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郭某系某村村民,2019年1月29日,郭某与外村村民王某签订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约定郭某将自有的787平方米土地自2019年2月1日起永久流转给王某使用,流转费为125218元。合同还约定王某将流转费一次性支付给郭某后,该土地经营权归王某所有,王某有权自主开发该土地,郭某不得干涉;若遇国家或城市建设需征用该土地的,一切赔偿归王某所得。合同签订时,  相似文献   

2.
陈利生 《新农村》2006,(10):8-8
早在1987年,为响应国家“美化祖国,绿树造林”的号召,陈兴中就主动承包了村里五亩多的荒山,在竹龙塘开荒造林,种植了大量的山核桃树苗。因当时的山核桃价格不高,村民普遍认为种植山核桃效益不大,他的这一举动甚至成了许多村民的笑柄,有人说:伺弄荒山还不如去做生意!然而,陈兴中  相似文献   

3.
《农民致富之友》2006,(8):40-40
编辑同志:我们村有一座旧校舍,面积大约11亩,由于村里另建了新校舍,旧校舍平时用于村民们堆放杂物。今年5月份,在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时间,村干部在未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情况下,私自将校舍以10万元的价格租赁给外村人李某、郭某,租赁期限为60年。李某、郭某现将校舍拆除准备建厂房(具体生产什么不清楚)。村民们不解,为什么不公开租赁?为什么不召开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现在新的村民委员会还没选出来,对此事我们村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问:1993年,经与村民委员会公开协商后,我承包荒山3公顷,承包期30年。我在山上种植了油茶树。2001年,村民委员会以我承包的荒山经济效益较好为由,要求我每年增加承包费500元。我不同意。村民委员会便报告了镇政府。现在,镇政府与村委会研究后,召开村民大会,要求以村民表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2,(24):54
【案例】郭某故意找碴殴打渠某致其重伤,此事经村干部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后郭某弟弟报案,公安以郭某涉嫌寻衅滋事罪将其刑拘。郭某认为,此事已经村干部调解,公安不顾事实抓人是不对的。【评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相似文献   

6.
“荒山入股做股东,自家山上去打工,砍刺挖坑栽小树,腰包鼓胀不再空。”——这是贵州省平塘县谷硐乡场坝村大寨组村民唱的一首山歌,它真实地道出了当地村民用荒山入股做股东之后的心声。过去该组村民“母猪肉过年,卖柴找盐钱”,穷得一分钱恨不得掰作两半用。2001年,在县国有林场的引导下,103户农民用260多公顷(4000多亩)荒山作“股份”参与到国有林场的荒山开发中去。林场全权负责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村民协助管理,产生效益后,按林场70%、村民22%、乡政府5%、村里2%、村民组1%的比例分配,村民与林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入股的4-3农民承担了开…  相似文献   

7.
<正>因荒山承包期限不明,且承包价过低,在村民们的呼声中,村委会经法定程序予以调整后,村民不认,要求继续履行原承包合同,会得到法律支持吗?[案例]1987年初,辽西二台子村按上级要求,将属于某村集体所有荒山林地使用权向全村村民有偿发包,并经合法程序发包给了18户自愿承包人。并标明每块荒山林地的四至。村民张大伯的使用证上  相似文献   

8.
<正>案情:2007年原告谢巢与被告江西省广昌县某村民小组签订荒山出租协议.双方约定:原告承租被告荒山用于种植蜜橘,租期为50年。之后,原告投资开发了该荒山。将荒山改造成了果园。2013年。广昌县人民政府征用了包括原告果园在内的被告村民小组部分土  相似文献   

