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蒜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都大蒜素在黄羽肉鸡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黄羽肉鸡生长全期 ,饲粮中添加南都大蒜素肉鸡日增重提高了 6 4 5% (P <0 0 5)、料重比降低了 2 8% (P >0 0 5) ,采食量提高 3 % (P>0 0 5)。根据试验结果 ,建议大蒜素在黄羽肉鸡饲粮的适宜添加量为 1 0 0g t。 相似文献
2.
3.
芦荟多糖对肉行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芦荟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AA肉鸡15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鸡.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为添加芦荟多糖组,添加量分别为0.1%、0.15%、0.25%,第5组为抗生素组,添加100 mg/kg高霉素.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芦荟多糖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抗生素作用效果一致.另外,芦荟多糖具有提高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和吞噬指数的作用(P<0.05),添加比例为0.25%时效果较好,且与抗生素作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5.
6.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对饲喂低能量水平饲粮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19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正对照基础日粮、负对照基础日粮、负对照基础日粮+100g/t酶制剂、负对照基础日粮+300g/t酶制剂,研究饲料在常规能量降低0.21MJ/kg的条件下,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2日龄,两个加酶组的料重比比负对照组降低11.0%和10.3%(P<0.05)。表明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日粮中降低0.21MJ/kg能量水平的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芦荟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和腹泻的影响.选取128头体质量为(6.78±0.5)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体质量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芦荟多糖.记录28 d猪的平均日增质量(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饲料增重比(F/G)和猪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芦荟多糖组可以提高断奶仔猪ADG (P<0.05)和试验结束时体质量(P<0.05);添加芦荟多糖可以降低猪腹泻率(P<0.05).表明芦荟多糖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以0.1%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随机将400只鸡分成2组,每个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6%、0.03%的活力重菌泰,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2.03 g,肉鸡成活率提高3.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16%,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提高肉鸡的免疫力,从而提高肉鸡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以及日增重。 相似文献
9.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低能量水平饲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35周龄健康褐壳蛋鸡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正对照基础(I)日粮、负对照基础(Ⅱ)日粮(在正对的基础上减少50MJ/kg能量)、负对照基础日粮+300g/t酶制剂(Ⅲ)、负对照基础日粮+500鼽酶制剂(Ⅳ)、负对照基础日粮+700g/t酶制剂(V),研究饲料在常规能量降低50MJ/kg的条件下.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组与正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O.05),添加700g/t酶组产蛋率提高了0.40%,并且总蛋重提高了0.09%.这说明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植物油,不但未影响生产性能,而且略有提高;加酶组与负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不显著(P〉O.05).但是料蛋比依次降低0.51%、1.53%、1.86%,蛋重也依次增加1.82%、1.82%、1.29%.所以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将240只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和0.5%的姬松茸多糖,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在0~21d阶段,0.1%、0.5%姬松茸多糖添加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0.3%的姬松茸多糖肉鸡的ADG显著提高(P<0.05)。在22~42d以及0~42d,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姬松茸多糖AA肉鸡的ADG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姬松茸多糖后在AA肉鸡生长初期提高了其日增重,从而提高其免疫能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选取40日龄体重接近的断奶新西兰白兔80只,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添加2%的蚯蚓粉。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8%,料重比下降11.64%。 相似文献
13.
白术粗多糖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研究其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D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在15~28日龄阶段,各多糖组和E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B组高于E组,C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高于E组。从全期来看,B组采食量最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D组最好。白术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湘黄鸡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陆家芬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39(3):11-13
在青海冬季采用火墙火炉供热,选用三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23%,19%,21%),分别饲喂三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测定其肉鸡的生产性能(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以及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第2组与其他两组在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间差异显著(P〈0.05),而第1组和第3组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第3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三组之间的日耗料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蛋白水平19%的饲粮最适合于肉仔鸡增重,经济效益最佳,平均每只增收2.66元。 相似文献
15.
选择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研究其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D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在15~28日龄阶段,各多糖组和E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B组高于E组,C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高于E组。从全期来看,B组采食量最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D组最好。白术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湘黄鸡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外新培育的鸡种繁多,国外引进鸡种也在不断增加,鸡种的生产性能究竟如何,就需要在规范的条件下进行饲养测定。准确的测定结果,是对所测鸡种的客观和比较性评价。这对推进我国家禽业的迅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测定康达尔黄鸡和苏禽96肉鸡的情... 相似文献
17.
蚯蚓粉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40日龄体重较为一致的断奶仔兔80只,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添加2%的蚯蚓粉,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8%,料肉比下降12.3%。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和芦荟多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态、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中草药添加剂、芦荟多糖对肉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小肠微绒毛密度、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中草药、芦荟多糖,能显著降低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浓度,提高盲肠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杆菌浓度(P<0.05);回肠微绒毛高度增加、密度加大(P<0.05);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相对质量均显著增加,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提高(P<0.05);添加中草药、中草药 芦荟多糖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降低了料肉比(P<0.05). 相似文献
20.
中药替代化药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将240只AA肉鸡随机分成四组,第一组为中药低剂量组(50只),第二组为中药中剂量组(70只),第三组为中药高剂量组(50只),第四组为化学药物对照组(70只)。试验期为42天。在饲养过程中四组均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每天记录各组鸡的耗料量和死亡数,并统计出料肉比、日增重及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中药三组饲料转化率、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39%和9.8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