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蜘蛛在桑园中的天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学新 《植物保护》1988,14(1):46-46
桑树栽培多是以提供家蚕食料为目的。因此,生物防治在桑园中比其它作物更为重要。根据本人1986—1987年的杭州等地区调查,在桑园害虫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蜘蛛、草岭和瓢虫。蜘蛛占50%,不仅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控制害虫的消长作用也最明显。 每亩蛛量可达到1万头以上,至少有12科45种。优势种是常在枝叶上活动的微蛛科的草间小黑蛛和多在地面活动的各种狼蛛和水狼蛛,发生数量占全部蜘蛛量的80%以上。对食性和食量考察中发现,草间小黑蛛可以取食桑瘿蚊、桑叶蝉的成虫以及桑尺蠖  相似文献   

2.
草间小黑蛛人工饲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是我国农田蜘蛛中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种,由于它分布广,抗药力强,发育历期短,捕食范围广,很有利用前途。关于蜘蛛的人工饲料,国内外报导较少。我们自1978年以来对草间小黑蛛的人工饲料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法从30多个配方中筛选出H_1和L_3两种配方。用此两种配方配制的饲料饲养草间小黑蛛,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L_3配方已连续饲养五个世代。用H_1配方饲料饲养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叉斑巨齿蛛Enoplognatha japonica,均能取食、蜕皮、交配、产卵传代。用L_3配方饲料  相似文献   

3.
长沙桔园蜘蛛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长沙地区桔因蜘蛛资源调查结果,计有蜘蛛19科72种。全年以8月底及9月份发生量最大,最高蛛量达223头/株。树冠上常见种有:斑管巢蛛,吉蚁蛛,鳞纹肖蛸,黄斑圆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妩蛛,其中以斑管巢蛛数量最多,其次为吉蚁蛛和鳞纹肖蛸,这三种蜘蛛为优势种群。桔园蜘蛛的发生消长与害虫数量变动相关性极显著(r=0.7397)。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区蔬菜害虫捕食性蜘蛛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原  王小平 《昆虫天敌》1994,16(1):10-13
经过1983-1990年对武汉地区菜地天敌资源调查,初步鉴定出捕食性蜘蛛共有10科31种。其中以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icollm和八斑鞘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为优势种。草间小黑蛛以5-7月发生量最大,八斑鞘以1-3月、9-12月发生量最大,基本反映了菜地害虫天敌蜘蛛的年数量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 um Sundevall)是农田害虫捕食性天敌中的最主要蜘蛛种类,对飞虱、叶蝉、蚜虫等有较好的控制效应。为探明化学农药对蜘蛛的影响,我们就目前常用的几种化学药剂对草间小黑蛛的杀伤力进行了测定。 供试农药:杀虫脒、杀虫双、二氯苯醚菊酯、杀灭菊酯、敌杀死、甲基1605、晶体敌百虫、呋喃丹、二二三、乐果。 供试蜘蛛:除草间小黑蛛外,另有六种  相似文献   

6.
在湘北沅水下游的平原集中棉区,蜘蛛在棉虫捕食性天敌中占80.67%,其种类已知6科10种。草间小黑蛛为优势种,常见的还有八斑球腹蛛、T-纹豹蛛与食虫瘤胸蛛。本文分析了棉花各生育期的蜘蛛群落组成和数量动态,在棉苗期和蕾期前段,蜘蛛在数量上对棉蚜具有压倒优势,可起有效控制作用。此后由于滥施剧毒农药,蜘蛛群落遭到毁灭性破坏,其数量在整个花铃期处于低水平的不规则波动状态中,无力发挥有效影响。改善冬作物清茬作业和合理用药,是保护棉田蜘蛛资源的两大关键。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7~1978年间,在广西北部和中部地区,调查了11个县13个公社的部分山区、平原稻田蜘蛛种类。经鉴定,有11科28种,其中分布普遍数量较多的有球腹蛛科的八斑球腹蛛;微蛛科的食虫瘤胸蛛和草间小黑蛛;狼蛛科的拟水狼蛛和稻田狼蛛(拟环纹狼蛛);长脚蛛科的日本长脚蛛等六种。这些初步被定为优势种。文中揭示了早稻和晚稻两类生态系中的蜘蛛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化的差异。早稻前期和中期以微蛛科种群为主,后期以八斑球腹蛛为主;晚稻前期是微蛛和八斑球腹蛛种群为主,两者比数相当,后期以八斑球腹蛛种群占优势。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混合种群数量在早稻和晚稻后期达到最高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其与稻飞虱、稻叶蝉数量消长的相互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颇大,其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和季节性农事操作的变更是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试验表明,稻田生态系蜘蛛种群对叶蝉、飞虱有明显控制作用,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应注意保护这一类天敌。  相似文献   

