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2.
作为传统的驯化家畜,奶山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羊奶产业更是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代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奶山羊原有品种资源基础上的新种质和新品种培育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优良的奶山羊品种资源,完善传统选育技术体系,有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加强现有品种资源的遗传改良,建立优良种质的核心群,促进基因组等育种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是我国奶山羊品种优化和羊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评价是果树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库)在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评价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各自的发展进程及各自优缺点,为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期完善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体系。同时结合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有效地建立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推广和纯度监控体系等,对加快燕麦选育及产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省目前肉鸽产业的主要品种:石岐鸽、佛山鸽、银王鸽、白羽王鸽、美国王鸽、卡奴鸽、杂交王鸽、深王鸽、广东肉鸽、良田王鸽、泰深鸽、新白卡鸽、天翔1号、2号肉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等种质概况,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养殖概况以及育种现状,并对今后开展系统高效的育种研究工作,培育满足广东省消费者需求的肉鸽品种的方法进行了展...  相似文献   

6.
鸽肉、鸽蛋是动物性蛋白质食品中的高端产品。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肉鸽养殖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丰富了优质禽肉市场的产品结构。然而,我国饲养的鸽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至今为止仍缺乏自主培育、性能优良、广泛应用并已通过国家审定的肉鸽品种。与其它禽类相比,鸽的生理生殖特性决定了其育种工作难度较大,时间跨度长、遗传进展慢;各级政府对鸽的育种工作支持不多,基础研究积累薄弱,特别是生物技术和遗传标记等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制约了我国肉鸽产业的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因此,在借鉴其它家禽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肉鸽育种研究工作、培育新鸽种是产业发展赋予育种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浅谈家蚕品种的引进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品种及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目的地引进适合当地饲养的成对品种及单一品种,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既可以取代现行品种直接用于生产,又可以作为育种的基础素材,育成适合当地使用的新品种;特殊性状基因材料的引进及利用可选育出特色品种,极大地丰富品种资源基因库,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家蚕品种.现将安徽省蚕桑研究所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大批品种资源,以及对这些品种资源开展研究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植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家用来选育新品种的遗传材料,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资源,也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利用研究.为此对美国关于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情况及种质资源库的运行管理方式作了介绍,以供我国育种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十四五"新阶段更好地开展广西桑树育种工作,推进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倍体诱导方法与鉴定方法、果桑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提出应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的发展方向,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和柞蚕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宁省系统开展了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柞蚕遗传学研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概述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以及基础性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柞蚕种质资源研究今后的重点工作:开展对珍稀、濒危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柞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掘利用有益的基因资源;深入研究柞蚕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目标基因分子标记定位、转基因技术等,促进柞蚕传统育种向现代化育种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肉鸡种业是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保障我国肉鸡产业良性与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肉鸡种业存在白羽肉鸡无知识产权、黄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未开展规范而常态的品种性能测定及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从我国肉鸡产业的实际出发,建议未来我国肉鸡种业应强化地方鸡种资源保护和遗传检测、系统确定育种方向与技术指标、创建国家肉鸡育种核心场、稳步推进种鸡生产性能测定及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和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促进我国肉鸡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肉兔种质遗传资源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肉兔核心群的建立也是我国肉兔种业安全的重要基础。核心群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肉兔繁育体系的效益。本文综述了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结构、近交增量的监控和核心群的选种选配。并对闭锁核心群和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为加强优质良种肉兔品种核心群的选育、扩繁和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肉兔遗传改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朱水芬  廖鹏飞  杨文 《四川蚕业》2011,39(4):52-53,59
<正>家蚕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蚕遗传育种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对新品种选育越有利。作为育种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保存的同时,尚需对野生资源和特殊资源进行搜集、挖掘,以及开展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新型育种手段,创建新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家蚕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琼  周汉林 《草业科学》2005,22(10):18-25
牧草研究和开发在我国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品种资源保存、牧草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分析研究和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我国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选育家禽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家禽品种资源。充分发掘与利用家禽品种的遗传资源,必须对其可利用的种质特性与潜力,有个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才能改变过去那种仅注重外型美观即所谓的眼灵尾秀,而不注重有利的经济性状的选择的做法。在我国极其丰富的家禽品种资源中,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相互比较,测定其生产性能等种质特性,目前尚未多见。严重地影响到对我国地方鸡种在育种规划上的落实与有效地利用。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由浅入深地对我国部分鸡种的种质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水禽种质资源丰富、养殖模式多样,其中珠三角地区水禽饲养量占比最大.但广东水禽产业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疫病防控难度较大、良种繁育体系滞后、水禽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今后,广东水禽产业发展应加强优质品种保护与新品种选育,转变水禽业养殖模式,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强化水禽业科技水平及提升水禽产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外来草种在青藏高原地区难以正常生长,加之青海省育成牧草品种少;缺乏重点草种的收集和系统评价;对各材料之间的变异及重点草种的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研究少:除燕麦属、披碱草属草种在青海省覆盖推广面积较大外,其他牧草良种还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和区域性种子生产基地,多数牧草品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继续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基础上,应加强青藏高原乡土草种的驯化选育。在饲草品种选育上,把消化能作为一项育种目标考虑进去,选出优良的刈用型饲草品种;在生态建设上,结合牧草保水和耐牧性能,选育出不同用途的生态型和牧用型牧草品种;积极探索辐射育种、太空育种、分子育种等高新技术;建立健全牧草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快牧草良种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家蚕种质资源是发展现代蚕业的基础。通过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挖掘,对其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建立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应用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根据生产的需要,建立基础家蚕品种和特殊性状家蚕品种的选育的基本策略,使家蚕种质资源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