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勤仿 《油气储运》2003,22(5):53-54
影响管道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有两个,即管输收入和管输成本。管输收入受管输量和管输价格的影响,当管输量与管输价格一定时,降低成本和压缩费用则成为管道运输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从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和压缩管道维修费用六个方面,阐述了管道运输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热油管道的加热费用占管道总能耗的比重较大,热输原油管道因加热所耗原油占管输原油的1%~3%左右。在管道运行中,减少热能损失对输油成本最小晔、提高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以铁在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在较低输量下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了影响热力系统最优化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管输成本的控制,针对受复杂多变的输油能耗变化因素影响,企业难以合理地确定管输能耗指标这一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将季节性因素引入模型,对能耗进行了量化分析,消除了由季节性差异干扰带来的误差.探讨了在有限的数据环境下实现管输能耗预测的有效途径,反映了原油管道输送过程能耗的变化关系,其预测结果可以作为制订管输能耗指标和成本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长输成品油管道在地温较低的季节输送高凝成品油时易出现混油大量增加的非正常混油变化的问题,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品油管道蜡沉积的理论模型,确定出成品油管道蜡沉积倾向与输油温度、输量和运行时间有关.并通过室内管流蜡沉积实验,分析了蜡沉积层倾向与输油温度、输量和运行时间的关系.运用sigmaplot软件建立了实验室蜡沉积倾向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计算公式,为成品油管道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鲁宁管道的各种输油运行方式及其相互切换操作工艺,根据管输原油的物性和运行参数,对全线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输油量、开泵站输油泵电机输入功率和电单耗、全线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单耗及不同运行方式组合电单耗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确定了可降低输油成本的管道最佳优化组合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烧煤加热设备和输油生产管理单位,就长输热油管道能否使用烧煤加热设备、具体烧煤设备的确定以及能否降低输油成本等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受原油与煤炭价格区间以及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国内长输原油管道各站场原有的加热设备不适宜开展烧煤加热设备的换烧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传平 《油气储运》1998,17(3):38-41
价格作为商品价值全面的货币表现,是市场机制的中心环节,作为市场调节器,价格具有十分复杂的形态。管道输油是国民经济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管道工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构成反映管输企业经营运作特点的管道输油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8.
浅议魏荆线低输量运行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柏松 《油气储运》1995,14(4):21-23
随着东部油田开采接近晚期,魏荆线(魏岗—荆门)的输量逐年递减,选择经济合理的输送方式是一个重要课题。用添加降凝剂输送原油,降低了进站温度,两泵两炉运行时,全年最低输量为135×10~4t;间隙输油也是降低输量的一种措施,根据管道局的有关规定,魏荆线采用间隙输油方式时,全年可停输67次,最低输量135×10~4t/a;在管道输油量过低的情况下,采用正反输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通过对这三种输油方式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认为只要设备、仪表先进及炼油厂配合,若年输量在168×10~4~135×10~4t之间,魏荆线输油可采取间隙输油方式;年输量为135×10~4t以下时可采用正反输运行方式;如果降凝剂的成本降低,则加注降凝剂输油是一种更加经济的措施,加注降凝剂输油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独山子炼油厂的原油需求,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管道(克独管道)拟将输量从300×104t/a(原设计输量)提高到340×104t/a.提出了启用克独三管提高输量的设想.为解决不等管径双管并联交替输送工艺产生混油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对克独三管输送管道进行了工艺和设备的改造,最终实现了不等管径双管并联交替输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凝析气的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凝析气是多元组分的气体混合物,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在开采、输送过程中的凝析和反凝析现象显著,这使凝析气的管道输送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单相输送,其管输方式可分为气液混输、气液分输。气液混输中通常采用气液两相混输,这种混输投资少、工期短,但要解决因凝析液的积聚而降低输送能力及液塞处置等技术问题;密相气体输送是管内单相流动,管道建造和运行费用高。气液分输就是先将凝析气分离,然后将天然气和凝析液分别输送,管内流体均为单相流动,气液分输又可分为双管输送和顺序输送。凝析气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中,沿线压降、温降、持液率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分析了凝析气输送管道压降、输量和持液率的关系,并指出了预测管路温度下降值是管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结合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对气液比、输送压力、管径三者的选择分析,就油气单管混输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11.
高涛 《油气储运》1995,14(5):53-56
由于东部地区油田的普遍减产,华东输油管道输量逐年下降,部分管道已脱离最佳经济运行区域;与此同时,输油成本却不断增加。根据江苏输油管理处1991 ̄1994年的管输运营情况,分析了管道维修费缺口较大的原因、营运费增长过快的因素及折旧费比重大的问题,用大量数据说明了输油管道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转变经营方式,摆脱困境的几点意见,①加强对总成本中常规可控部分的管理;②在燃料油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对油气管道(网)改造工程进行评价,是工程项目评价的难点之一。将输油管网改造产生的效益划分为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以"管道失效"为顶事件的长输管道失效事故树,通过求解最小割集、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以量化安全效益;将管网改造的经济效益划分为减损产出和增值产出,减损产出考虑人员损失减少、社会损失减少、生态环境损失减少、设备损失减少、维检修等因素,增值产出考虑管网延寿产生的输量增加值。再结合基于风险的评价方法,以及各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计算经济效益。建立了原油管网改造投入产出计算模型,结合具体改造工程数据,可对原油管网改造的投入产出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河油田曙光超稠油的特性及其管输现状,根据双螺杆泵的结构特点,理论分析了泵频率和螺旋导程对泵排量的影响。采用改变泵频率和/或螺旋导程的方法,实现了泵排量的调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增大泵频率和螺旋导程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单泵的最大输量和管道年输量,实现了提高特石管道输油能力的目标。采用泵变频与变导程方法提高特石超稠油管道的输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安全可靠,可供类似输油管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国内规范与ASME规范关于油气长输管道应力分析的评价标准。针对油气长输管道,两个体系的规范都遵循强度理论制定管道应力评价标准。ASME规范按照受约束与非约束管道制定了管道应力的校核标准,国内规范按照一般地段、穿越地段和跨越地段3种管道敷设条件分别制定了管道强度的校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ASME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比两个规范体系,最新版本的ASME油气长输管道规范对油、气管道应力校核标准趋于一致,而国内规范更新相对滞后,输油与输气管道的校核标准不统一,且缺少对输油气管道不受约束条件下的热胀应力规定,存在改进的空间。建议跟踪ASME规范,尽快修订国内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中洛线减阻剂现场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在保持压力和输量不变的前提下,对中洛线濮阳一滑县管段开展了HG减阻剂减阻增输试验。试验发现,随着加剂量的增加,管道的减阻率和增输率也相应增加;在维持输量不变的情况下,减阻剂可以大幅降低运行压力。介绍了减阻试验中减阻率和增输率计算的经验公式,认为考虑到油品物性、管道条件、输量、雷诺数等因素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指导输油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保持压力和输量不变的前提下,对中洛线濮阳-滑县管段开展了HG减阻剂减阻增输试验.试验发现,随着加剂量的增加,管道的减阻率和增输率也相应增加;在维持输量不变的情况下,减阻剂可以大幅降低运行压力.介绍了减阻试验中减阻率和增输率计算的经验公式,认为考虑到油品物性、管道条件、输量、雷诺数等因素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指导输油生产.  相似文献   