8.
1980~1983年我们对棉田蜘蛛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棉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数量变化每年6~11月份在各类型棉田中共采集蜘蛛标本5184头,经鉴定本地棉田蜘蛛计有13科61种。其中微蛛科5种,球腹蛛科6种,园蛛科6种,肖蛸科9种,管巢蛛科8种,跳蛛科10种,狼蛛科7种,漏斗蛛科1种,平腹蛛科1种,蟹蛛科3种,卷叶蛛科1种,盗蛛科3种,栅纺器蛛科1种。棉田蜘蛛种群虽多,其构成棉田生态系统的主要蜘蛛种群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 vall,八斑球腹蛛Thers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管巢蛛(以Clubiona hummedi为主)四种。其余不少种类仅在田间偶见。6~9月统计,蜘蛛种群占捕食性天敌总量的59.50~78.23%,平均67.40%(见表1)。上述四种蜘蛛占蜘蛛混合种群的85.29~97.78%,平均92.46%(见表2)。四种优势种的发生量虽逐月加大,但种群数量比例也随棉花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棉花前期  相似文献   

9.
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动态和捕食效应,组建 Logistic 发育速度模型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在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测定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生殖指标参数和稳定年龄组配。通过草间小黑蛛对白背稻虱捕食量的观察,建立 Holling 功能反应模型和 Hassell-Varley 干扰反应模型。同时测定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最大理论捕食量、干扰常数、搜寻常数。  相似文献   

10.
草间小黑蛛、拟环纹狼蛛是我县稻田蜘蛛的优势种群(占蜘蛛总量的80%以上)。多数年份控制白背飞虱的效果达60%左右。有关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情况已见有报道,但在施药后的种群分布如何,迄今报道尚少。因此,我们在进一步了解其自然生态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本县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治区,白背飞虱和蜘蛛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稻田蜘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及选择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作者在室内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和草间小黑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和选择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蜘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均为Ⅱ型反应,并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拟环纹豹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明显强于草间小黑蛛,其对弹尾虫的控制作用(a/Th=39.758)是草间不黑蛛(13.031)的3倍左右。弹尾虫和白背飞虱共存时,两种蜘蛛的功能反应变为Ⅲ型反应,并对弹尾虫都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弹尾虫的存在降低了两种蜘蛛对白背飞虱的捕食  相似文献   

12.
稻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消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绍琦 《植物保护》1988,14(4):7-10
在1984年对稻田蜘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6年对其种类和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早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草间小黑蛛、类水狼蛛和拟水狼蛛;双季晚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卵腹肖蛸、鳞纹肖蛸和拟环纹狼蛛。水稻生育后期郁闭度大、湿度大,蜘蛛数量增加。双季晚稻田蜘蛛优势种发生时期和飞虱、叶蝉发生时期相吻合,蜘蛛数量随飞虱、叶蝉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施用化学农药能直接毒死蜘蛛或将其驱出稻田使数量锐减。田埂种豆稻田蛛蛛类群数量大。蜘蛛的天敌有寄生蜂、鸟类、蛙类、捕食性昆虫等。蜘蛛的互相残杀也影响蜘蛛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学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葡萄跳叶甲种群和草间小黑蛛种群之间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葡萄跳叶甲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其半变异函数皆为球型曲线,变程在1.164~8.508之间;不同时期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格局也均呈聚集分布,其半变异函数也皆为球型曲线,变程在2.977~7.799之间,两者变程在大多数时间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充分说明了草间小黑蛛种群对葡萄跳叶甲在空间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追随关系;用聚集强度指标分析,两者空间格局一致。草间小黑蛛聚集行为是环境因子所致,葡萄跳叶甲密度小于2头/株时,聚集原因是环境因子,密度大于2头/株时,本身密度是聚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祖铭  李菊燕 《昆虫天敌》1992,14(3):112-116,107
作者从1973~1991年对稻田蜘蛛进行了生态学研究。拟水狼蛛在田边湿润土和长期有水稻田发生量一般比土壤干燥和湿润稻田多0.42倍及1.35倍。在稻田生长前期温暖高湿(4~6月),适宜于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生殖、生长;后期高温干旱有利于八斑球腹蛛繁殖,拟水狼蛛在温季节,种群发生量随食物量的增加而累积上升。夏初寒潮,气温比历年低5℃以下,伴随暴雨在50毫米以上,草间小黑蛛受到了抑制,下降了35.75%。早春冬作物绿肥、油、麦进行收割翻耕,迁移刊田边的蜘蛛,又进行了三光,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蜘蛛仅4.91%,但潜伏在土室、土缝、石隙中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受三光的抑制作用较少,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依次为15.85%、4.98%、3.44%,栖息在土表及植株上的八斑球腹蛛受三光的影响较大,能转移到早稻田仅1.31%。夏末秋初,收早稻插晚稻的双抢季节,蜘蛛由前作早稻田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蜘蛛、八斑球腹蛛、食虫沟瘤蛛等依次能迁入晚稻田的分别为34.13%、21.86%、13.29%、1.08%。在稻田栽培期间,栽培早一般比中、迟插田多27.44%及82.85%,中插稻田又比迟插田多82.54%。  相似文献   

