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内引进的10个鲜食枣品种为试材,比较鲜食枣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表现良好的鲜食品种。结果表明:10个鲜食枣品种在果实品质、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肉质地、果形指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芒果’的单果重最大,为21.74 g,可食率最高,为97.88%;‘马牙白’的果形指数最大,为1.94,果实形状呈圆锥形;‘伏脆蜜’的果形指数最小,为1.01,果实形状呈长圆形;‘冬枣’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 303.96mg·100g-1,‘马牙白’的总糖含量最高,为26.49%,‘苹果枣’的可滴定酸的含量最高,为0.82%;用隶属函数对10个鲜食枣品种的果实营养成分进行评价,并综合考虑果实外观性状、口感和营养成分评价,综合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苹果枣’>‘冬枣’>‘马牙白’>‘金芒果’>‘宣城圆枣’>‘伏脆蜜’>‘酥圆铃’=‘蜂蜜罐’>‘乳脆蜜’>‘大白铃’。  相似文献   

2.
鲜食枣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品种的鲜食枣为试材,通过分析其10项果实性状指标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14个品种的鲜食枣可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差异相对较大;②用隶属函数法从转化后的数据中提取公因子,特征根1的公因子为果实风味因子、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果实V?C含量及可食率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338%、23.273%、20.865%、12.37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5%;③金丝4号、沾化冬枣、脆枣、大果冬枣、金丝蜜枣、糖枣、鸡蛋枣、苹果冬枣、早脆王、芒果冬枣、玉泉8号、特早4号、蜜枣和梨枣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分值依次降低,这一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因子分析法可以用于对鲜食枣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金芒果冬枣 10月下旬成熟,由于成熟特晚,果形形似芒果,故名芒果冬枣,单果重33克,最大70克,果肉厚,肉质细脆,汁多味甜,口感极佳,品质上乘,核小肉厚可食率为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4%,丰产性比沾化冬枣高3~4倍,比大雪枣高30%~40%.比梨枣晚熟50天左右,与梨枣互补市场,市场鲜枣空缺,售价高,果实耐贮运,抗裂果,抗枣疯病,是一个优质丰产晚熟枣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鲜食枣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栽培较多的16个鲜食枣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单果重、果皮厚度、果实肉质、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VC含量、可食率和口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枣、不落酥、蛤蟆枣和临猗梨枣等4个品种的鲜食品质性状最好,黑叶枣和俊枣相对较差,其他品种居中,该结果与这些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可以较好地用于鲜食枣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实外观品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糖组分和有机酸成分。【结果】6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形指数差异明显。红螺脆枣的果个最大,果实纵径45.15mm,横径29.55mm,单果重最高,单果重18.94g。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差异明显,蜂蜜罐枣的含糖量最高,总糖含量37.15%,糖酸比最高,糖酸比值464.38。鸡心脆枣和郎家园枣每100g果肉中Vc含量分别为618.43mg和604.36mg。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且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有机酸组分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3种鲜食枣品种灵武长枣、冬枣、梨枣为试材,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梨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低于灵武长枣和冬枣,冬枣果实硬度明显低于灵武长枣和梨枣,苹果酸含量在3种枣品种的有机酸含量中占比均为最高;另外,柠檬酸、丁二酸、乙酸和酒石酸4种酸含量较高,但比例各有不同。灵武长枣和冬枣中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梨枣。灵武长枣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冬枣和梨枣。灵武长枣有机酸组分、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明显有别于冬枣和梨枣。  相似文献   

7.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天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早黄、布兰瑞克、青皮这3个品种的无花果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果实成熟期时对其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存在差异。青皮的单果重最大,3个无花果品种的果形指数均大于1,为近圆形,属于较优果型。布兰瑞克的VC含量最高,为37.9 mg/kg;新疆早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最高,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青皮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且糖酸比和固酸比均为最小值。综合各项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布兰瑞克营养丰富,新疆早黄鲜食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9.
分析云南10个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性状和糖酸组分及含量,为今后系统开展云南芒果果实品质差异及新品种引种选育提供参考。以10个云南芒果栽培品种为试材,对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形指数等9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HPLC对芒果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HPLC检测发现所测10个品种中的主要有机酸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主要积累糖组分为蔗糖。平均单果重和果实硬度最大为‘R2E2’;‘南逗迈4号’的甜度值和总糖含量最高;‘台农一号’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Khiew Saway’的总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沾化冬枣又称冰糖枣,是鲜食品质最好的冬枣品种.果实圆形,单果平均重12克,果皮红薄,肉脆汁多,味甜少酸,可溶性固形物38%左右,品质优良,生育期1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甘肃沿黄灌区引进枣品种的品质性状,以35个枣品种定植后4年生枣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单果鲜重、核重、可食率、果皮色差、枣果脆度、含水量、口感、含糖量、含酸量、糖酸比、Vc含量等11个果实品质性状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综合评价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提取的前6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00%,可以作为评价引进枣品种果实品质性状的综合指标。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甘酥佛枣、早脆王、骏枣、晋矮3号、蜂蜜罐、小梨枣、冷白玉、马牙白枣、七月鲜、晋矮4号、壶瓶枣、板枣、金谷大枣、赞皇大枣、不落酥、冬枣、金昌1号、马铃枣、星星枣、晋赞大枣、新郑早红枣、尜尜枣、六月鲜、新郑灰枣、孔府酥脆枣、灰枣、阜新大枣、胎里红、悠悠枣、曙光、北京鸡蛋枣、新星无核、磨盘枣、葫芦枣、龙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疆枣种植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现状,本研究综合评价引进枣品种,为筛选出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优良枣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新疆南疆引进的20个枣品种为供试材料,评价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为选择优良枣品种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9个性状指标提取出5个主成分,分别为可食率因子、酸度因子、果形因子、营养因子、果实硬度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49%;不同枣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为F=0.242 8F1+0.203 1F2+0.171 1F3+0.140 1F4+0.097 7F5;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品种是长鸡心、上海白浦、茶壶枣、骨头小枣、冬枣,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栽培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田间不同水肥管理技术3因素(品种、施肥量、灌溉强度)对葡萄柚果实单果重、硬度、果皮厚度、可食率、横径和纵径等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田间不同水肥处理对葡萄柚果实硬度和果实横、纵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因素对果形指数的影响最大。施肥因素是影响果实硬度、可食率和果实横、纵径的关键因子,对果实硬度和果实横、纵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P=0.023)和极显著(P=0.002,P=0.003)水平。本试验中,葡萄柚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处理为星路比施肥1 kg灌溉2次/株/月。  相似文献   

