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花603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于外引品种阜花11中发现并选取优良变异单株,后经6年的系统选育于2012年育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易抓苗、抗性强、品质优,抗黑斑病,对褐斑病、网斑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等特点,2018年9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18)220244。  相似文献   

2.
李君 《新农业》2012,(7):32
鲜食糯玉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蒸煮食用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选育出一个品质好、株型好、外观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对满足市民生活和生产需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重要意义。1.选育经过东糯120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以自选系B73为母本、自选系B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白糯玉米单交种。母本B73是以沈糯三号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幼苗叶鞘紫色,第1叶长椭圆形;成株半披散,株高173厘米,穗位65厘米,穗长18.2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为14~16行,果穗长筒形,籽粒白色硬  相似文献   

3.
东海县农科所培育的花生新品种东花4号。2003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连云港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东花 4号系江苏省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中小果型花生新品种 ,具有丰产性能好、品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 ,2 0 0 3年 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已被列入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 ,既适宜春播 ,又适应夏播。1 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为了提高花生内在品质 ,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对中小果型花生的需求 ,以选育果型中小、整齐度好、双仁果率高、果型和籽仁品质达到出口标准要求的花生新品种为目标 ,1991年选用品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的花生品种鲁花 9号作母本 ,以优质、早熟、抗涝、抗旱性较好的花生品种东花 3号作父本…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吉育502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吉育502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2009~201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 041.6 kg/hm2,比对照品种吉育72增产9.1%,2010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405.6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7.
商研965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审定定名,准于在河南省麦套和春播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国审大豆新品种吉育86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育86,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494.25kg/hm~2,比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8.3%,2009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579kg/hm~2,比对照九农21增产6.7%。该品种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为: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苏玉33是江苏省宿迁市种子管理站选育而成的中熟紧凑型单交种玉米新组合,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4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中作871为母本、永32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7 627.35~8 624.4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6.65%~11.65%.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86%,沉降值33.7 ml,湿面筋29.20%,面团稳定时间5.2 min;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轻感,成株期对混合菌表现为高抗到免疫.丰产性强,适应范围广,可在张掖、酒泉、民乐、民勤、白银、黄羊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吉粳9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新品种吉粳92是以优异稻种资源津轻乙女为母本,以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D5-3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南繁北育,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吉林省晚熟稻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科学》2014,(5):23-25
吉育4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九交8866-12为母本、铁90035-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2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3.1%。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13.5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4.9%。2013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新品种金甜5868是以自育系T31为母本、T32为父本经选育而成的鲜食玉米单交种。2014—2016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3 a 15点(次)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3 437.5 kg/hm2,较对照减产2.47%。2017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甜玉米生产试验,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4 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超甜603增产0.52%。从出苗到采收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在甘肃平均采收期92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为67~94 g/kg,还原糖含量为6.0~6.6 g/kg,总糖含量≥100 g/kg。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丝黑穗病,中抗瘤黑粉病,抗倒折倒伏性好。适宜在甘肃鲜食甜玉米种植区和与该种植区条件相同的北方鲜食甜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通禾820以吉玉粳为母本,秋田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338.5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677.5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1%。该品种生育期138 d,属中晚熟偏早品种。稻米品质优良,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10项指标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亨粳101是由吉林省亨达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本公司品比,2005~2007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底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早(生育期132 d)、米质优、高产稳产、耐盐碱、抗轻霜、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井水稻区和西部盐碱地种稻较为理想的后续品种。  相似文献   

16.
辽粳132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粳132米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米质指标综合评价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90.3kg/667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1%。辽粳132抗病性较好,中抗穗颈瘟,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育238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转菰后代材料A425为母本,以转菰后代材料C237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通过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鉴定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在吉林省生育期141 d左右,熟期与通35相似,需≥10℃积温2 85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较强,较抗纹枯病、白叶枯病及二化螟;是喜肥高产、稳产、多抗品种。  相似文献   

18.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3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 2 3 ( CM4 86 0 )是 1 998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 CIMMYT)引进的材料中经鉴定、筛选育成的一个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抗条锈、抗倒性强、适应性较好等特点 ,在 2a的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 5 6 6 9.2 kg/ hm2 ,较对照品种陇春 1 5增产 1 2 .73 % ,在生产示范中折合平均产量 5 2 5 4 .5 kg/ hm2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4 1 .70 % ,均居第 1位。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属中筋优质小麦 ,适宜在甘肃省中部的临洮、兰州、定西、临夏及沿黄灌区以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新品种通系930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系930是以水稻通35为母本,以通88-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893.3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12.9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0%。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