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性改良药剂FR-1、FR-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FR-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34.5kg/m^3时,氧指数可达61%。FR-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其用药理根据板材的厚度进行了初步确定,剂量范围为30-90kg/m^3。FR-1及FR-2在达到阻燃用药量的同时,处理后的马尾松、毛白杨耐腐试验的重量损失率小于或按拉10%。FR-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吸药量分别为75.6及93.5kg/m^3时,吸水至饱和时,木材抗湿胀率(antiswelling ef-ficacy,ASE)分别为30%、46%;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79.0%、63.8kg/m^3时,ASE分别为46.2%、41.4%。各处理对抗弯弹性模具(MOE)影响为,FR-1处理的马尾松,MOE差异不明显,FR-1处理的毛白杨,MOE增加幅度为6.1%,PF树脂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MOE增加幅度分别为10.6%及17.9%。FR-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铜防腐剂及百菌清处理3种木材的野外耐久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亮 《木材工业》2006,20(5):11-13
在广东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同剂型的季铵铜(ACQ)、柠檬酸铜(CC)、百菌清(CTL)及铜铬砷(CCA)处理马尾松、湿地松、毛白杨后的野外埋地耐久性能的结果表明:毛白杨防腐处理后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使用,可以用于快速初步评价防腐剂的野外耐久性能;吸药量6.4~8.5 kg/m3时,CTL处理后的木材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下使用;湿地松的ACQ-B 及 CC防腐、防白蚁效果相当;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6.0~6.8 kg/m3 时,ACQ-B、CC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效果较好,防白蚁的效果尚可;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约10 kg/m3时,ACQ-B、CC、CCA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防白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小径级马尾松单板,探讨常温常压下不同浸渍时间及不同压缩率对马尾松单板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马尾松单板随着浸渍时间(8 h、14 h、26 h)的延长,其干湿增重率都呈增长趋势;压缩率(10%、20%、25%)的增加均能提高LVL的密度、尺寸稳定性、MOE和MOR。参考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3种不同浸渍时间和不同压缩率下生产的LVL,MOR都达到了180E优级,MOE最低达到120E级,最高可达180E级。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软质木材表面密实化新技术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采用一种新型木材改性处理剂,分别以改性异氰酸酯浓度5%、10%、15%、20%,对美国人工林火炬松(Pinus taeda)进行表面密实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加,无论是冷水浸泡还是煮沸,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压缩变形恢复率明显降低。表面密实化后,火炬松处理材的MOR和MOE值分别比素材提高43.9%和30.1%;水浸24h和煮沸2h后的湿状抗弯性能比素材略低,干状抗弯性能明显比素材高,MOR分别高28.0%和25.76%;MOE分别高22.55%和27.79%。改性异氰酸酯浸渍处理后的表面密实化木材,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表面耐磨耗性能和表面硬度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木材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选用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了热处理和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色差和甲醛吸收率等性能。研究认为:热处理材的颜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黑,并且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材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的影响要大。低温热处理时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比高温热处理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高,尺寸稳定性差。热处理材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随着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变化较小。热处理材对甲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是用于室内装饰的良好环保型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RSM),研究了单板厚度和涂胶量对桉木单板层积材(L、几)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厚度和涂胶量对桉木LVL的垂直加载和平行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MOR//)和弹性模量(MOE┷、/dOE//)有显著影响。实验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72,0.79,0.59,0.69。本研究所获最佳工艺条件为:单板厚度2.0啪,涂胶量233g·m^-2在此工艺条件下压制的桉木单板层积材垂直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J和弹性模量(MOE上)分别为85MPa与15118MPa,平行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87MPa与15288MPa,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9%,最小为3%。实验产品的MOR和MOE分别达到结构用单板层积材国家标准的优等品和140E级别。  相似文献   

7.
卢子强 《木材工业》1998,12(4):18-23,26
大豆蛋白首次被引进于木材防腐处理作为铜的螯合剂。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硫酸铜、氨水和大豆蛋白HM90处理西黄松(Pinus ponderosa)边材,铜的流失有明显减少。在铜氨溶液中加入8和16kg/m^3大豆蛋白HM90,其处理木块经流失试验后的固着率平均分别为超始固着率的75%和66%,由于蛋白对铜的螯合作用,流失处理后固着率平均增加40%,最高可达62%。采用较低浓度的硫酸铜(16kg/m^3)  相似文献   