14.
南疆22个鲜食枣品种的引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适合南疆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方法]以南疆第一师10团种质资源圃引种的22个鲜食枣品种为材料,通过比较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并依据单株产量、鲜枣单果重、VC含量等12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根据不同果型灰色关联排序,小果型蜂蜜罐、月光和无核丰,中果型金芒果、冬枣、六月鲜、冷白玉,大果型梨枣、晋矮3号、溆浦鸡蛋、早脆王品质较好,适宜鲜食发展.其中蜂蜜罐、六月鲜、冷白玉、早脆王、雪枣及冬枣的含仁率均大于等于60;,适宜枣鲜食新品种开发.[结论]综合排序前5名鲜食枣品种依次为金芒果、蜂蜜罐、冬枣、梨枣、晋矮3号.无核丰虽在综合排序占16名,但在小果型中排第3名,其果实品质优良,特别是具有突出的无核性状,应将其列入在南疆考虑发展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枣品种果实性状与裂果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裂果性不同的9个枣品种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单果质量、果实形状及果形指数相关指标,分析了枣品种果实性状与裂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极易裂品种及易裂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抗裂品种;抗裂品种的果实硬度比易裂品种高;不同枣果的果实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的单果质量与裂果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贵州地方桃品种的形态及品质特征,采用蒽酮比色等方法,对8个贵州地方桃品种的果实及叶片的形态和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形特征变异较小,其中侧脉末端形态与叶缘形状较为稳定,基本没有产生变异;果形呈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等,果顶形状有凹陷、圆平、圆凸和尖圆等,果皮底色呈乳白色、绿白色、绿色和黄色,其变异程度较大;单果重和果实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37.82%和35.91%;果实可食率变异系数最小,仅1.39%;果实品质性状以V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达34.7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最低,仅12.66%.  相似文献   

17.
《农村百事通》2006,(4):82-83
冬枣:亦称苹果枣,是目前鲜食品质最好的晚熟枣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形酷似小苹果,果实中等大小,一般单果重16-25克,最大果重45克,果皮薄而脆,熟期浅绿色,熟后赭红色,光亮,果肉白绿色至黄白色,细嫩多汁,无渣,味浓甜,鲜食极为可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个中国樱桃当地品种为材料,研究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果柄长、果形指数,并进行口感评价。结果表明,在7个樱桃不同品种之间,黑珍珠、XY-3、XY-4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糖酸比、Vc含量都比其它4个品种高,并且果实外观品质较好,口感也较好,果实综合性状较好,高产、效益高,适宜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枣庄冬枣是枣庄市薛城区园艺研究所近几年在挖掘开发品种资源中发现的一个优良枣树品种 . 该品种 10月下旬~ 11月上旬果实成熟,比当地圆铃枣和长红枣晚熟 40~ 50天,比梨枣晚熟 30天左右 . 果实圆形略扁,平均单果重 32克,最大单果重 81克,色泽鲜红,果肉白绿色,质地甜脆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 24.9%,总糖 20.86%,鲜食品质上等,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 现将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  相似文献   

20.
新疆核桃实生后代坚果外观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新疆核桃(Juglans regia L.)不同品种实生后代坚果外观品质的优劣,为核桃育种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对10个新疆核桃品种的实生后代果实青果果重、皮厚、果形指数和坚果的果重、壳厚、出仁率等外观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核桃品种实生后代群体间外观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的实生后代中,扎343的平均湿果重和单果重最大,温185的仁重最重,出仁率最高,果形指数最小,缝合线高度最小,壳最薄,温417的内褶壁厚最薄,温179的含水量最高,壳硬度最小,新翠丰的缝合线紧密度最小。通过综合分析各外观指标,最终可以确定温185实生后代核桃的综合品质较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