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鸡公山毒蘑菇前人没有作过系统报导。笔者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现初步整理出毒蘑菇18科30属54种  相似文献   

2.
毒蘑菇主要包括鹅膏菌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等,其代谢的活性成分具有杀虫活性,具有开发成生物源农药的潜力。本文从毒蘑菇毒素的作用机制、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大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政策     
《今日农村》2004,(9):2-2
卫生部发布第5次食品卫生预警:毒蘑菇致死16人 针对近期全国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卫生部近日发布今年第5次食品卫生预警公告,提醒公众勿采摘、购买和食用野蘑菇。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27人中毒,其中16人死亡。如2004年4月8日,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居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中毒6人全部死亡;6月10日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村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6月26日重庆市涪陵区明家乡田宝寺村村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4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6月份四川省连续发生3起因误食毒蘑菇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致使10人…  相似文献   

4.
为秦巴山区毒蘑菇中毒预防及抗癌活性物质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对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其毒性进行考证,并列举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毒蘑菇共124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6亚纲9目32科60属,其中担子菌门115种,子囊菌门9种;毒蘑菇毒素成分包括鹅膏毒肽、鬼笔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噁唑衍生物、色胺类化合物、胃肠道反应毒素、鬼伞素、鹿花菌素和卟啉类毒素等;中毒类型分别为肝肾损伤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呼吸循环衰竭型、溶血型、多脏器损伤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A insworth等和C.J.A lexpoulos等的分类系统,共报道了192种大型真菌,分别隶属于45科、91属,其中食用菌64种,药用菌21种,毒蘑菇16种,菌根菌41种,木腐菌95种。  相似文献   

6.
金强河高寒地区大型真菌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首次对甘肃天祝金强河高寒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报道了 52 种大型真菌,根据毕志树等和卯晓岚的分类系统,分别隶属于 18 科,32 属,其中食用菌 29 种,药用菌 20 种,毒蘑菇 14 种,菌根菌 7 种,甘肃分布新纪录 13 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东、广西沿海的蚶科软体动物,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解放后,李国藩(1956)报导了汕尾的蚶科5种;张玺等(1960)报导南海的蚶科14种;蔡英亚等(1976)报导海陵岛的蚶科10种。以上报告除了重复的种类外,至今尚未超过20种,这些种类估计还不及两广近海所蕴藏的蚶类的半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西有毒蘑菇资源,研究采用形态学特征和DNA-ITS分子方法,在山西南部中条山地区栎树林内发现并确认了黄盖鹅膏菌Amanita subjunquillea的分布。黄盖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为山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害虫天敌调查中,发现一些我国尚未见报导的姬蜂科寄主新记录,将陆续整理报导,以供参考。本文为第二篇,报导3种姬蜂的13种我国寄主新记录。1.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Viercck,1911)  相似文献   

10.
氮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毒蘑菇丝生长所需要的氮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氮及无机态氮和无机态氮均可作为毒蘑菇的氮源,其中谷氨酸和酵母膏是毒蘑菇菌丝生长效果理想的氮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菌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植物病害防治及合理利用菌物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6年,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菌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有菌物6门、15纲和亚纲、38目、92科、241属、86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4个,中国新纪录种19个,宁夏新纪录种74个,中国寄主新纪录种18个,种类最多的门、纲、目、科、属依次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淡色孢科、柄锈菌属,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银川市。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观赏树木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观赏树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已开发应用的观赏树木有52科109种.对尚未开发应用的观赏价值较高的19科27种树木,从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树木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27个市、县进行了危害烟草的陆生贝类(蜗牛和蛞蝓)的调查研究。获得1纲2亚纲2目8科15属21种的标本153号。制订出云南省危害烟草陆生贝类的分科检索表,描述了21种烟草害螺的形态、分布和危害,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田杂草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田的杂草种类、密度、分布、优势种群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农田在样点地中出现的杂草有36科13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7种,阔叶杂草113种;旱田杂草27科103种,水田杂草14科29种;玉米田杂草27科81种,大豆田杂草25科78种,小麦田杂草20科58种。吉林省旱田菊科的苣荬菜、山苦菜、小蓟、苍耳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禾本科的稗草与苘麻、反枝苋、水棘针、铁苋菜、藜、蓼等大面积发生,水田杂草主要形成了禾本科 阔叶 莎草科的杂草群落,个别地方水绵和藻类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5.
Hunter D  Ross DS 《Science (New York, N.Y.)》1991,251(4997):1056-1058
The toxicity of A1 that has been mobilized in soil, streams, and lakes through acid deposition primarily has been attributed to mononuclear A1 species. Polynuclear A1 species are more toxic than mononuclear species, but they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to be significant in the environment. Aluminum-27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a of forested spodosol soil horizon samples show the presence of polynuclear A1O(4)A1(12)(OH)(24)(H(2)O)(12)(7+). The AlO(4)A1(12)(OH)(24)(H(2)O)(12)(7+) species accounted for 30 percent of the aqueous A1 observable by NMR, and this could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toxicity of the A1 in these soils.  相似文献   

16.
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20种海南产芋螺的27个性状特征分别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据此对芋螺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Q型聚类分析可将20种海南产芋螺分为二大组3个亚组;利用R型聚类分析可将27种性状特征分为2个大组;主成分分析反映出芋螺分类的重要特征是贝壳大小、内唇和壳口特征;基于芋螺前3位主成分基础上的三维图与聚类分析结果图一致。聚类分析树状图较好地反映了20种芋螺之间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有助于选择关键而重要的芋螺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采自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的苔藓植物标本109号进行鉴定,得到遵义海龙囤军事古堡有苔藓植物41种(含亚、变种,下同),隶属于31属,25科,其中藓类植物15科20属27种,苔类植物10科11属14种。对该区域苔藓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发现,东亚成分占主体,占总种数的42.11%,北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3.68%,总体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共有杨柳科植物27种、9变种、4变型,本文对新增补的11种、4变种、1变型(其中5种、1变种为天然成分)予以报道,并编制了北京地区杨柳科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的壳斗科植物十分丰富,在森林植被的阔叶林中具有重要地位.重庆市有壳斗科植物6属55种,其生活型均为乔木,其中常绿乔木37种,落叶乔木18种.空间水平分布以大娄山、大巴山、武陵山为主.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8种,1200m以上的20种,1200m上下都有的27种.以壳斗植物为建群种的阔叶林有3个植被型15个群系.  相似文献   

20.
“七五”和“八五”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小麦常规品种(系)之间,以及与近缘物种的杂交工作,从某些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几百份抗白粉病优良选系。为了创造兼抗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双抗抗源,于1997 年春整理部分优良选系、地方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系),共182 份小麦材料进行的纹枯病抗性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对部分抗性材料于当年秋在温室接种情况下继续进行抗性鉴定。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有27 份材料与对照材料相比纹枯病病情指数较低,显示了较强的抗(耐)纹枯病能力;其中有16 份材料表现出兼抗纹枯病和白粉病。另外,对部分小麦的近缘物种的初步鉴定发现球茎大麦、多花黑麦草和黑麦等对白粉病和纹枯病有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