9.
个案: 1998年7月,上尧村村民李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合同约定:上尧村村民委员会发包荒山6.7公顷,李强对承包的荒山有权自主安排种植农作物;承包期为30年;从合同签订的年度起,前3年免交承包费,从第4年起,在每年的第4季度上交承包费1.5万元;承包期间,开垦荒山、种植农作物的资金、劳力均由李强负责,发包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合同期满前6个月,在同等条件下,李强可以优先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10.
问:1993年,经与村民委员会公开协商后,我承包荒山3公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1982年,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时,政府划给原告张某二块荒山进行经营管理,并于同年11月20日颁发给张某社员自留山使用证。张某在自留山上种植了林木。2007年5月,黄某(村小组会计)通知村民讨论收回张某自留山事宜。全村15户村民中有11户(每户由一人代表)参加会议,一致决定将张某经营管理的自留山收归集体所有并出卖山上部分林木。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2011年,某镇牌碑村委会对村里所有的80亩荒山进行发包,村民老徐拿下承包经营权,后双方签订了期限为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老徐领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在荒山上种上了各种经济林。2019年2月,老徐因遭遇交通事故医治无效去世后,老徐的儿子小徐一直管理着80亩林地。2019年4月初,牌碑村委会书面通知小徐:终止承包  相似文献   

13.
正村民袁某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同村村民熊某后反悔,双方协商无果,几十年的老邻居对簿公堂。近日,河北省秭归县人民法院郭家坝法庭调解了这起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件。2002年,袁某将自己承包的荒山经营权转包给同村村民熊某经营,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转包期限至2028年,  相似文献   

14.
邓菊华把握了天时(国家政策鼓励返乡创业),瞄准了地利(家乡有成片的荒山荒田、耒阳城市没有专门的羊肉餐馆),利用了人和(家乡闲散的农业村民和赚钱无门的贫困户、畜禽技术娴熟的省内和国外专家),辞掉大城市高薪职位,返乡承租荒山5111.2亩和山下农田500亩、(人工种草)饲养黑山羊、开羊肉餐馆、人工与机械化并举屠宰活羊和加工羊肉产品;实现年利润100多万元;为社会创造519个就业岗位;变荒山荒田为青山绿地,带动家乡人民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前,安化县羊角塘镇板溪村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村民守着大山却没有经济效益;5年后,荒山上种满了油茶树, 533公顷油茶挂满了"金果果",村民一边收着林地租金,一边从事油茶产业相关工作。板溪村历史上一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弱、贫困程度深。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1983年,某县某村村委会将村里的荒山以自留山的名义分给了村里的30户村民。1988年12月12日,县林业局与该村村委会签订了一份联营造林协议,约定:村委会将其荒山交与林业局统一规划,投资造林、抚育;林木成材后,收益按3∶7的比例分红;联营协议终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后来,随着机构改革,县国营林场承接了联营造林协调书中载明的林业局的全部权利和义务。2006年9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淳安县临岐镇菖浦村村民陈昌新承包了村集体一块面积为10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有零星野生山核桃树的荒山。通过7年的艰苦创业,精心培育,这一片零星野生山核桃的荒山成了有机山核桃示范基地。2001年,陈昌新收获山核桃鲜蒲4000千克,收入2.8万余元;2002年,收获山核桃鲜蒲5000千克,收入达3.5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2006年12月,庹某以公开协商的方式承包了溪边村6.7公顷荒山,承包期限为20年,承包费为每年1500元。2009年年底,溪边村村委会换届,张某当选为村主任。张某就职后,不少村民反映上届村主任朱某在任期间"四荒"土地发包混乱,程序违法,账目不清。张某随后召开村民大会,代表新一届村委会提出建议:解除由上届村委会签订的所有"四荒"土地承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某县金川镇桁桥村村委会于1999年12月与浙江人孟某签订了一份荒山承包合同,承包村里的13.3公顷荒山,承包期限为30年,承包费每667平方米每年(下同)50元。孟某雇请技术人员在荒山进行了土壤改造,种植中药材。自2010年起,孟某的每667平方米年均收益都在8000元以上。村民见孟某发了大财,都抱怨村委会土地租金收得太便宜了,纷纷要求村委会提高租金。2013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一结束,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就与孟某沟通承包费调整事宜。孟某以合同有明确规定为由,拒绝了村委会的要求。于是,村委会将孟某起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农垦创建于1957年。当时在省委"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号召下,全省五万多党政机关干部、转业军人、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分赴人烟稀少的荒山、丘陵和湖滩地区,开始了我省最大的农业垦殖运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垦经济。五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