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了明确雷州半岛徐闻县菠萝园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建立该地区菠萝园 土壤墒情监测评价指标。【方法】文章分析了广东徐闻县气候、水源、土壤等农业资源 特点,通过对广东徐闻县菠萝园降雨量和0~20 cm、20~4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的长期定 点监测,分析菠萝不同生育期降雨分布及土壤含水量适宜程度,并结合《农田土壤墒情 监测技术规范》、《土壤墒情评价指标》等相关行业标准,建立该地区菠萝土壤墒情监测 评价指标。【结果】菠萝生育期内降雨主要分布在7—10 月,占菠萝全生育期的70.3%, 降雨分布极不均匀。菠萝园0~20 cm 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范围为18.7%~29.0%, 20~40 cm 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1.5%~29.7%。降雨对菠萝园土壤0~20 cm 的 水分含量影响显著。结合菠萝生育期长势、降雨分布及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初步提出 了菠萝定植期、营养生长期、催花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及成熟期的适宜土壤含水 量。【结论】通过对徐闻县菠萝园长期定点的降雨量记录和土壤墒情的监测数据,初步 建立了该地区菠萝土壤墒情监测评价指标,为菠萝的合理灌溉和节水生产提供科学依 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临夏市不同土壤类型的玉米田,建立10个土壤墒情监测固定点,定期对各监测点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墒情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与自然降水量、地区气温变化、作物的生长期及生长规律密切相关。土壤墒情总体上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加,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与本区域的降水规律相吻合。不同时期各监测点2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高于0~20 cm土层。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农业生产,制定合理、科学的旱地作物种植策略提供参考,对2017—2021年西秀区开展土壤墒情监测积累的数据和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点代表区域旱地土壤墒情总体经历下降期(1—3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66.62%下降到49.61%;上升期(4—6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56.69%上升到79.38%;平缓下降期(7—12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65.4%下降到58.79%,共3个变化阶段。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与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0~60 cm土层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10 cm的土层土壤墒情对主栽作物玉米、高粱、马铃薯和油菜都有影响,但总体未达到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农业中,准确有效的测量土壤含水量是推行精量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预测墒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各类土壤墒情指标并将其归纳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类,单项指标包括降水量指标、土壤含水量指标、作物旱情指标等;综合指标包括作物供需水指标、作物水分综合指标、PSDI指标、作物缺水指标等评价了土壤墒情指标的优缺点以及在农业上的适宜性,为减缓和预防土壤墒情对农业的不良影响及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墒情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农业中,准确有效的测量土壤含水量是推行精量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预测墒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各类土壤墒情指标并将其归纳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类,单项指标包括降水量指标、土壤含水量指标、作物旱情指标等;综合指标包括作物供需水指标、作物水分综合指标、PSDI指标、作物缺水指标等评价了土壤墒情指标的优缺点以及在农业上的适宜性,为减缓和预防土壤墒情对农业的不良影响及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墒情对作物生长、节水灌溉、科学用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地掌握丰满流域土壤墒情信息,选取安仁村、隆兴村、万宝沟3个典型站点,建立固定墒情自动监测站。以固定墒情自动监测站的设计及应用为例,阐述了该墒情监测系统的背景、设计及应用情况,并对系统监测的准确性进行测试与分析。该系统实现了丰满流域土壤墒情监测、信息传输的自动化,可以实时掌握土壤墒情状况,进一步为洪水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田土壤墒情对作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作物生长在适宜含水量的土壤中,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监测中心与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站采用C/S架构设计。根据规划,土壤墒情监测站部署在各地的农田内,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FDS100采集土壤水分信息,再通过GPRS网络建立与监测中心的TCP/IP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监测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分析,获取被监测区域农田的土壤墒情,并参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为农田管理者提供精准的灌溉指导。系统准确实时地获取了各监测站的土壤墒情信息,实现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的集中监测,能够为作物的精准灌溉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土壤水分数据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最基础的数据,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农业墒情、水利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全球变暖、土壤、植物、自然环境相关的科研都需要土壤水分监测。那么,如何科学地监测土壤水分?作者采访到了Insentek销售及市场总监王应海。王应海介绍说,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作为农业墒情监测与灌溉指导,需要关注的不是绝对含水量,而是含水的变化量。在精准农业上有意义的是"墒"——作物根系周围含水的变化量,它反映了作物根  相似文献   

9.
