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杨树冻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辽宁省内多个地区发生冻害。该文通过对全省冻害情况实地调查,总结此次冻害特点,分析冻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冻害集中发生在以107、108杨为代表的欧美杨品种,其中107、108杨受害最重,平均受害株率为42.5%;赤峰杨、彰武小钻杨等乡土树种受害株率为10%;辽宁杨受害株率仅为4.5%,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市繁荣路的行道绿化树种垂爆109柳为观测材料,对其抗寒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9年至2010年冬春季节的温度条件下,冻害发生严重,有整株死亡现象,3个地段的冻害指数分别为52.8、43.5和32.2,平均冻害指数为42.8,受害率达到80%以上。在2010年至2011年冬春季节的温度条件下,冻害相对较轻,无死亡植株发生,但枯梢现象仍比较严重。冬春季节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形成的累积效应是导致冻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此外,还与植株的生长势以及是否感染病虫害有一定关系,而与遗传性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2016年1月的极端低温天气,对武汉植物园61种露天栽培的樟科植物受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38株樟科植物中,受冻害85株,占所有调查植株15.8%;冻害程度达到Ⅱ级以上的有11个种,占所有调查樟科种类的18.0%;本次调查中,新木姜子属和楠木属耐寒性较好,而木姜子属的耐寒性整体表现最差,以上调查结果为樟科植物在武汉市的园林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洋楹幼林冻害和补救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01年营造的南洋楹幼林随冬季气温变化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冻害发生后对受害植株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结果表明,南洋楹幼树的耐寒性较差,其抗寒性随林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强,1年生幼树在气温为5℃左右时,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当有霜冻或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幼树可能会全株冻死;2年生幼树的抗寒性较强,在气温降到-3℃左右时,植株受害程度仍较轻。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截干、培土、抚育、施肥等,可促使受害植株提早萌芽生长,恢复成林,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5.
2018年4月5日,兰州市发生晚霜冻害。观察记录到市区内52种(品种)园林树种遭受冻害,受害器官及其受害程度、当年坐果能力受损程度因树种而异;春发嫩枝全部受冻干枯的树木均能再次发芽抽生新枝,重建枝冠叶幕;所见豆科树种绝大多数遭受冻害;霜前疏枝的国槐植株大量发生桩橛萌蘖现象。分析认为,受害树木再次发芽、霜前疏枝国槐植株桩橛萌蘖均为冻害消除顶端优势所致。进而提出形成层屏蔽模型,圆满解释了原发顶端优势形成与作用机制,以及树木萌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黑河林区夏季森林火灾的起因1.天气因素黑河林区部分地域由于受西伯利亚寒冷天气的影响,在1992年6月1日至5日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受害时间都是在夜间,温度降低速度较快,最低温度达到-7—-10℃。发生冻害的地域主要分布在北纬49°20′—51°之间,其中黑河市和嫩江县的北部山区受害较重,孙吴县次之。这次发生冻害的特点是:地势高的地域受害较重,地势低的地域受害较轻,阴坡受害重,阳坡受害  相似文献   

7.
以长春市街路、庭院栽植的京桃为材料,观测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对其开花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年大树的开花与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所有植株均未开花,受害率达到100%;部分植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枯死枝和整株死亡现象,平均死亡率为11.1%.冬春季节的持续低温是导致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可使花芽受冻致死和大树死亡;...  相似文献   

8.
橘光绿天牛危害九里香绿化球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里香绿化球受橘光绿天牛Chelidonium citri Grressitt为害3~4a后,受害株率90.7%,枝枯株率74.1%,虫口密度2.11,危害度31.5%,危害造成枝枯形成空洞平均宽度为61cm,占树冠平均周长的14.4%;枝枯形成空洞平均深度为68.4cm,占平均树高50.8%,植株受害与方向的关系为:植株东向受害最多,占受害总株数30%;中部枝枯形成空洞平均宽度占树冠平均周长比率最大,为22.9%;西南方向枝枯形成空洞平均深度最深,占平均高度的90.9%。植株周围阴湿,虫口密度大。  相似文献   

9.
1城市森林受冻害状况分析1)冻害最严重的树种是紫檀、塞楝,受害范围波及城市周边森林、森林公园及城市间隔林带、行道树及森林苗圃。印度紫檀叶全部冻枯变黑、1~2年生枝冻伤枯死;塞林(桃花心木)人工纯林、混交林及行道林叶受不同程度冰冻枯落;据样地调查,塞楝纯林1500株/hm2,叶冻枯落程度在50%~100%的占42.7%、叶冻枯落程度在40%~50%的占9.3%、叶冻枯落程度在30%~40%的占12.0%、叶冻枯落程度在6%~30%的占22.7%,叶未冻枯落或轻微的占13.3%。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市园林树木及城市建筑白蚁危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城区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有3科4属4种,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蚁有1科1属1种。调查23种园林树木中,有18种树木受到白蚁的危害,占78.26%,树木受害株率21.35%,严重受害株率4.16%;调查3 694家住户中,有861户受到白蚁的侵害,占23.31%,危害程度16.44%。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是危害城区园林树木及房屋建筑的优势种,在272株受害树木中,有185株受台湾乳白蚁危害,在861户受害房屋建筑中,全部是受台湾乳白蚁危害。阴香、樟树、大叶桉、小叶桉、桃树等园林树木和房屋建筑内的木地板、墙裙、门、窗等木构件受到白蚁危害最为严重,建设健康"森林城市"必须同步抓好园林树木及房屋建筑白蚁防治。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区桂花冻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是南京栽培历史比较悠久的常绿阔叶树种。调查了南京市几大公园桂花的冻害情况,结果显示南京市桂花一共有12个品种受冻,冻害等级主要集中在2级,占43%。受冻最多的品种为四季桂,占冻害株数的66%,且大部分为中度受冻以上,嫩叶、上部枝条受害,其他品种冻害株数较少。并讨论了引起桂花冻害的原因及防寒的技术措施,为桂花品种的引种栽培和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10个木兰科树种北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种木兰科树种进行北移引种试验,比较不同树种在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河南省西南部的适应性及引种潜力。采用1~2 a生容器苗和地栽苗移栽,按常规水肥管理,并观测苗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旱害和冻害等适应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除观光木外,其余都能适应河南西南部的气候条件,生长基本正常,部分树种已开花结果。在-3℃~-4℃气温下,观光木受冻率达100%,冻害指数为V级,苗木地上部分冻死。1年生红花木莲,由于苗较小,受冻率为5%~30%,冻害指数I~II级,部分叶片受害。在持续秋旱60天的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采用每天人工早晚浇水一次,引种成活的9种木兰科植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旱适应性,受害率不到1%,仅有极少数植株发生枯梢受害。  相似文献   

