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树根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泽海  周权男  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27-10129
[目的]寻找一条降低橡胶树树根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巴西橡胶树树根进行组织培养,取林段断根处理30d后的新根为外植体,采用1g/L多茵灵、0.1%HgCl2和不同浓度益培隆对其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在常规消毒前先采用1g/L多茵灵对外植体处理2.5h,再用75%乙醇消毒308及0.1%HgCl:消毒6min,然后接种到添加0.1%益培隆的固体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0d后外植体污染率下降至44.59%,存活率达25.60%。[结论]为降低橡胶树树根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树莓海尔特兹初代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莓海尔特兹(Heritage)的健壮新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0.1%HgCl2溶液消毒时间、6-BA浓度、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对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探讨防止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HgCl2灭菌处理300 s,在MS+6-BA 0.50~0.75 mg/L+NAA 0.1 mg/L+GA 0.2 mg/L培养基中,添加1.5 g/L VC,暗处理5 d,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柴胡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条件。[方法]选择饱满的"川北柴1号"种子,经25、100、200 g/L Na Cl O分别消毒处理5、10、30 min,接种于MS培养基中,考察其污染率及存活率。[结果]柴胡种子作为外植体组织培养最佳消毒条件是100 g/L Na Cl O处理30 min,污染率仅为6.7%,存活率为86.7%。[结论]为柴胡进一步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叶朴组织培养初代无菌体系。[方法]通过对不同消毒剂及消毒时间的对比,筛选出能够有效控制小叶朴初代培养的污染率,且不抑制小叶朴茎段萌发的消毒处理。[结果]小叶朴茎段经70%乙醇消毒30 s 2次,再用氯化汞消毒6 min所得茎段污染率低,萌发率高。对于后期出现的真菌污染采用多菌灵作为消毒剂和添加剂,用200 mg/L多菌灵浸泡外植体60 min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且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在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多菌灵也能抑制真菌污染,且效果优于多菌灵浸泡处理。[结论]建立了小叶朴组织培养无菌体系,为小叶朴组培苗的增殖和生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付娜  白志川  刘世尧  贾志刚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58-19259
[目的]为百合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龙牙百合珠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研究外植体消毒条件(75%酒精浸泡20或30 s后用0.1%HgCl2处理8、10、12 min)、珠芽处理方式(整个珠芽、单瓣珠芽、中心几个叶原基、单瓣珠芽上部、单瓣珠芽基部)、激素种类和浓度(100、200、300 mg/LGA、IBA、NAA)对不定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75%酒精浸泡20 s后用0.1%HgCl2处理12 min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较低,成活率较高;以整个珠芽为外植体时,成活率最高,但诱导的不定芽数量较少,单瓣珠芽基部诱导的不定芽数量最多;300 mg/LIBA浸泡珠芽10 h最有利于不定芽诱导,GA对不定芽诱导无明显作用。[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龙牙百合珠芽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止无花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无花果幼树顶芽为试材,研究了2种外植体类型、4种消毒方法、同一种消毒剂的不同消毒时间、5种激素组合和3种防褐化剂对无花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与刚长出幼叶的项芽相比,未发芽的顶芽适宜作防褐化外植体;先将外植体用1000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30min,再用浓度0.1%升汞消毒为最佳消毒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外植体用浓度10%次氯酸钠消毒时间越长防褐化效果越好;防褐化的最佳激素搭配为6-BA和NAA;3种防褐化荆中以1500mg/L维生素C的抗褐化效果最明显。[结论]选用未分化的顶芽为外植体,浓度0.1%的升汞为消毒剂,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6-BA1.0mg/L和NAA0.1mg/L进行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韩如刚  林茂祥  刘杰  肖波  李娟  张军  申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21+14051-14021,14051
[目的]为研究胡豆莲组织培养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处理胡豆莲不同外植体。[结果]胡豆莲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为无病害的新抽嫩叶;最佳消毒方式为用70%的乙醇浸泡30 s、0.1%HgC l2溶液消毒3 m in,其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和83.33%。[结论]该方法污染率相对低,而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省沽油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方法]研究了70%乙醇、0.1%HgCl2、0.1%HgCl2+70%乙醇组合在不同灭菌时间内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技术:茎尖用1%HgCl2+70%乙醇处理时间分别为5 min+50 s,成活率100%;茎段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5 m,成活率95%;幼叶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2 min,成活率85%。[结论]1%HgCl2+70%乙醇、1%HgCl2是省沽油外植体的有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9.
