省宁蒗县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烤烟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引起高度注意,面对烤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据发展要求给出适宜的建议和解决对策,促进当地烤烟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及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烤烟移栽技术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但在生态条件、成本、资源等制约下,移栽环节依然是很多烟区烤烟生产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因地制宜地改进烤烟移栽技术、高效利用当地自然生产资源、合理简化种烟程序,对很多烟区的发展来讲就显得尤为必要。结合晴隆县对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3年研究成果和2015年的实际推广情况,就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优势、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发展前景进行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中国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重视提升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烤烟是香格里拉市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香格里拉市烤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烤烟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香格里拉市烤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种植经验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庆元县为推进山区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提高种田效益,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实践探索,经过反复论证,认定庆元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发展优质烤烟。为此,县政府决定把烤烟生产列为结构调整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南丹县高寒山区实行春烤烟套种秋高粱一年两季栽培,是南方喀斯特山区农田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山区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订单农业生产,不仅满足当地烤烟和酿酒企业原料需求,而且带动山区农民快速致富。本文作者从作物(烤烟、高粱)茬口安排、良种选择、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分析春烤烟套种秋高粱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山区旱地一年多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保持陇县烤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陇县近五年的收购情况、烟叶种植成本情况、烤烟与其他作物种植与收入比较、烟农队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当地烤烟种烟收益、烟叶等级结构及烟农队伍年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当地烤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小兴安岭余脉边缘,雨热同季,适宜烤烟生长,当地烤烟的种植面积达3300万m~2左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防治措施不足,烤烟的苗期病害一直是困扰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广大烟农的首要问题。笔者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常前往烤烟种植生产一线进行考察调研,并实地指导当地种植户进行烤烟种植(图1),现将多年积累的有关烤烟塑料大棚育苗期病害防控经验总结成文,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墨江县景星镇烤烟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目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烤烟生产的政策宣传不到位、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亟待加强、烤烟生产比较效益低等问题,提出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烤烟生产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增加投入,进一步夯实烤烟生产基础设施等对策措施,旨在为墨江县景星镇发展烤烟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阜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大推进了当地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面积逐年增大。依托当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游、农家乐项目日渐红火,暖棚油桃采摘在市区周边乡镇近几年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但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大,农户在暖棚油桃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缺陷也逐渐显现,针对当地暖棚油桃生产实际,本文从品种选择、栽植密度、温室温湿度调控、促早技术、整形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12.
延津县经济发展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大力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要合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延津县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快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  相似文献   

13.
芳华镇烤烟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是芳华镇的支柱产业,做强烤烟产业是促进芳华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的重要举措。综合分析了当前芳华镇发展烤烟产业的有利条件,并阐述了芳华镇烤烟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今后发展烤烟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庆元县为推进山区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提高种田效益,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实践探索,经过反复论证,认定庆元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发展优质烤烟.为此,县政府决定把烤烟生产列为结构调整重要项目.从1997年开始引进烤烟种植成功后,推广面积连年成倍增加,现已成为浙江省烤烟主产区,2005年种植优质烤烟面积达600 hm2以上,总产值突破1700万元,除去直接农资成本(约1.2万元/hm2),种植农户总投入980万元以上,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农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种植烤烟已成为当地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山区小县的主要税源.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玉溪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指出油菜产业化开发对玉溪烤烟生产、畜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玉溪油菜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以K326、OX2028、NC2326、云烟87、红花大金元5个烤烟品种在全国4个烤烟产区采用小区试验方式进行了在当地习惯施肥量基础上增施和减施氮肥对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量基础上适度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提高K326、红花大金元、OX2028 3个烤烟品种的产量和产值;施氮量的改变对5个供试品种的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影响较小;适度增加施氮量有利于K326、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香气品质的提升,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OX2028、NC2326及云烟87 3个烤烟品种的评吸质量影响较小。在当地施氮量基础上,适度增加K326、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烤烟种植经济效益,提高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年来对陇川县早春烤烟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陇川当地实际情况,早春烤烟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查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烤烟产业发展所处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今后陇川发展早春烤烟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生产标准化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基于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湖南烤烟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需要坚持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近中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烤烟是道真县的特色农业作物,在道真县大面积种植烤烟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保证烤烟生长条件的情况下,部分种植大户进行了多种烤烟套种模式的尝试,本文就烤烟套种当归模式作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烤烟、当归的生长习性以及示范园区的气候条件,得出烤烟、当归套种的适宜气象条件;针对不利气象因素(例如:倒春寒、霜冻等)和套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作出直通式气象服务,为道真县烤烟套种当归模式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产质量及烤烟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配施80%化肥,可促进烤烟生长,显著提高烤烟产质量,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4.5 %,产值提高了9.8%,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8.4%,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47.3%;配施精制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5.3%,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15.8%。与配施精制有机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值提高了9.5%,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6.2%,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