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颜衡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80-184
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演替初期(Ⅰ),演替中期(Ⅱ)和演替后期(Ⅲ)3个恢复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分析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1)从Ⅰ、Ⅱ到Ⅲ,植物地上生物总量与中旱生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与旱生物植物生物量先升后降,呈现出“n”型变化规律(P<0.05);(2)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优势种群即狗尾草种群和须芒草种群的重要值显著下降(P<0.05);(3)Patrick丰富度指数(R)的大小顺序为:Ⅱ>Ⅰ>Ⅲ(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D)的大小顺序为:Ⅲ>Ⅰ>Ⅱ(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为:Ⅰ>Ⅱ>Ⅲ (P<0.05)。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8)
短尾杜鹃是贵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探究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2个短尾杜鹃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群落Ⅰ有维管束植物39科59属72种,群落Ⅱ有维管束植物45科71属95种。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群落Ⅰ和群落Ⅱ热带性质的属分别占总属数的50.00%,41.27%;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群落Ⅰ和群落Ⅱ分别占总数的66.67%,70.53%;2个群落分层明显,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2个群落径级结构(DBH≥1 cm)和高度级结构呈"倒J型"或"单峰型",更新良好,主要优势种种群为增长型或稳定型;2个群落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68 4、0.201 4,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和同一群落不同层次间存在差异。群落Ⅱ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高于群落Ⅰ;灌木层狭叶方竹占绝对优势,分布不均匀,各多样性指数最低(群落ⅡMargalef指数除外)。群落Ⅰ人为活动较少,演替时间更长,处于演替后期阶段,向顶级群落发展,群落Ⅱ受人为干扰频繁,处于演替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霸王岭地区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山地雨林,通过对样地群落中8个主要的乔木种群,采用样方法取样和方差均值比的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红椆、肉实树3个种群为随机分布类型,公孙锥、鸭脚木、岭罗麦、黄杞和狭叶泡花5个种群为集群分布类型。反映出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随着演替的发展,随机分布类型会逐渐上升。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红锥、公孙锥和狭叶泡花种群的集群-随机-随机模式;Ⅱ型:鸭脚木种群的集群-集群-随机模式;Ⅲ型:黄杞种群的随机-集群-集群模式;Ⅳ型:肉实树和红椆种群的随机-随机-随机模式;Ⅴ型:岭罗麦为随机-集群-随机,表现出不同种群的生长、发育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方面的机理,对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8种典型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层在物种组成和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除红砂群落外,其他群落中灌木所占比例均在56.86%以上,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在整个群落中仅占0.30%~3.14%(除沙蒿群落6.65%),数量较稳定;(2)8个群落中白刺重要值最高,达84.41%,猫头刺群落最低为20.70%,其余6个群落在56.78%~68.07%之间;(3)8个群落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猫头刺群落>绵刺群落>红砂群落>沙蒿>沙拐枣群落>珍珠猪毛菜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白刺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种间相遇率偏低,群落中物种分布不均匀。说明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群落物种主要以矮化的小灌木、小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优势种群在荒漠灌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对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比其他物种更重要的作用,荒漠灌木群落由于缺乏冗余物种的支持,是一类不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趋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光梯度法,以白光为光源,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组不同生长阶段尼罗罗非鱼:Ⅰ30.0~45.2mm;Ⅱ51.0~63.3mm;Ⅲ70.0~83.0mm;Ⅳ88.0~102.0mm;Ⅴ108.0~120.0mm,在光梯度分别为250lux、500lux、1000lux、2000lux、4000lux、8000lux下的趋光行为。结果表明:在光强范围250~1000lux条件下,5组尼罗罗非鱼的趋光指数均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并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达到最大;在250lux和5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250lux与1000 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差异性极显著(P<0.01);当光强大于1000lux时,尼罗罗非鱼的趋光指数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减小,在2000lux和40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2000lux与80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实验条件下,Ⅰ组尼罗罗非鱼趋光反应最明显,随着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趋光性逐渐下降,趋光指数Ⅰ>Ⅱ>Ⅲ>Ⅳ>Ⅴ。在水温23~25℃时,适宜照度区为1000~2000lux,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其将尼罗罗非鱼引诱到集中的区域进食,对于提高罗非鱼的摄食率,以及光诱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黔中玉米耕地土壤杂草种子库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济明  何跃军  杨秀槐 《种子》2006,25(11):36-39,42
对黔中玉米耕地土壤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地杂草种子库共有44个物种出现,隶属16科40属。4个季节单位面积的种子萌发量Ⅰ季度8 609粒/m2>Ⅲ季度8 045粒/m2>Ⅱ季度6 491粒/m2>Ⅳ季度2 698粒/m2。狗尾草和水田碎米荠为上半年库中优势物种,下半年优势物种则为波斯婆婆纳。整体上随土壤层次的增加种子库存量相对减少,冬季活力种子萌发量最少;就物种多样性而言,种子库Shannon-W 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Ⅱ>Ⅰ>Ⅲ>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丰富度指数R为10.6,多样性指数H′为1.422,均匀度指数Jsw为0.545,优势度指数C为0.413;(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大小顺序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区域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4)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的变化亦与之相反。本次调查为划定小陇山锐齿栎的保护区和进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早期研究相比,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关键词:锐齿栎林;物种多样性;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秦岭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喀什温室专用高产优质黄瓜品种,本研究选取了4个黄瓜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4个黄瓜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瓜数,以及单瓜重和产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处理Ⅰ和处理Ⅳ株型较高,处理Ⅱ主蔓较粗,主蔓叶片数依次表现为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单株瓜数依次表现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单瓜重差异最大,处理Ⅰ高达225g,处理Ⅳ却只有138g,产量也因此而出现很大差异。综合分析,处理Ⅰ和处理Ⅲ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较好,处理Ⅳ瓜型较小但生长状况较好,可以密植或多蔓整枝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与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土壤理化与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先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择3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3个不同的阶段,再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主要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根系空间变化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理化特征为阴坡优于阳坡,下坡优于中坡,中坡优于上坡;(2)在阴坡与阳坡的上坡、中坡与下坡每一生境对应不同的群落类型,且植被盖度与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阴坡下坡>阳坡下坡>阴坡中坡>阳坡中坡>阴坡上坡>阳坡上坡;(3)不同生境条件与植被盖度关系符合方程Y=10.234X-4.5867(R2=0.8932);(4)各生境的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与Shannon-wiener指数(H)三者的关系符合方程:S=-0.0579+0.2367D+0.3579H,r=0.9147(P<0.01);(5)不同植物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上下波动,变化趋势符合方程Y=0.1268X+0.087(R2=0.8699)。这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植被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璟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210-214
为了了解与掌握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4科5属5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6科49属67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2)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泥石堆>排土堆>山顶裸岩>乱石堆>道路边坡>采石作业区,而均匀度则刚好相反;(3)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关键词:生态恢复;废弃采石场;立地类型;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肖家山  相似文献   

11.
