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从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出菇、挖瓶等关联环节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因此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用工数量会减少,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液体菌种技术的有效应用,会大大降低污染率,并且菇体的品质相对袋栽杏鲍菇有所提升,是杏鲍菇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多采用占地多,产出量少的传统袋栽方式,而占地少,产出量多,发展前景广阔的瓶栽先进技术,因受条件限制,发展较慢,适宜丰产栽培的技术相应较少。为此而开展的综合技术试验表明:培养料单瓶装干料重270 g,是最适宜的装料量标准;65%是培养料最适宜的含水量标准;12 d的后熟时间是最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最佳后熟天数;搔菌对杏鲍菇单瓶出菇数量和单瓶产量提高有显著的影响,搔菌的产量高,反之,不搔菌的产量就低。  相似文献   

3.
以"辽杏鲍2号"杏鲍菇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工厂化瓶栽培养基配方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瓶栽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30%棉籽壳,20%木屑,34%玉米芯,10%麦麸,5%玉米粉,1%石膏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基质配方,其生物学效率达到85.4%。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瓶栽栽培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配方5(玉米芯32%,杂木屑35%,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是试验的最佳配方,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0.148 kg/瓶和52.21%.相关性分析表明,每瓶产量和菇体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0.989).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温度对单瓶产量、单菇重量以及有效子实体数目等均有显著影响,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试验表明当生长温度在17℃时单瓶产量明显高于其它设计温度,温度在16℃和18℃时单瓶产量虽然稍低,但是可采收菇体数目在3~4个,平均单菇重量高达50 g以上,产品符合出口等级的商品菇比例占到67.9%.  相似文献   

6.
<正>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国内杏鲍菇栽培主要以工厂化袋栽为主。笔者就工厂化袋栽杏鲍菇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工厂化袋栽杏鲍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南充绿宝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生产已有10多年,进行人工气候调控的工厂化生产长达七年,栽培主要品种为杏鲍菇。最初由于杏鲍菇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感染率高、畸形菇多,经过最近几年来不断努力摸索,杏鲍菇栽培技术已成熟,栽培出高产优质杏鲍菇。现总结如下,为广大杏鲍菇栽培者提供参考。1原材料选择栽培杏鲍菇通常以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木屑等作为主料,也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性加入草粉、玉米秸秆粉、豆秆  相似文献   

8.
蓝巧玲 《花卉》2017,(8):142-143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我国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居民对于食品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居民的饮食需求,相关单位以及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了对于食用菌新品种的开发。目前,杏鲍菇凭借着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而获得人们的喜爱,并获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本文基于此,主要从菌种制作、出菇管理等方面论述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菌盖及菌柄组织致密结实,菌柄雪白粗长,营养丰富,质地脆滑爽口,口感极佳,因其子实体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被称之为“平菇王”,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利用制冷机组等设备工厂化周年生产杏鲍菇,可满足消费者的周年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杨淑云 《北方园艺》2017,(7):150-152
结合西北地区的原料资源、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从栽培菌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等环节介绍了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竞争激烈的白色金针菇企业,彼此保留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但市场产品却暴露很多信息,通过加权赋值,指标量化的方式层层分解品质指标,利用量化数据分析比较了40个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12.
董飞 《蔬菜》2014,(2):73-75
结合杏鲍菇在襄汾县当地的生产实际,着重针对生产环境、原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无害化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出工厂化、标准化杏鲍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引进的12个杏鲍菇菌株(P1~P12)为试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研究了不同菌株的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P4菌株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P9菌株生长周期短、菌柄长,适宜作为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杏鲍菇菇柄色泽雪白,质地脆嫩,素有“平菇王”的美誉[1]。杏鲍菇人工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是近年来一种珍稀食用茵新品种,其子实体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兼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为了更好地示范推广杏鲍菇周年工厂化袋式栽培技术,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菇房建设、原料处理、灭菌接种、养菌育菇等生产环节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经过2年来的不断优化提升,系统总结出了杏鲍菇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工艺,对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索,形成了杏鲍菇工厂化袋式高效集成栽培技术规程:严格无菌操作过程;选择优良菌种与培养料配方,并按工厂化工艺要求进行菌种制备;在菌丝生长期、菇蕾诱导期及菇生长发育期,合理调控相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及CO2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KE015'、‘KE20'2种杏鲍菇菌种为试材,研究了1 100、1 400 mL 2种规格栽培瓶对杏鲍菇出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栽培条件下菌株‘KE015'生长周期比‘KE20'缩短3.8 d;在使用‘KE015'相同菌株前提下,1 100mL规格的栽培瓶可提高商品菇率,获得较高的生物学转化率,比使用1 400mL规格的栽培瓶的生物学转化率提高3.23%.在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时,建议使用菌株‘KE015'及1 100mL规格的栽培瓶.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在江苏地区已实现工厂化生产。该文从菌种选择、生产基质预处理、培养料配方选择、拌料与制包、智能化灭菌技术、净化室接种与养菌、智能化管理、光照处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智能化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是近年来选育推广的一种珍稀优质食用菌新品种,目前已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首选品种.但在生产上存在优良菌种少、标准化管理程度低、产量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从杏鲍菇新品种引进、菌种扩繁、基质预处理、配方优化、灭菌、接种、养菌、育菇、采收等,总结出了杏鲍菇工厂化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研究的"日引1号"杏鲍菇高产配方的基础上,对其中的3个优异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的杏鲍菇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个配方中的配方2平均成本最低,为1.6元/袋,平均利润最高,为0.91元/袋,其生物学效率也最高,是个优良配方,可以示范推广。示范推广结果表明,配方2单袋产量稳定在414.0 g以上(干料500 g),较基地对照配方(原配方)平均增产7%以上,生长周期缩短了2 d,利润增加了21.5%。配方2已示范推广3 000万袋,为农户额外增收4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