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不育系在当地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测试品系的细胞对引进的不育基因缺乏恢复能力,在陆地棉群体内难以找到核质互作型完全保持材料,引进不育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常规品种中12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优于中12,473A各性状配合力总体上优于其它相进不育系,是目前杂优育种可资利用的重要亲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四川省常用的10个骨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为未来改良与利用这些骨干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10个骨干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714、RP125以及R08具有较高单株产量GCA,育种利用价值较大;具有较高单株产量SCA的组合分别是714×723、R08×723、CD30F×RP125,可以运用上述组配方式进行自交系改良与杂交种组配。结论和讨论: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玉米育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导自交系改良、构建杂优模式与组配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对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33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材料以NCⅡ法配制的165个杂交组合农艺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农艺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都具有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杂优利用是油菜农艺性状改良的有效方式,父母本农艺性状厦配合力决定了杂优利用效果,而父母本农艺性状配合力之和可以用来预测F1的农艺性状和指导亲本的选配。  相似文献   

4.
玉米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自交系杂优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中有代表性的自交系为材料,对旅群、Lan群杂优利用模式中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Lan杂优模式的产量杂种优势强,潜力大;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与行粒数、穗长的较高杂种优势具有密切关系;群间杂交种的穗行数、穗粗、千粒重保留了高产亲本的优良性状。并讨论了各性状的基因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5.
早籼稻珍汕97B改良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早籼稻珍汕97B改良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和稻米品质,以珍汕97A为对照,利用珍汕97B改良的6个不育系,与7个早杂恢复系按照NCⅡ遗传设计配制成49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新改良不育系及其配制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配合力比珍汕97A有明显改善。其中,不育系珍品A分别在产量、总粒数和结实粒数上一般配合力效应最好,品质性状较好,在育种上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玉米部分优异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五”征集编目的优异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多数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遗传上表现优异的资源有:武132、武135、中5021、齐318和48-2,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其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也可间接利用。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株高、穗位高、穗粗、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正相关显著,有利于间接改良和选择。小区产量与其相应特殊配合力表现不一致,以特殊配合力效应作评判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按照格列芬(Griffing B.)双列杂交方法Ⅱ对八个黄瓜品种五种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亲本1、2、5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值均高,是杂优利用选育高产品种的优良亲本,优势组合是3×5、1×2、1×8、1×6。亲本7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值低,通过常规选育可使高产性状稳定遗传给后代。节位主要受累加效应影响,常规育种即可使性状稳定,杂优利用也不会选出显著早熟的品种,亲本8、7、6、4是选育早熟品种的优良亲本。2、6、1、8是改造瓜把长度的理想亲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单株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等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 ,农艺穗部性状、穗粗、穗行数、收获指数、结实率、空杆率也有部分改良效果 同时 ,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 除此之外 ,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 ,如 :收获指数、雄穗长度 ,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 ,除了对自交系的光合生理 ,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 ,还对提高自交系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 ,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 ,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 ,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 ,在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 ,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 ,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  相似文献   

9.
对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33个不同来源的恢复系材料以NCII法配制的165个杂交组合F2代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2代各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杂优利用是油菜品质改良的有效方式,父母本品质及配合力决定了杂优利用效果,而父母本品质配合力之和可以用来预测F2代的品质和进行亲本的选配。  相似文献   

10.
冀东生态区夏玉米自交系的差异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单株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等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 ,农艺穗部性状、穗粗、穗行数、收获指数、结实率、空杆率也有部分改良效果 同时 ,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 除此之外 ,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 ,如 :收获指数、雄穗长度 ,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 ,除了对自交系的光合生理 ,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 ,还对提高自交系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 ,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 ,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 ,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 ,在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 ,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 ,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种质,采用NCⅡ随机区组设计,对优良选系后代的抗病性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代抗病性普遍提高,丹340×PH4CV和丹598×PH26JA改良后代穗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中与PH6WC和L658的杂种优势最强,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形成了新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金系综合种玉米群体主要数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系综合种及其 7个测交种进行产量及主要数量性状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金系综合种是一个遗传基础丰富的优良种质资源 ,果穗长 ,丰产性好 ,配合力高 ;根据配合力结果初步筛选出金群×黄墨 49、金群×自T36、金群×豫综 5号等杂优利用模式。对该群体继续改良时 ,应加强对百粒重和穗粗的选择 ,同时保持其长穗特性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培育水稻主要产量性状杂优近等基因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探寻水稻杂种优势研究的新方法。用有代表性的6个保持系和8个恢复系为父本,以滇粳优1号和明恢63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亲本的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杂交F1组合的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有明显差异;F1代各组合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显著。提出根据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表现筛选出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明显的组合针对特定的产量性状进行连续选择回交,培育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将杂种优势这一复杂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个孟得尔因子来研究,进而研究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这一方法必要而可行,所培育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对育种工作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抗A2与抗A3,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原棉花试验站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测试品系的细胞质对2个不育系基因缺乏恢复能力;2个不育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常规品种中棉所41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优于中棉所41号;不育系抗A2各性状配合力总体上优于抗A3,是目前杂优育种可利用的亲本。  相似文献   

15.
四川部分玉米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按Giffing方法4组配的105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通过配合力分析和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RAPD标记、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研究供试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杂优类群和杂优模式,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划分杂优类群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株平均产量及其构成性状GCA综合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有18-599、7327、698-3、S37、48-2,单株产量SCA较高的组合中,自交系18-599和7327组配的杂交组合较多,其余自交系各自有其突出的优良特点,可根据育种要求加以利用;SSR分析可将供试的15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较为合理地划分为4个类群和4个亚群,并发现杂优类群及其组配方式与单株产量的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三种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试自交系的遗传特性,并且所划杂优类群具有程度不同的合理性,但无论从系谱关系还是从强优势组合方式来看,SSR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及配合力效应的比较,应用6×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部分经济性状,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除此之外,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如收获指数、雄穗长度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除了对杂交种的光合生理,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还对提高杂交种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认为,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此外,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者拟分析Ga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并进行评价.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3个经遗传改良的Ga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与8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Ga糯玉米自交系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其中,CM32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杂优利用潜力.Ga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利用,有助于糯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对现有色素辣椒品种资源进行色价的评估,以便于为其专用品种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类平均法对109份色素辣椒的色价聚类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其可划分为5类群:极高型、优型、较高型、普通型和极低型;109份辣椒的色价介于4.72~33.34,当前主栽品种的色价均值近12;不同遗传型色价极差为5~23.95,变异系数13~29%,表明品种资源中色价存在着丰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甜色素椒是高色价育种的优势类群;杂优利用中须重视筛选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