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的分级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单体。用乙醇为沉淀剂对大叶南五味子多糖进行分级,Sephadex柱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各级多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检测洗脱液吸光度值。乙醇分级沉淀结果显示从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分到KPSⅠ~Ⅴ五个级分多糖,糖含量分别为76.51 %、78.36%、95.13%、92.41%、88.35%;Sephadex柱色谱对各分级多糖分离结果显示,KPSⅡ、Ⅲ、Ⅴ中所含多糖分子量基本一致,为纯多糖;KPSⅠ、Ⅳ中含有不同分子量多糖,其中KPSⅠ-1、KPSⅡ-1、KPSⅢ-1、KPSⅣ-6、KPSⅤ-1均为纯多糖。分级纯化的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单体为其化学结构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烤烟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叶内在品质,立足于烟叶生产实际,开展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烟叶质量影响的研究。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N、P、K不同配比有机肥Ⅰ(含猪大油)(4-1-2)、有机肥Ⅱ(3-2-3)、有机肥Ⅲ(2.8-5.3-0.6)、有机肥Ⅳ(5-1-2)、有机无机复混肥Ⅴ(8-5-8)、豆饼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施用几类有机肥的经济效益状况。综合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以有机肥Ⅳ、有机肥Ⅰ(含猪大油)的肥效表现较好,农艺学性状表现较为突出,原烟外观质量较好。有机无机复混肥Ⅴ整体表现与对照基本相当,大田后肥效稍显不足;有机肥Ⅱ、有机肥Ⅲ两种有机肥料表现一般;对照豆饼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但是肥料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13.
将70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头,在口蹄疫免疫过程中按1%添加剂量使用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开始连续饲喂3天,Ⅳ、Ⅴ、Ⅵ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饲喂1天。对照组(Ⅶ组)不喂药。分别于免疫前一天和免疫后14d、21d、28d和二免后28d,采血检测NK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投药组NK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Ⅰ、Ⅱ、Ⅲ组NK细胞数量高于Ⅳ、Ⅴ、Ⅵ组,Ⅱ组NK细胞数量最高,其中Ⅰ、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Ⅳ、Ⅴ、Ⅵ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肥作用下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究施用微滴灌生物菌肥后对土壤的影响,笔者以经过微滴灌菌肥处理、种植棉花的荒漠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反应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A、R、G、K)对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关系为:细菌>真菌>放线菌;相比对照组,处理组AWCD提高了3.7%~25.6%,并且AWCD、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与有机质、全氮、可溶性磷、全钾等的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肥影响了不同土壤中微生物群落间的代谢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类碳源是这种变化重要指示指标。本试验结果可为微滴灌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以及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6—2014 年民勤荒漠植物4 个样区36 个样方调查数据,对该区沙蒿、梭梭、麻黄和白刺4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植物都是以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灌木层物种的变化不大,草本层物种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沙蒿群落、梭梭群落和白刺群落的略有增加,而麻黄群落略有减小;该区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由于草本层的物种变化引起。了解和掌握民勤荒漠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对于推动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绿洲荒漠过渡带天然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为荒漠区植被恢复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白刺、猫头刺、油蒿3种天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群落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群落中共有植物种29种,隶属10个科26个属,灌木层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草本物种相对丰富且数量较大,植物都是以相对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天然群落丰富度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较低,群落间的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本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植被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太原市常绿针叶树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为太原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太原市12种常绿针叶树的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依托5个评价指标,利用1-9标度法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值,根据综合得分进行适应性评价与聚类分析,将树种划分为:Ⅰ级(极适应)、Ⅱ级(适应)、Ⅲ级(较不适应)、Ⅳ级(不适应)、Ⅴ级(极不适应)。[结果]5个指标(冠势、干形、生长势、枝叶态势、虫害表现)入选太原市常绿针叶树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分别为0.395、0.068、0.333、0.113、0.091,适应性评价与聚类分析划分12种常绿针叶树为四个等级。[结论]太原市常绿针叶树Ⅰ级树种为圆柏、侧柏、白皮松,Ⅱ级树种为白杄、青杄、杜松,Ⅲ级树种为樟子松、华山松、油松,Ⅳ级树种为雪松、辽东冷杉、南方红豆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