以博爱八月黄柿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的萌芽率最高分别为70%、50%、30%,休眠芽(休眠期外植体)的萌芽率最高,且增殖能力强,12月6日前后为最佳取材时期,以休眠芽、萌动芽为外植体可建立初代培养,而梢尖不易建立初代培养.0.1%HgCl2对生长前期外植体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其污染率、褐化率较低,成活率最高;0.1%HgCl2对萌动期外植体消毒10min的效果较好,其污染率虽高,但褐变率最低,成活率也最高;比较消毒剂NaClO和HgCl2,0.1%HgCl2处理休眠期外植体15min的效果最好,成活率高达70.2%.博爱八月黄柿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1mg/LZT+0.1mg/LIAA+4.0mg/L6-BA.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建立野生欧洲李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体系。[方法]以野生欧洲李叶柄为外植体,探究了消毒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暗处理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配比和取材时间等因素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75%酒精消毒45 s+0.1%升汞消毒7 min,最低污染率为3.33%;暗处理21 d时,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最优配方为:B5+0.2 mg/L6-BA+2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结论]为野生欧洲李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大白菜珍贵遗传材料的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受细菌污染的大白菜非整倍体组培苗和田间植株为材料,以常规消毒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常规消毒+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抗生素和农用杀菌荆预处理+常规消毒对组培苗和外植体(取自田间植株)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组培苗培养7、14d时,污染率分别为9.1%和36.4%,培养基申添加100mg/L氨苄青霉素可有效控制污染;常规消毒外植体接种7d后污染率迭58,8%,杀菌剂预处理+常规消毒可有效控制真菌对外植体的污染,但对细菌无明显作用。[结论]培养基中添加氨苄青霉素、采用合适杀菌剂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控制大白菜非整倍体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三角梅外植体消毒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娜  龙定建  王华新  唐道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4-12025,12055
[目的]探索三角梅的最佳消毒时间和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方法]采用不同消毒时间对三角梅的7种外植体进行灭菌,并用不同激素与浓度组合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结果]三角梅的最佳外植体为半木质化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浓度75%酒精溶液灭菌30 s,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浓度0.1%升汞溶液消毒9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7~8次;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NAA。[结论]获得了三角梅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和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三角梅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优良绣球属花卉品种"尼克兰"的繁殖速度。[方法]选用"尼克兰"健壮幼嫩茎尖作为组培试验材料,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组合为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4/5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结论]在"尼克兰"的组培繁殖中,重要的是注意茎尖和环境的消毒。  相似文献   

14.
以东方百合品种‘Sorbonne’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因子对‘Sorbonne’消毒、诱导、增殖、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orbonne’外层鳞片消毒最为困难,而中层和内层差异不大;最佳消毒方法是外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8~20 min;中层和内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4~16 min,其中不同部位鳞片诱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外层>中层>内层,其中外层的诱导率为76.7%;百合鳞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为6.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0.2 mg/L,平均生根数为20条。  相似文献   

15.
邓柳红  罗明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11-15712
[目的]诱导橡胶树茎段腋芽分化增殖,为橡胶树栽培提供大量优良的新型无性系种植材料。[方法]以橡胶树优良单株带芽茎段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橡胶树腋芽分化增殖的影响。[结果]以多茵灵2.0g/L+青霉素400.0mg/L预处理+O.1%HgCl2表面消毒,污染率降至29%;以MS+6一BA2.0mg/L为启动培养基,腋芽萌动率达85%。以MS+6-BA3.0mg/L+NAA0.1mg/L为生长增殖培养基,萌动腋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多菌灵和抗生素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6-BA对腋芽的萌动和生长起重要作用,而添加2,4一D则抑制腋芽萌发及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月见草种子的无菌萌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月见草的组织培养提供无菌外植体。[方法]以月见草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的表面除菌方法处理后,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统计种苗的污染率、发芽率。[结果]经70℃热处理48 h后,用70%乙醇(40 s)+0.1%HgCl2(10 min)+吐温80进行表面除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在VW+1.0 mg/L6-BA+0.5 mg/LNAA+0.05%AC培养基中培养,月见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到93%,萌发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最优。[结论]该试验建立了优质、高效的月见草种子无菌萌发体系,为月见草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夹竹桃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条件,为更好开发夹竹桃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配比对夹竹桃的叶片和茎段进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结果]对夹竹桃外植体采用自来水冲洗1h,75%酒精处理30s,4%NaClO消毒12~16min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茎段更适宜做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在MS培养基加0.05mg/L2,4-D和0.15mg/L6-BA的条件下,能高效率的诱导出愈伤,且生长较好;[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产强心苷的高产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年方  潘百明  韦学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13-6014,6035
[目的]研究大肉姜组培快繁技术,为贺州大肉姜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贺州大肉姜的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液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污染率、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12min效果最好,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NAA,生根率可达100%。[结论]该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贺州大肉姜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半木质化的软枣猕猴桃新梢作为外植体,根据外植体灭菌时间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浓度差异组合,分析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因素,筛选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结果]增加外植体75%乙醇灭菌时间至10 s可降低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为100~150 mg/L时,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随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外植体灭菌时间和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均能增加软枣猕猴桃外植体诱导率。[结论]污染率低且诱导率高的处理方法为1/2MS+100 mg/L氨苄青霉素、1/2MS+150 mg/L氨苄青霉素、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8 min和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