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直接威胁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及省情,提出了打造五大乡村旅游区,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发设想,为促进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洛阳市孟津区围绕“确权、赋权、活权、保权”,通过采取“多元合作+农旅融合、农房激活+产业发展、综合利用+环境提升、老宅腾退+新批用地、退宅还耕+增减挂钩”五种模式,引进开发乡村旅游、健康养老、冷链物流等项目,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33.33 hm2,实现了闲置资源从无价值到有价值再到高价值的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全域旅游发展观的支持下,为了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基于空间分析有利于辨识和优化产业结构,采用空间数量关系、空间质量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发展度,以南疆3个地州为例,评价各市、县(县级市)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的协调发展等级,并从旅游政策、经济基础、交通设施和资源禀赋探讨制约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协调发展的原因,为推进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旅游全域化建设,优化农村经济可持续路径提供案例支撑.结果表明:南疆3个地州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的数量空间关联指数R=0.68,总体上呈现出正向关联且影响显著;两者的质量发展协调等级大于0.80,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其中喀什市、莎车县、叶城县等6个县(市)的空间耦合关系发展度值最高,表现为密切相关. 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的协调发展对建设以喀什地区为核心的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全域化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2017年6月浙江省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A级景区村庄(以下简称A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融合体"。A村的创建,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村庄旅游发展的角度,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为A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以期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本研究以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POI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结果表明,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三大特性,即景区依赖性、集聚性和向心性,以“一片区,两个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格局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北部密度高、南部密度低。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于蓟州区西部与北部,以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形成集聚格局,并通过极化效应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在集聚区内进一步增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蓟州区中部与西部,呈现出以增长极为主的空间集聚格局。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格局是基于自然本底因素形成,并受到社会经济和客源吸引潜力因素的共同驱动,影响因素按解释能力从高到低分别为海拔高度(0.81)、A级旅游景区数量(0.68)、旅游发展政策(0.55)、旅游收入(0.53)。自然本底奠定了空间集聚的资源基...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闲置农宅的盘活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对于资源的配置效率、村集体和农民的权益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北京市房山区石板台村充分开发利用闲置农宅,大力发展民宿旅游项目,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使得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基于京郊宅基地现状,通过对石板台村开发利用模式为例进行分析,并针对京郊闲置农宅开发利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融合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状及成因,结合盘活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提出了健全农村宅基地长效流转登记制度、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和标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闲置宅基地进行复垦规划、开发生态特色小镇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以此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稳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9.
单福彬  周静 《贵州农业科学》2015,(3):216-218,222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各类效益目标的根本,为实现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基于满足游客消费需求视角,从乡村旅游产业功能结构优化、文化内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依托政府规划引导、构建产业发展集群,壮大本地龙头项目、聚集优势资源要素,引入外部优势企业、推进产业跨越发展,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实现区域间协同互促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更好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推动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法/过程】以福建省乡村旅游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建设中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建设、人才要素投入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应基于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立足特色产品、特色小镇等创建工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植根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积极克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为共享发展成果,在三峡工程旅游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峡坝区旅游的全面发展,推动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结合三峡坝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度优化三峡坝区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创建全域旅游发展产业链为路径;构建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管理体制、开发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特色亮点、实现全民共享三峡坝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成果为保障,促进三峡坝区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助力三峡坝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王汪诚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38-141
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文旅资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得到重视.安徽省绩溪县溪马行政村各自然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在综合考量该村景观资源概况、空间布局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指导,确定出村域内重要的旅游节点、发展轴线,提出"四化并进"的举措模型,构建"一核两轴三区"的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以期优化乡村文旅资源活化传承利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的对策,为县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横县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横县旅游业的背景、发展意义、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横县拥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十二五"期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68.12亿元,年均增长20.1%,但存在景区项目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单一、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招商引资工作困难、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建议】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推进旅游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茉莉之旅"吸引力;加强营销推广,提升"茉莉之旅"的知名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旅游资源保护,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博 《河北农业》2023,(7):24-25
<正>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充分高效的利用这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农村也必将转变发展的方式,乡村振兴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及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部分地区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同质化频繁且缺乏相应特色以及部分地区旅游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提出了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先行,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注重内涵式发展先行,转变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以加强规划制度先行,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等推动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经济条件、人力资源状况、配套设施承载能力、信息化水平、环境保护投入等5个方面构建了影响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指标体系,并基于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12个资源因子与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关联度大小,提出了拓展农用地的乡村旅游功能、推进乡村旅游的供给侧改革、统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管理、协同乡村旅游的竞争与合作、抢占乡村智慧旅游的制高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道网络构建的乡村旅游空间是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网络化空间格局可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全域化、体验式发展。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适宜性分析和可达性分析、多尺度绿道规划方法,确立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绿道网络,多要素结合构建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资源、道路、水系、地形坡度和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绿道选线有重要影响,其中景观资源因子权重0.431,影响力最大;宽甸县域绿道适宜性用地多为水系或原有道路沿线的开敞空间用地,与山地地形肌理结合紧密。"一轴两带多线"的绿道网络提供了特色山岳景观线路、鸭绿江景观线路和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游览线路,结合空间节点设置3级服务站点,形成全域分布的旅游线路和设施。因此,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需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生态绿道网络,拓展生态体验空间;规划多级绿道,增强城乡交通联系;融合城乡空间,推进设施共建;整合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增加旅游深度体验;点线串联,促进多产业联合与多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基于云南热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7年云南热区22个县(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对促进其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驱动云南热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及热区特色传统村落。最后,从经济驱动、市场驱动、资源驱动和政府驱动方面对未来云南热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借助于乡村旅游业态的布局,实现因地制宜挖掘利用当地原真资源、人文风貌等特色元素,发挥乡村的后发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提供更多助力。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为研究对象,围绕高坡乡当前旅游发展情况及本土乡情,通过SWOT分析提出高坡乡村旅游发展建议,期望为当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青白江区毗河以南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人均收入低。土地资源、地域环境资源不能加以有效利用,导致农村资源闲置浪费严重。成都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发展为该区毗河以南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机遇。毗河以南农村地理环境决定了乡村旅游特色农村庭园经济应是该区现阶段乃至以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以特色农村庭园产业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以乡村旅游业来提升特色农村庭园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