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和肥胖相关(FTO)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个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FTO基因内有许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这些SNP位点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FTO基因的发现、结构和组织表达特征,FTO基因SNP位点与肥胖之间关系,以及FTO基因通过调节摄食来影响肥胖的发生,以期为研究动物的肥胖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脂肪与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是一种与普通肥胖相关的等位基因,该基因导致的肥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FTO基因与机体的普通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及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综述了FTO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中的作用,揭示了FTO基因对脂肪沉积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动物脂肪代谢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脂肪量和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是最近发现的影响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FTO基因在不同动物的各组织中分布广泛,该基因的多态性与肉品质性状等指标显著相关,并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或发挥其去甲基化酶的功能,进而影响脂肪沉积。因此,深入研究FTO基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为今后改善猪肉品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概述了FTO基因的发现、分布,FTO基因与肉质性状的关系以及其影响猪肉品质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脂肪与肥胖相关(FTO)基因是一个与人类肥胖紧密相关的基因。自该基因被确定后,建立了各种动物模型来探究FTO基因与肥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机制,早期的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FTO基因通过中枢调节食物摄入量的机制方面。然而,新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的发育及功能与FTO基因和肥胖存在一定的关联,FTO基因在脂肪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包括FTO基因对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对脂肪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在脂肪形成中的催化作用以及影响脂肪形成机制的影响,主要探讨了FTO基因对脂肪组织和肥胖的影响。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发展,FTO基因等多个与肥胖、脂肪相关的酶被发现和关注,这些酶的研究将为防治肥胖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旨在获得藏鸡FTO基因序列,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阐明其组织及时序表达规律,同时揭示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选取1~210日龄健康藏鸡为试验材料,采集心、肝、脾、肺、肾、胸肌、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样品,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克隆FTO基因序列,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各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表达丰度,并将其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获得藏鸡FTO的基因序列长1 585bp(GenBank登陆号:KY366175),其中CDS为1 524bp,5′UTR 35bp和3′UTR 26bp,编码507个氨基酸,具有一个N端结构域和一个C端结构域。藏鸡与原鸡FTO氨基酸相比发生了6个氨基酸突变。FTO基因在藏鸡的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脂肪组织和肺组织也存在较高水平的表达。时序表达谱显示,FTO基因在藏鸡胸肌和腿肌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在胸肌中的表达水平随生长日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腿肌中的表达水平随生长日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藏鸡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肌肉组织中FTO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FTO基因表达水平与藏鸡胸肌IMF含量呈负相关,并且在母鸡中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公鸡FTO基因表达水平与腿肌IMF含量呈正相关(在119~210日龄阶段r=0.601,P0.05),母鸡则相反。研究结果提示,FTO基因可能在藏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肌内脂肪沉积起重要调控作用,本试验结果将为藏鸡FTO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瘦素由肥胖基因编码,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瘦素受体介导作用于靶组织。瘦素可调节动物摄食量、能量代谢,参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等,并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瘦素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牧生产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肥胖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选用好的动物模型进行候选基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猪的新陈代谢、器官大小和饮食习惯与人类较为类似,因此猪是一个很好的动物模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肥胖症相关基因(FTO)和体脂特性上。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一些人而言,FTO基因与体重指数的增加有相关性。为了建立猪FTO基因的表达谱资料,试验针对成年猪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样品进行了定量PCR反应。所有被测组织中的FTO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脑组织(外皮、小脑及海马)中FTO的表达量(P0.001)。不同的发育阶段和大脑的特定部分(即额叶皮层和小脑)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此外,为了解FTO基因在肥胖症中的功能,通过研究饲喂高胆固醇的哥廷根小型猪的脑营养水平,从而得到表达水平的变化。饲喂高胆固醇猪的皮层中FTO转录物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小脑中FTO转录物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对哥廷根小型猪和丹麦商品猪FTO基因编码区进行SNPs研究,结果发现了11个同义SNPs和1个2bp的插入位点。  相似文献   