8.
SA型高效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00倍保水剂对1年生马尾松、杉木、板粟苗蘸根造林,其成活率分别为88.6%、93.2%、97.0%;移栽6年生马尾松大苗成活率达95%。同时保水剂还能刺激马尾松、杉木根系比对照多生5条和9条侧根;蘸根处理的马尾松、杉木幼苗生物量比对分别提高了126.90%和69.3%,幼苗各部分生物量以叶提高幅度最大,根次之,枝最小。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7,33(5):385-393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林施肥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在福建邵武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营造的马尾松林中,连续进行4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施N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使其明显下降约8%;施用以P为主的肥料对生长的促进效果显著,胸径,蓄积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7.2%-19.5%,32.2%-52.2%,但其松梢害虫的虫株率则较显著提高;施K则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专家系统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 ,引进秃杉、江南桤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个树种都很适合引种区的生态环境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秃杉、江南桤木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 98%以上 ,两项指标与杉木 (对照 )相比 ,平均高出 34.1~ 4 0 .6个百分点 ;试验还表明 ,江南桤木年平均树高生长达到 1.5m、秃杉达到 0 .5m以上 ;平均胸径生长也分别达到 0 .98cm和 0 .4 4cm ,而同期营造的杉木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 0 .3m和 0 .16cm ;由于江南桤木年凋落物总量可达 16 .2t·hm-2 ,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受精能力与其花粉和雌蕊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受精能力强的野生山楂的花粉给受精能力差的3个栽培品种‘面楂’、‘敞口’、‘大金星’授粉,并对野生山楂和栽培山楂花粉与雌蕊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山楂的花粉能显著提高栽培山楂种子含仁率。栽培山楂与野生山楂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栽培山楂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其中‘大金星’花粉在25℃培养24h不能萌发。栽培山楂雌蕊提取液对栽培山楂和野生山楂花粉萌发都有抑制作用。与野生山楂相比,栽培山楂花粉中类胡萝卜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较高,其中‘大金星’花粉中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最高。雌蕊中IAA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山楂,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野生山楂。‘敞口’、‘大金星’和‘面楂’雌蕊中POD同工酶分别比野生山楂多2、3、4条酶带,而花粉POD同工酶谱无区别。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广东省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388种)的19.3%,其中的66种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用途,包括用材树种46种、药用植物22种、观赏植物20种、油料植物7种、芳香植物6种。文章概述了广东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历经4年,对湖南省柿树资源、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观察了各种或品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果实营养成分、过氧化物同工酶、染色体及核型。将全省柿树资源归纳为8大类型27个种或品种,冰糖柿是最原始近缘祖先,湘西南是柿树发源地。为柿树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7日,北京国林宾馆外寒风阵阵,而国林宾馆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厅局长们汇聚北京,参加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共商2013年全国林业发展大计。会上,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作了题为"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代表局党组通报了2012年林业工作完成情况和2013年林业工作安排意见。副局长印红、孙扎根,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副局长张永利,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武警森林指挥部主任何宏成,国家林业局老领导王志宝、李育材、赵学敏、江泽慧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18.
INTRODUCTIONDuringtreegrowth,thetrunkgrowthstressesareproduced-Growthstressescanbeconsideredasakindofresidualstresses.Thestresses'existencedecreasetheeffectiveutilizationpercentoftimder,forexample,theycancausefalureoftimberend,andthismakesalotoftimbercutting;theycanmakewoodplatewarpage,and'thusitmustbereworkedinordertoreachthelevelofsellingandusingandsoon.Allofthesemakealotofwasteofwood.Accordingtothereport,inFrance,thelosscausedbygroWthstressesinbeechonlyismorethanonemillionfranceachyea…  相似文献   

19.
广东板栗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板栗病虫害的现状,分别描述了几种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提出其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木素含量为0.2—1.2%的山杨和速生杨漂白浆和未漂浆的水解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与先前已研究过的其它种类的木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水解过程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和缓慢降解阶段),最终纤维素降解至“极限”聚合度。由不同原料用不同方法制成的不同种类的浆,其水解速度以递减的顺序排列为:山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白桦浆→速生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针叶材硫酸盐浆→针叶材亚硫酸盐浆(3.7×10~(-4)/分,1.7×10~(-4)/分→1.6×10~(-4)/分→1.3×10~(-4)/分,0.9×10~(-4)/分→1.2×10~(-4)/分,0.8×10~(-4)/分) 水解后纤维索达到“极限”聚合度,后者大小取决于原料种类。山杨硫酸未漂浆分别为206和135;氧碱法山杨浆为160;速生杨硫酸盐未漂浆和漂白浆分别为250和240。水解后试样呈白色粉末状,得率82~85%。试样以其吸水能力为显著特征。未经超声波分散作用的试样,其吸水值比原浆低(从未漂浆90~115%和漂白浆75~95%降至70~80%)。反之,于水中经超声波分散作用后,试样的吸水值急剧增大(山杨微晶纤维素为160%,速生杨微晶纤维素为260%),接近于桦木浆和棉浆微晶纤维素的水平。对原浆纤维和微晶纤维颗粒形状和大小进行了显微观测。测得的数量分布微分曲线表明,在酸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