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颊长臂猿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的动腊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在动腊自然保护区过着严格的树栖生活。动腊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5月-10月)和旱季(11月-4月)。白颊长臂猿多栖息在海拔700-1000米的中低山地区,其生境内的主要植被类型为热  相似文献   

2.
从圈养概况、种群数量、生命周期和繁殖性能以及科学宣传教育几方面阐述我国圈养长臂猿现状。现阶段我国圈养长臂猿尚存在分类不彻底,种群调查不全面,繁殖配对不足,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物种鉴定和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普及公众教育,发展联合繁育,提高圈养长臂猿科学研究水平等对策。并就保护圈养种群基因多样性、野化训练和重引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济南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的白颊长臂猿为研究对象,从长雌、雄长臂猿的外观、毛色、体重、运动能力等各项指标入手,对其繁殖技术和幼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白颊长臂猿8月龄前基本为浅棕褐色;1岁半变为全身黑色,具白颊;雌性幼猿自3岁3个月中开始黑色体毛出现棕色体毛,直到7-8岁变为成年雌性体色浅棕褐色,雄性幼猿体毛变为黑色后,不再发生变化;(2)幼猿1岁龄时,白天在母猿怀中时间仍占一半左右;1岁半时,才能完全独立进行各种活动;(3)幼猿7岁左右,体形、体重才能基本接近成年猿。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国有及集体天然林所分布的北豚尾猴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北豚尾猴共有15~20个种群,约300~500只,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且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分布区,分布海拔为700~2 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非法猎杀等问题,提出保护栖息地、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北豚尾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貂熊种群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貂熊Gulo gulo属食肉目,鼬科,为环北极代表动物。在我国只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阿勒泰林区。分布面积狭小,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处极度濒危状态,已列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因其分布密度低又为夜行性,故国内对它的研究甚少。仅在1958、1976、1983年的大兴安岭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及黑龙江省、内蒙古和新疆动物志书中有一般性描述外,还有付文江(1966)、萨希荣(1974)的分布报导。而徐学良(1983)对黑龙江省博物馆所藏标本的研究(两篇)及李忠周(1984)对东北地区貂熊生态及饲养管理的文章是我国仅有专门报导。  相似文献   

6.
印度野牛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历史上印度野牛广布于西双版纳,在过去的30年间,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干扰的加剧,印度野牛生境破碎化和丧失严重,其种群面临灭绝。为了解印度野牛在西双版纳现有分布区域和数量情况,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访问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州印度野牛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印度野牛分布于勐腊县上中良村,勐腊自然保护区南贡山,尚勇保护区南满村、河图二组;勐海县帕迫村、中纳包村、南罕上寨、星火山村,曼派村,曼麻榜村,纳京六组,南双岭村、贺建八组、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曼兴梁村;景洪市勐养镇勐养自然保护区澜沧江沿线、龙帕村、巴来村、巴卡老寨区域。印度野牛的分布区域在逐渐萎缩,数量在逐渐减少,由1988年的605~712头减少到目前的152~167头,前景堪忧。建议加强对印度野牛的基础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由于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扩张,使得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保护。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现状与问题,包括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跨边界保护问题突出、农村建设与能源利用、雨林减少与生态环境退化形成恶性循环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包括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网络建设、加强经济林比重控制、合理运用土著民族的传统知识,落实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构建社区共管机制等,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南长臂猿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臂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并称四大类人猿,是我国现存动物中,分类位置最高,与人类最近似的唯一物种。海南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 hainanus)属灵长目长臂猿科,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9.
宋志勇  李艳杰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4):136-139,143
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选择了167个点(村寨)进行访问调查,并布设16条调查监测样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在16条样线上安装80台次的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结果显示,除访问调查在2011—2016年间有4次发现绿孔雀身影,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均未发现其痕迹.据此推断,近年来最有可能分布绿孔雀的区域是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  相似文献   

10.
白颊黑叶猴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颊黑叶猴的保护与利用唐洪通(南川市林业局)张含藻(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白颊黑叶猴(Presbytisfrancoisi),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既有科研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白颊黑叶猴主产于广西、贵州的部分地区,和南川金佛山狭窄地带,数量...  相似文献   

11.
云南分布了全球90%以上的西黑冠长臂猿,对于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全面分析云南省西黑冠长臂猿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保护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总体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个保护策略和亟待开展的18个具体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2.
2009-2010年,我们分别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和滇西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考察工作。同期,FFI针对该物种在越南也进行了数次野外调查工作。这些调查工作覆盖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尚不为人知的最后的几个主要分布区,结合前人的调查工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目前世界上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约为300群,其中:滇中哀牢山约170群,无量山有87群;滇南金平芭蕉河有2群、西隆山可能有1-2群,绿春黄连山可能有1-3群;滇西永德大雪山有4群;越南北部的穆庆寨(Mu Cang Chai)和山萝(Son La)分别不少于14群和6群;老挝北部的南哈地区(Nam Ha)不少于1群,南坎(NamKan)地区至少13群。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保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雁形目鸭科鸟类,别名鳞协秋沙鸭、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物种,因此被称作鸟类中的活化石。其分布区本来就很狭窄,种群数量也不大。近40年来,由于森林资源的大量开发,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其分布区逐渐变小,由于人们的捕杀和误杀,致使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目前呈弧角状分布,黑龙江省种群数量在170只左右,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VCN)和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定为全球性濒危物种,列为《世界濒危鸟红皮书》,在中国已定为国家I级保…  相似文献   

14.
平当树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种群数量稀少,有关群落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尚处于空白。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和标本记录、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对平当树的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当树间断分布于滇中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北部及四川南部海拔280~1 500m干热河谷地区的稀树灌草丛中,滇东北金沙江流域为平当树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由于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生境干热及人为活动影响,种群自然更新能力较差且种群结构不合理,使平当树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因此,应加强平当树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望天树进行一系列调查,阐述了望天树在西双版纳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其群落结构及龄级结构进行了阐述;简要分析了造成望天树群落片状分布及其群落难以向外进行扩张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贝叶棕是制作贝叶经的主要原料,其在文化传承中与竹简、纸乃至现代的数字化载体一样是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也是西双版纳州及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植物五树六花之一,具有文化传承、经济、景观、科研、科普教育等多种价值。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西双版纳州目前现存的高度1m的贝叶棕植株不足1000株,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物种存在消失的隐患,为了切实保护好这一物种,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将贝叶棕纳入西双版纳或云南珍贵树种名录,建立贝叶棕种质资源库,对每木进行登记造册管理,建立种苗生产基地,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研究了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名录、分布格局、致濒原因,并提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该研究对于全面推进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促进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海南省有全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许多植物种群也处于濒危灭绝的险境,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维持海南省雨林地区生物多样性也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海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保护策略。以此可为海南省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濒危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以及拯救保护已取得的成效。对拯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植物种群生态学理论,以保护(重建)原生境、稳定(扩大)种群数量为目标,提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近地保护方法,以及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