13.
以长春市部分绿地的主要园林绿化树种为对象,对其适应低温冻害的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作用下,12种外来树种中未遭受冻害的有青杄等7种,占58.3%;油松、丹东桧柏、大径级垂榆、京桃、刺槐普遍遭受冻害,都有死亡植株发生,其中大径级垂榆冻死率高达63.6%。低温累积效应是导致树木遭受冻害的主要因素,种间的遗传差异亦是因素之一。乡土野生树种无冻害相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黎平县东风林场的22种木兰科树种的冻害观测,有12种基本无冻害,占54.5%,有4种为轻度冻害,占18.2%,有4种为中度冻害,占18.2%,有2种为重度冻害,占9.1%。  相似文献   

15.
对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在贵州山地条件下杨树人工林中的产卵危害部位及不同因素对其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主要在树干2 m以下产卵危害,占调查总数91.79%;杨树品种、树龄、树高、胸径、林分类型,成虫食物源等因素一定程度影响其发生危害。三倍体毛白杨、响叶杨是抗云斑白条天牛品种;杨树有虫株率随树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5~15 a生杨树受害比较严重;杨树受害率随树高增加也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树高8~14 m时达到高点;杨树受害率在胸径5~11 cm时达到高点后,随着胸径增大逐渐下降;混交林较纯林受害轻;成虫食物源丰富度越高,杨树受害越重。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月份云南省德宏州发生半个多月的低温天气,位于较高海拔已造林半年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发生严重冻害。设置海拔梯度开展样地调查,研究海拔和幼苗生长状况对西南桦幼苗冻害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南桦幼苗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均呈现明显递增趋势;海拔1 860、1 890 m西南桦幼苗仅受轻微冻害,90%以上的幼苗未受冻害,其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显著低于海拔1 920 m以上(P0.05);而最高海拔1 960 m处西南桦幼苗冻害最为严重,5级冻害率在50%以上,未受害率仅约15%,其次为海拔1 940 m,5级冻害率20%以上,未受害率近50%;苗高对幼苗冻害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2018年台风"山竹"吹袭佛山市南海区后城市绿地中树木的受害情况,分析本次台风对南海区园林树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受到严重损害的园林树木17 579株,分属于30科56属79种;豆科、桑科的树木分别占全区受灾树木的45.41%和12.51%;胸径11~20 cm的受灾树木占56.80%;黄槐决明、红花羊蹄甲、榕树、秋枫、凤凰木分别占全区受灾树木的17.36%、15.37%、9.50%、6.73%、3.93%;分析了28种抗风能力差的受灾树种,其中银叶金合欢、南洋楹的抗风能力最弱,分别占受灾地同种树木的44.09%和32.22%。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桉树耐寒良种,从澳大利亚东部中央地区引进邓恩桉E@dunnii15956等13个种源,以四川渡口赤桉E@ca-maldulensis为对照,营建引种试验林.试验林2.5年生时,遭受湖南从未出现过的强度霜冻,8天内气温从15℃下降到-7.9℃.冻后第4个月,逐株对树体各器官分部位进行寒害测定,第11个月进行冻害恢复(萌发)调查.结果表明,桉树树种间、种源间、植株间存在极显著的耐寒力差异,其中13971的所有植株被冻死,17774的绝大部分植株无冻害,赤桉和邓恩桉的5个种源及细叶桉E@tereticomis的1个种源虽有相当数量的植株重冻害或死亡,但有20%以上的植株无冻害.在有冰(霜)冻危害的亚热带地区,从经历强度自然冰冻而无冻害的植株中选育优良单株进行无性化利用是发展桉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场自1971年开始引种毛竹,共20亩。在正常年景下生长良好,目前都已郁闭成林,每亩600株左右,最大株高8米,围径22厘米,挺拔碧绿,郁郁葱葱。但在极端低温情况下,冻害严重,如去年1月最低气温-16℃,毛竹发生冻害的占40%,受害严重的整株死亡。经调查看出,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在沙壤土上的毛竹冻害比粘壤土上的严重,这是因为在相同气温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春调查了平顶山市常绿木本植物冻害情况,结果发现,外地引进种受冻害影响较为普遍,有13种在不同程度上受害,冻害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郊区冻害比城区严重;之后分析了冻害原因,并对其引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