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气候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灌水或者排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对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见,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为推行精量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准确有效地测量土壤含水量是基础工作之一。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壤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预报,依此制订区域调水、配水方案和灌溉计划,是防旱抗旱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时段和埋深的土壤水分值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土壤墒情的时程变化规律、垂向变化、增长与消退规律,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宁夏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墒情监测的主要工作,由监测结果进一步掌握了各区域主要种植作物的需水规律,同时对2011—2013年不同区域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宁夏土壤墒情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为更好地指导旱作农业发展、科学种田、高效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辽宁地区普遍出现春旱灾情,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和人工测墒能够及时了解土壤墒情,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本文利用盘锦市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土壤墒情监测资料,分析水田和旱田2种耕地的墒情变化特征,以期为盘锦地区的农业抗旱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程度及分布规律,为该区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六分场数字农业示范田为研究区域,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棉田土壤含水量与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并存储在服务器里面,分析石河子总场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变化规律、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点及变异规律。【结果】(1)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随着灌水量增加和棉花生育期推进,上层0~30 cm比下层40~6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明显。0~20 cm土层土壤补偿水比较充分,各个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基本维持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土壤各层温度受大气温度影响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随着土层深度的逐渐加深滞后时间相对延长;受棉株逐渐长高变大以后遮阴等造成的影响,7月以后各土层温度逐渐持平,波动不大。(2)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现出中等程度变异;(3)土壤速效钾的块金值在25%~75%(块金值为0.497)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外,土壤全氮、速效磷指标的块金系数小于25%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论】应用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指导棉田灌溉,较往年没有任何减产减质的情况下,棉花灌溉在全生育期内比以往灌溉次数下降了1~3次,节约水资源约20%左右。研究区域内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异呈现中等程度变异特征,全氮、速效磷表现为极强空间自相关性,速效钾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土壤墒情旱情实验站建站模式、设备配置、研究方向及总体目标的探讨,采用移植地区有代表性的土壤,进行墒情自动监测,及时准确地分析旱情发展趋势,掌握土壤墒情动态变化规律,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生产设施,自然降雨不能被直接利用,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完全依靠人工灌溉措施来保障。土壤墒情监测方法是温室中指导灌溉常用的方法之一。按照土壤墒情监测仪器设备和手段的不同,温室土壤墒情监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烘干法、介电类法、中子仪法、负压计法等。本文介绍了这些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和特性,并详细介绍了负压计法——基于20cm深度特征点土壤基质势的温室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田间试验发现,控制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土壤基质势可以明显影响0~100cm深度土壤水分状况,并且特征点土壤基质势阈值越低,影响到的土层深度越深。番茄的产量、品质、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受到特征点土壤基质势阈值的影响。番茄开花坐果期土壤基质势阈值控制在-30kPa、结果期控制在-45kPa,有利于温室秋春茬番茄的高产优质,并且节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墒情是农业生产管理最重要的农情信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要求,对2011年宁夏不同监测区域及全区的农田土壤墒情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农田土壤墒情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墒情监测和旱情预报工作在未来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统计土壤墒情监测采样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类似区域墒情监测的合理取样数目和取样位置提供参考价值,通过合理的取样数目和挑选有代表性的取样方法,获得最佳的墒情监测结果,以此了解整个研究区内的墒情状况,为区域内墒情(旱情)监测站点的建设和旱情的预测提供基础依据,并根据旱情程度来指导节水灌溉。对曲靖珠江流域地区30hm~2烟田范围内选择的有代表性的15个土壤水分监测实验点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了地理统计分析,分别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协方差相关系数法来研究实验区内干旱采样在空间(平面和垂向)的优化布局。结果表明:地面上最终选定9个监测站点,垂向上取地面以下10cm、30cm、60cm这三个深度的墒情监测,即可满足研究区内旱情监测、指导灌溉和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土壤墒情监测对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做好墒情监测工作,可以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为农业抗旱减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本文阐述了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在青海开展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为今后青海省墒情监测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规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5—2015年新河县张神首土壤墒情监测站的监测资料,分析水浇地作物与水浇地白地土壤含水量,掌握不同种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月1日至4月21日,水浇地作物土壤含水量>水浇地白地土壤含水量;5月1日至6月21日,水浇地作物土壤含水量<水浇地白地土壤含水量;9月1日至11月21日,水浇地作物土壤含水量>水浇地白地土壤含水量。农作物灌溉期间,应考虑作物生长需水量进行适时灌溉,充分利用土壤含水量,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014年,永吉县作为吉林省首批农情田间定点监测项目试点县之一,开始科学系统的对土壤墒情、农事进度、苗情长势、灾情等农业生产相关信息进行监测,通过科技的手段,更加精准科学的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