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技术中央农广校河北滦南分校伍均锋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的一项新成果。经河北、湖北省多点试验示范,春播芝麻增产30.4%~43.2%;夏播芝麻增产21.7%~36.5%。双茎栽培株高变化不大,叶片数成倍增加,叶面积...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芝麻双茎栽培的增产效果和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较常规栽培增产8.2%,单株蒴果数增加9.5%,关键技术是掌握幼苗摘心,使每单株第二对(或第一对)真叶叶腋芽萌发成长为双茎。  相似文献   

3.
双茎栽培是芝麻幼苗期摘除主茎顶尖,利用茎基部腋芽,促其长出2个类似原主茎的茎秆,使1株1茎变为1株双茎,可大幅度提高结荚数,从而增加产量.一般每亩增收芝麻10kg左右.因此,双茎栽培是芝麻高产的一条新途径.据试验,双茎栽培可比常规种植增产35%~70%.  相似文献   

4.
<正>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粮油作物方面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经河北、湖北多点试验示范,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试验,此法比常规栽培,春播芝麻增产30.4%~43.2%;夏播芝麻增产21.7%~36.5%。 双茎栽培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芝麻产量,是由于幼苗期摘尖后,长出大小壮弱相似的两个枝条代替主茎生长发育,从而不仅扩大了“源”于“库”,而且使一者协调发展,既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又  相似文献   

5.
对芝麻一株双茎栽培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芝麻一株双茎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公顷总蒴果数1580.55万个,平均公顷产量2057.25kg,比常规栽培公顷总蒴果数多434.70万个,产量增加486.75kg,增30.99%。同时对芝麻一株双茎栽培的增产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芝麻一株双茎栽培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芝麻增产有新招双茎栽培效益好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吴四宝在芝麻栽培生产上,一般都采用单株单茎栽植方法。安陆市勃贩镇菜农周思勇介绍的“单株双茎栽培”方法,一般能提高单产60%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在芝麻幼苗长出一对真叶时,抹掉其顶芽,使每...  相似文献   

7.
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芝麻双茎栽培,是在常规栽培技术基础上,于幼苗期摘除顶尖,诱导单株的腋芽萌发生长,形成双茎,从而增加单株蒴果数的一种技术。1987~1990年在石家庄、邢台、衡水、沧州等地区试验、示范,一般每株蒴果增加44.4%,平均亩产86.9公斤,比常规栽培每亩增产38.6%。芝麻双茎栽培技术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打顶尖的时间及方法。在保留叶片上部的一对真叶半展开,其节  相似文献   

8.
<正> 在芝麻幼苗期保留一对或二对真叶,将保留叶上的半展开叶及主茎生长点摘除,诱导其产生双茎。无论是春、夏芝麻应用该法栽培,均表现增产,幅度为13.6%—100%,比对照平均增产38.57%。原因是:调整了产量因素的贡献,增加了单株蒴数和粒数;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大,光能利用充分。据在盛花期测定,双茎芝麻比对照多采光  相似文献   

9.
芝麻双茎栽培是一项增产新技术.它是利用芝麻顶端生长优势,在幼苗期摘去顶尖,使单株基部腋芽萌发长成双茎.双茎植株具有根系发达,叶片数增加,果轴增长,蒴果数增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西红柿双株高产栽培技术○李金贵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实践证明,西红杭双株栽培与传统的单株栽培相比,每亩可增产20%~30%。此外,双株栽培的西红柿果实大,空心室少且品质较好,提高了商品价值。一、双株栽培增产的原因①与传统单株栽培相比,双株栽培的西红柿叶片...  相似文献   

11.
四川稻麦双免耕固定厢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定位试验、同田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固定厢沟双免耕技术(PBDZ)对稻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年际变化趋势,并对稻麦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DZ栽培能显著提高稻麦产量。与传统栽培方法(TCT)相比,小麦增产6.7%-9.8%,水稻增产5.1%~6.7%;小麦增产幅度大于水稻,且小麦增产幅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水稻则呈下降趋势。PBDZ栽培的物质成本比TCT栽培方式减少1290元/hm^2,劳动力成本减少645元/hm^2,总成本降低19%,全年实现节本增收2782元/hm^2(76%)。本文还分析了PBDZ技术突破稻麦单产的土壤学、农艺学和生理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夏芝麻生产上采用的4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模式(2),(3),(4)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04.5%-306.4%,每1hm2增国经济效益2640-5505元,其中,尤以根据芝麻生育规律制定的科学种植模式表现最佳,且操作简便,宜于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有提高地温、防旱防渍、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抑制杂草、减轻病害、提早播期、扩大种植区域和促进生长等作用。芝麻采用地膜覆盖,一般亩增产25~40kg,增产幅度30%~60%,旱涝年份增产幅度更大,可达一倍以上,是夺取芝麻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芝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要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 1.严格选地覆膜芝麻,生长旺盛,根、叶生长量大,对肥水需要量较多。所以,芝麻地膜覆盖栽培,应选择耕层深厚、  相似文献   

14.
<正>双茎栽培是芝麻幼苗期摘除主茎顶尖,利用茎基部腋芽,促其长出2个类似原主茎的茎秆,使一株一茎变为一株双茎,可大幅度提高结荚数,从而增加产量。一般每亩增收芝麻10  相似文献   

15.
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旱作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覆盖“一膜两季”免耕栽培模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常规半膜覆盖相比前期0~20cm土壤含水量增加4.2%,平均单产达到9457.2kg/hm^2,增产29.3%,节本17.8%,纯收益增加71.2%;比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前期0—20cm的土壤含水量增加1.1%,增产0.9%,节本26.7%,纯效益增加1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核不育二系芝麻杂交种郑杂芝H03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郑杂芝H03是利用核不育技术育成的第2个二系芝麻杂交种,其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等。1997~1999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杂交种区域试验,3年总评居首位,平均产量1 206.8 kg/hm2,比对照豫芝9号增产8.7%;1999年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98.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5.7%,居首位。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全生育期93 d左右,粗脂肪含量58.58%。粗蛋白18.62%。  相似文献   

17.
<正> 夏芝麻高产的关键是抢时早播。传统直播栽培由于受时间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夏芝麻的增产潜力。而育苗移栽技术提前30天育苗,于6月上旬大田腾茬耕翻后及时移栽,延长了芝麻生育期,增产效果显著。据试验,育苗移栽比夏直播栽培每667平方米可增产50多千克,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15千克,增产86%,667平方米纯增产值420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多年试验总结,对过去西瓜栽培上两项技术进行改革.在不多花1分钱的前提下.可增产:30%~40%,甚至有的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业科学》2006,(1):83-83
单秆型,三花、四棱芝麻品种,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5002。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1157.4kg,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9.1%。生育期84d,同鄂芝2号。该品种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性较强。成熟时茎秆和叶片呈绿色,蒴果中长,不裂蒴。白花,子粒较大,种皮纯白色。品质测定粗脂肪含量56.26%,粗蛋白含量20.75%。抗(耐)茎点枯病和枯萎病能力与鄂芝2号相当。适于湖北省芝麻产区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培土防倒伏。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双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1997年连续3年对夏大豆苗期摘心诱导双茎的适宜品种和密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花荚脱落观察和盆栽试验探究了夏大豆双茎高产栽培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