17.
谢萍  王玉柱 《油气储运》2011,30(1):60-62,7
新疆油田准噶尔腹部地区的原油可通过石西-克拉玛依D273和D377输油管道输送至克拉玛依,如果单独启用其中任一条管道,均需加注添加剂才能完成任务输量并保证管道安全。为此,探索了在不同地温条件下双管并联的输送模式:地温低于管输原油凝点,利用D273管道加注减阻剂运行,停运D377管道;地温高于管输原油凝点,启动D377管道,D273管道停止加注减阻剂,两条管道并联运行。利用该模式输油,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58×104元,有效地降低了输送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刘立力 《油气储运》1998,17(1):28-29
在长距离原油输送管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的凝点,改善其流动性,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输油成本,保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添加降凝剂的综合处理技术已经在我国多条低输量管道上得到工业应用,如中洛线、马惠宁线、魏荆线等。这些低输量管道通过添加降凝剂,解决了冬季的安全运行问题,避免了反输,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降凝剂注入系统却一直采用传统的固定式装置,耗费了部分不必要的资金。为了解决东临线、东黄线以及其它输油管道添加降凝剂输油生产的需要,一套新型的移动式降凝剂稀释注入系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试制成功。该装置可长  相似文献   

19.
·综述·期页、少、,产、少、.产、户、,产、矛︸l‘..1 工J口,.二‘l,..二1了飞了、了‘了.、了气尹.、z吐、nJ‘任‘任巴」O︺0 1 IQ一 11,胜玉1普及和发展我国管道内检测技术油气管道可靠性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我国管道施工机具设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乙烯长输管道技术综述长距离油、气、水管道混输系统有关原油流变性与石油化学的讨论我闲液化石油气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圳液化石油气低温常压储存工程可行性分析管j兰科学研究院输油工艺研究成果综述 涛家华 曲懊才石 李金武 详祖源杨嘉羚景建庄等 权忠典 周愚峰 陈文锦 蒋连生:{:·输送工…  相似文献   

20.
管输原油降低综合处理温度的节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慧 《油气储运》1996,15(2):48-49
一、试验目的 马惠宁长输管道于1978年建成投产,全长270km。最低起输量为150×10~4t/a。投产17年来,由于油源不足,实际输油量只有最低起输量的55%~70%,管道利用率只有20%~27%。投产初期,为保证运行,只得采用加热输送和正、反交替输油工艺来弥补油源不足,致使输油成本过高,油、电消耗过大,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