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3-7月,通过种植5种观赏型春油菜品种,对生长发育和花期观赏效果等项目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种植的观赏型春油菜品种,为本地区推行观赏型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 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除鄱阳湖滨湖区及湖区的南部为油菜种植一般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油菜种植的最适区和较适区,尤其鄱阳湖地区北部,为油菜种植的最佳区.  相似文献   

3.
移栽和直播油菜的氮肥施用效果及适宜施氮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氮肥施用对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探寻直播油菜的氮素营养特点,比较和明确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和适宜施氮量的差异,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度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用量田间试验,开展田间调查和产量分析,根据肥效模型确定适宜施氮量。【结果】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育期内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移栽油菜单株优势明显,植株各方面发育均好于直播油菜,而直播油菜具有群体优势,籽粒产量水平与移栽油菜接近。施氮有效促进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存在差异,移栽油菜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及产量形成受氮素影响更为明显。直播油菜拥有庞大的根群结构,吸收土壤氮素的能力强,对外源氮肥需求量少于移栽油菜。本试验条件下,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8.4 kg•hm-2和130.3 kg•hm-2。【结论】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植株形态、生长发育及施氮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产量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直播油菜氮肥适宜用量明显低于移栽种植。因此直播油菜的经济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春油菜青杂2号在湟中县川水地区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海省湟中县川水地区进行的优质油菜青杂2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5.53万株/hm2时,油菜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3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3.6%;种植密度降低为3.50万株/hm2时,油菜减产8.6%;种植密度达到22.10万株/hm2时,油菜增产3.4%,说明种植密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5.
根据晋北地区芥菜型春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高产种植经验,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春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本地区春油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氮肥施用对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和子粒产量的影响,比较和明确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育期内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移栽油  相似文献   

7.
积石山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属高寒阴湿类,水肥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油菜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种植方式单一,难以实现优质高效生产。通过对油菜覆膜穴播与露地撒播的对比试验表明,油菜覆膜穴播较露地撒播更加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增产率达25.20%。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播种时期,油菜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其种植密度的影响,包括油菜的生育进程、绿叶数、可溶性糖含量等很多方面。将不同播种期条件进行比较,掌握其不同密度状态下个体发育的状况,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油菜的产量以及品质。本文针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确保油菜产量的措施,希望能够以此助力于油菜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油菜生产有同小麦一样的自然气候优势和高产潜力。但这一地区历史上油菜多零散种植,管理粗放,加上低温、冻害、干旱、风沙、盐碱等因素,产量低而不稳。油菜保收率低,一般收获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0—50%。1980  相似文献   

10.
正武山县川水地油菜种植面积比较大,前茬油菜、下茬大豆已成为武山四门、鸳鸯等川道地区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油菜亩产一般为150kg以上,产值在1000元以上;大豆亩产也在150kg左右,产值600元左右,两种作物产值在1600元左右。由于种植技术简单,农民容易掌握,不费时费工,不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劳务,可就近打工,成本又低,是该地区群众喜欢的种植模式之一,但种植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1.
油菜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及补救措施安徽省宣城地区农村能源办袁炳富油菜种植在我国占有一定的面积,与其它作物相比,对营养素的要求显得反应敏感。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其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根据油菜田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杂交种近日在陕西选育成功。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振生主持选育的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白杂1号”,近日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这是中国第一个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新品种。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一直是国内外油菜育种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而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许多,其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科学家已先后育成适合低海拔地区种植的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杂交种,而在选育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杂交种育种方面一直未有突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利用…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在油菜生产中,由于农民一直沿用本地多年留用的油菜品种,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品质差,油菜品种问题成为制约全区油菜发展的颈瓶。随着"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问世,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高。本文通过从长江中上游及青海地区引种16份油菜新品种及本地5份品种(系)在西藏进行适应性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江中上游和青海引进的油菜新品种在西藏中低海拔下种植均能完全成熟,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良好。特早熟品种2137和青杂4号在海拔4000m的地区种植能够成熟,从此打破西藏高海拔地区无甘蓝型油菜种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达川区银铁乡位于达川区西南部,距达州市中心城区66km,背靠铁山,境内西北部山地,东南部浅丘,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达川区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一、油菜生产现状油菜是达川区银铁乡的第一大经济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第一位。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减少,种植油菜的生产成本较高,油菜商品率低,扣除劳动力成本,种植油菜效益低。导致近年来农民种植油菜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油菜,它主要是很多地区日常的食用油的原材料。全国只要能种植油菜花的地方,基本上都大面积种植了油菜花,主要种植地区是我国的长江流域、以及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因此油菜花栽培技术以及该如何种植才能提高收益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由于全国很多地方都适宜种植油菜,且油菜的种植也很方便,同时产量也很高,所以很多地区都获得了当地政府大力的支持。尤其随着现在人们对饮食的更加注意,追求更为清洁的食用油,使得油菜的种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油菜是食用油的原材料,其中含有丰富的油脂,不同的种类的油菜其含油量也是不相同的。油菜有冬油菜和春油菜,它的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甘蓝型春油菜DH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海拔环境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产油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晴天条件下,春油菜苗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高海拔区域油菜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低海拔地区,光合速率主要受相对湿度、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初花期,高海拔区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区,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高海拔区油菜种子生长发育时间长于低海拔区,千粒质量、含油量、小区产油量均显著高于低海拔区;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与小区产油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临夏县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油菜的种植十分常见。油菜的种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夏县春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害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临夏县春油菜种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阻碍了临夏县春油菜的顺利种植。在春油菜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的虫害有金针虫、地老虎、蚜虫、小菜蛾、油菜螟等,这些虫会啃食春油菜叶,吸食春油菜中的营养,还会给春油菜带来病菌,危害十分重大,给农民们的春油菜种植带来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攀西高寒山区试种春油菜试验表明,2004年在海拔3 000m的地区种植,供试8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能得高产、高含油量(供试品种含油量均可达到45%以上)、低芥酸、低硫甙的效果。2005年通过不同海拔的品种试验表明,海拔2 500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区,海拔3 080m应为春油菜的种植上限,而海拔2 000m的品种开花结实正常,产量较低,是否是春油菜的适宜种植下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005年表现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的综合性状较优,可以在适宜范围内的高限种植。通过2006年推广的德油5号表明,春油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德油5号可作为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的主推品种。同时提出了攀西高寒地区的一系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玉溪市油菜生产情况开展入户问卷调研,掌握了其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发现玉溪市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种植规模化程度低,种植风险大,收购尚未形成优质优价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切实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油菜种植业保险制度,着力降低种植风险;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实现油菜优质优价收购等建议,以期为玉溪市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油菜的种子和花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油菜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照、降雨以及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油菜对气象因素的抵抗能力并不一样,同类型的油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气象因素的需求也不相同。本文结合常德市油菜种植现状,探究不同气象因素对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油菜生长的具体影响,进而分析适宜油菜生长的最佳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