15.
栽培牧草地蜘蛛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6年在甘肃武威地区栽培牧草地采集蜘蛛隶属13科58种,分布数量较多的有7种。蜘蛛占草地捕食性天敌总量的71.32%。文中揭示了草地蜘蛛种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在牧草生育期中,狼蛛科的种类居优势,占51.97%,平腹蛛科和管巢蛛科各占11.93%、11.40%。7月份蜘蛛混合种群的成蛛中,雄蛛数量最少,占27.06%,其蛛态结构随季节而变化,6月成蛛数量最高,占40.78%。蜘蛛种群的数量消长,随作物、牧草生育期和利用年限不同而有差异。3月上旬平均气温4.7℃时,蜘蛛始出土,4月上旬气温7.2℃时,普遍在地面活动。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地影响蜘蛛日活动数量的变化。耕作和7月上旬的降雨,是影响草地蜘蛛数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棉田蜘蛛、瓢虫对棉花苗蚜控制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3年,我们在常德县丹洲乡高泗村就棉田蜘蛛和瓢虫对棉花蚜虫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察,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 一、棉田蜘蛛、瓢虫的种类、数量及捕食量 1、种类和数量:在棉田中,我们发现蜘蛛有八种,瓢虫有六种。蜘蛛类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an、丁纹豹蛛Pardosa T-insignita、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相似文献   

17.
稻田蜘蛛优势种田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彪  秦守明 《昆虫天敌》1989,11(1):20-27
用四种方法测定稻田蜘蛛分布型,结果表现一致。混合种群为潘松分布,趋于正二项分布。四个优势种以草间小黑蛛为潘松分布,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拟水狼蛛均为聚集分布。应用Iwao(1971)提出的以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的关系为基础决定样本数的公式,求得混合种群理论抽样数n=25.6/(?)-1.7,表明随着蜘蛛数量的增加,所需抽样数依次减少。根据Iwao把序贯抽样过程中接受与拒收的两条直线公式,结合当地稻飞虱发生危害情况,建立了序贯抽样检定表,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保护利用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中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蜘蛛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在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的饮水和人工饲料中添加四环素的方法研究了蜘蛛体内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去除.同时,通过设置草间钻头蛛Wolbachia感染种群与未感染种群之间不同的交配方式,研究Wolbachia感染对草间钻头蛛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草间钻头蛛的饮水和人工饲料中添加四环素均能部分去除草间钻头蛛体内的Wolbachia,在供试最高浓度下,去除率分别为40%和50%.4种不同的交配组合下,草间钻头蛛雌蛛均能产卵,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Wolbachia感染对草间钻头蛛的生殖无影响.感染Wolbachia的草间钻头蛛所产第1卵袋的卵历期为6.65d,极显著高于未感染Wolbachia的卵历期(P =0.008).感染与未感染Wolbachia的草间钻头蛛种群世代存活率、性比以及适合度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辽宁盘锦稻区杂草地与稻田中蜘蛛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慧  桑海旭  刘郁 《植物保护》2015,41(3):165-168
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辽宁盘锦稻区杂草地与稻田中蜘蛛种类及优势度情况,以及蜘蛛优势种、种类数和个体数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杂草地全年共有4个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横纹金蛛、三突花蛛和黄褐新圆蛛。水稻生长期内稻田共有3个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横纹金蛛、粽管巢蛛。杂草地与稻田中优势蜘蛛数量与蜘蛛个体数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为缓慢上升趋势,最高峰均在8月中下旬,分别达到139头/m2和155头/m2,至水稻成熟期迅速减少。水稻插秧前与收割后,杂草地蜘蛛种类数最高值分别为23种/10m2和34种/10m2,均高于稻田;稻田中蜘蛛种类为缓慢增加,至收割前达到峰值23种/10m2。两个生境蜘蛛种群的相似性系数为0.666 7。  相似文献   

20.
四物种共存系统中天敌对斜纹夜蛾控制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主要捕食性天敌草间小黑蛛、叉角厉蝽和拟水狼蛛捕食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综合效应,并建立了综合效应模型。对捕食量模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各天敌类群之间相作用和对斜纹夜蛾捕食量的影响程度,主效分析表明,斜纹夜蛾密度的大小对天敌的总捕食量影响最大。在3种天敌中,对总捕食量影响最大的是草间小黑蛛,其次为叉角厉蝽若虫。交互效应表明,拟水蛛对草间小黑蛛和叉角厉蝽若虫有杀伤作用,相互间干扰作用大,而草间小黑蛛与叉角厣蝽对斜纹夜蛾总捕食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