8.
瘦素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产物,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其作用主要是调节动物的能量代谢和生殖活动。与其它激素一样,Leptin必须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作者从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或OB-R)角度出发,探讨了OB-R的结构、组织分布、生物学功能及Leptin与OB-R间的信号传导,为进一步研究Leptin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阐明山羊FTO基因的表达特性,并分析其表达与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性。以简州大耳羊为试验动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FTO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组织表达差异,同时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山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与IMF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山羊FTO基因CDS区为1 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为无跨膜结构的非分泌蛋白。FTO mRNA在山羊的脂肪、脾和肺中表达水平较高(P0.01),在背最长肌中表达最低;FTO蛋白在背最长肌和脾中表达较高(P0.01),脂肪组织中表达次之。同时结果显示,FTO mRNA在24月龄山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3和8~10月龄的表达水平(P0.05)。FTO mRNA表达量与背最长肌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股二头肌及臂三头肌IMF含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本研究指出,FTO基因表达与IMF含量存在相关性,推测可作为IMF沉积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FSHR和GnRHR基因的功能,揭示其对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南江黄羊不同组织FSHR和GnRHR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FSHR和GnRHR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FSHR和GnRHR在母羊子宫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差不大;FSHR基因和GnRHR基因在子宫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GnRHR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垂体、下丘脑、输卵管(P0.05);公羊睾丸组织FSHR和GnRH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下丘脑和垂体(P0.05)。本研究结果将会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山羊繁殖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瘦蛋白(Leptin)是肥胖基因(o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主要产生于脂肪组织,向大脑反馈能量储存的信息并激活下丘脑中枢,调节进食和能量的消耗.此外,Leptin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来调控动物的繁殖性能.笔者从Leptin的生物学基础、作用机理及繁殖调控等方面予以综述,并指出了其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胰淀素(Amylin)在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兴奋机体饱食中枢来抑制动物摄食,Amylin的受体广泛分布于第四脑室底部最后区(AP),当受体被激活后,神经信号会通过孤束核(NTS)传至前脑,同时还可通过外侧旁核(LPBN)传至下丘脑外侧区(LHA)及下丘脑其他神经核团,Amylin信号传递必须经过NTS和LPBN,此外,Amylin也是机体发生肥胖的重要信号,肥胖动物机体Amylin的血浆浓度较正常动物显著升高,脑室注射Amylin能引起体重明显降低,而注射Amylin受体的抑制剂则使体重明显上升继而引发肥胖。Amylin是一个潜在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本文就Amylin在调节动物摄食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改善产品品质,了解家畜控制肥胖、摄食与能量代谢的机制非常必要。长期以来,科学家从分子生物水平研究肥胖表型。目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已发现很多,其中obese(ob)基因是研究的重点,对其表达产物Leptin的作用机制已有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介绍了ob基因及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INHA基因在公绵羊繁殖中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HA基因在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公羊和低繁殖力苏尼特羊公羊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等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INHA基因在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上腺、附睾,在其他组织中均呈痕量表达。INHA基因在苏尼特羊睾丸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肾上腺的表达量高于小尾寒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INHA基因可能主要在睾丸中对公绵羊繁殖功能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斯钙素(STC)最早发现于鱼类,是一个作用于鱼鳃、小肠和肾脏,调节血清钙和磷酸盐(Pi)体内平衡的重要内分泌因子。哺乳动物中鉴定存在的STCs(STC-1和STC-2)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广泛表达,主要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来调节动物机体多个生理功能。哺乳动物体内STCs在局部起到运输Ca2+和Pi的作用,可能通过作用钙离子通道和Na+/Pi共同的转运子产生生物学作用。通过对多个过表达STC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及STC基因敲除小鼠品系研究果,发现STC对生长发育包括肌肉及骨骼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STCs可以直接调控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还参与调控线粒体、内质网胞浆等亚细胞功能,特别是通过调节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功能影响动物能量代谢,进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论文总结了STCs在哺乳动物中相关信息,主要关注它们的来源、组织分布以及生长发育方面可能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挖掘该基因在家畜中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消瘦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肥胖调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肥胖基因的克隆为研究肥胖的机制提供了重要途径。肥胖基因编码消瘦激素,作用于下丘脑,控制机体能量代谢和繁殖。进一步研究消瘦激素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人们对动物机体内部营养物质的稳衡及协调分配机制的了解,同时进行合理的人工调控。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鸡摄食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肉鸡翅静脉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研究CGRP对肉鸡摄食、饮水、血液生化指标及下丘脑相关摄食基因影响。根据体重及采食量,将30羽36日龄快速生长型黄羽肉鸡分为3组,每组10羽,翅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0μg/kg及40μg/kg体重的CGRP,试验时间为6 h。结果表明,翅静脉注射40μg/kg CGRP有提高肉鸡摄食量的趋势(P=0.054);饮水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影响(P>0.05)。与20μg/kg CGRP组相比,40μg/kg CGRP组肉鸡血浆葡萄糖、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40μg/kg CGRP可显著提高肉鸡下丘脑AGRP mRNA水平(P<0.05),对其他基因如胆囊收缩素(CCK)、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TO)等并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翅静脉注射CGRP可提高肉鸡下丘脑AGRP mRNA水平从而促进摄食。  相似文献   

18.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一种抗氧化剂,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IF和HOXA10基因在正常饲喂组(空白对照组)和0.07%NAC饲喂组(实验组)性腺组织卵巢、输卵管、下丘脑、子宫和垂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LIF和HOXA10基因在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LIF基因在对照组下丘脑中表达量最高、输卵管中表达量最少,在实验组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下丘脑中表达量最少;实验组中卵巢LIF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下丘脑中LIF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OXA10基因在对照组下丘脑中表达量最高、输卵管和垂体中表达最少,在实验组卵巢中表达最高、垂体中表达最少;实验组中卵巢HOXA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垂体中HOXA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揭示0.07%NAC可促进努比亚母山羊妊娠前期LIF和HOXA10基因在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表达,下调LIF和HOXA10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中的表达。本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NAC对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文昌鸡GnRH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文昌鸡处于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的不同组织中GnRH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nRHR基因mRNA表达于鸡的3种组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GnRHR mRNA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下丘脑和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卵巢中表达量较弱.  相似文献   

20.
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基因编码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蛋白,控制肌肉的牵引滑动。MYH3基因是肌肉分化的重要标志基因,能够调控肌肉发育及能量代谢,在动物整个肌肉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MYH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且在动物体内多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胚胎期肌肉组织和肌肉再生过程中表达量较高。它受转录因子、microRNA、lncRNA及环境营养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也可调控其他基因的功能。MYH3基因突变可以改变TGF-β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影响ATP酶活性,使ATP水解时间延长,延长横桥周期;影响肌肉的能量代谢,最终引发肌肉能量代谢疾病。MYH3基因拷贝数变化、突变或表达量变化与动物的体尺、胴体重、屠宰重、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MYH3基因在大理石花纹高、肌内脂肪高的肌肉组织中表达量高,被认为是影响动物肌肉嫩度、剪切力和肉色红度的重要候选基因。MYH3基因的高表达与骨骼肌中氧化Ⅰ型肌纤维的含量、肌纤维直径和慢肌纤维含量有关。作者介绍了MYH3基因的基本结构特点,指出了其与肌肉组织发育及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调控作用,阐述了MYH3基因与动物肌肉能量代谢、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YH3基因与肌肉发育调控和肉质性能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