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小麦种植业也出现了产大于需、品质差、种植小麦效益低的问题。根据2004~2006年阿克苏地区实施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阿克苏今后小麦发展的总体结构优化调整对策和发展优质小麦的关键技术:一是调整小麦种植面积,确保稳定在6.7×104~7.7×104hm2,以保证地区粮食安全;二是迅速淘汰劣质小麦品种,种植邯郸5316、新冬22号和中优9507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三是推广应用合理密植、基肥深施以及"前氮后移、前水后用"的小麦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一、农业结构基本情况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黄河故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区域面积1814 km2,耕地面积13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8.67万hm2左右,总产近15亿kg,其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1.87万hm2、优质玉米种植面积7.33万hm2、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53万hm2,总产12.8万t;瓜菜复种面积4万hm2,总产230万t,是全国优势农产品(小麦)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丰富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发展种植优质小麦.近年来地区通过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品种和研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逐步探索了夺取小麦高产的途径.全地区种植小麦9×104hm2,单产达到4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供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比较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方法]从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分析中哈两国小麦产业的概况。[结果]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的2162.06×104 hm2,2004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波动中渐序提高,单产增加显著;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的1369.47×104 t,较于1992年总产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从1992年的182.84×104 t开始波动减少,2021年总产比1992年减少64.7×104 t,整体呈现总产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哈萨克斯坦1.70~3.30倍,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单产比哈萨克斯坦多出1998.80~4881.80 kg/hm2,平均单产增加3488.89 kg/hm2,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平均总产是哈萨克斯坦的10.06倍。[结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直立穗型水稻品种演进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20世纪上半叶 ,国内外开始陆续出现了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自1974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 ,共审定直立、半直立穗型水稻品种30个 ,占审定品种总数的36.6% ,其中 ,“八五”期间达到审定品种总数的32% ,“九五”期间则上升到5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辽宁省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年种植面积从6.67×104hm2提高到26.67×104hm2 ,种植比例也迅速提高 ,从15%左右提高到50 %以上 ,1999年高达63.6%。辽宁省审定的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中 ,有2/3的品种直立穗型基因来自意大利古老品种巴利拉 ,而且与辽粳5号亲缘关系密切。中国北方地区 (除辽宁省外 )推广种植的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中 ,有53.3 %的品种与巴利拉有亲缘关系。以辽宁省审定的62个粘型常规水稻品种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直立穗型品种相对于弯曲穗型品种 ,具有产量潜力较高 ,株高较矮、穗型短小而着粒密度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适宜各类型棉花的生长。棉花作为新疆支柱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总产逐年上升,至2007年,全疆植棉面积达136×104hm2,总产240×104t。由于国内原棉需求市场的波动性及棉农植棉盲目性,目前新疆优质、多类型棉花种植区域缺乏指导性,造成棉区品种"多、乱、杂",影响了集团机械化生产,原棉品质下降。使新疆棉花生产仅以数量优势取胜。对此,如何使棉花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数量型,由商品棉生产基地转变为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是新疆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十五”水稻品种省区域试验资料分析表明,云南粳稻品种选育在“十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品质育种主要进行特色优质米的开发,选育出多个特色米品种供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优质米示范推广面积为354 700 hm2,而且基本解决了优质和高产的矛盾;高产良种平均产量水平比“九五”提高了10%左右,平均产量达9 000~10 500 kg/hm2,而且高产品种的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良种示范推广面积为711 826.67 hm2。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质改良中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的前提下提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九五”期间,全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133.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年均玉米总产达733.9万t,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玉米单产平均为……  相似文献   

9.
龙眼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龙眼保鲜的意义龙眼是原产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水果,世界上的龙眼栽植业,以我国居首要地位。由于龙眼的经济价值很高,刺激了龙眼的发展,全国龙眼栽培面积和产量由“七五”初期(1986年)的3.58×104hm2,7.7×104t猛增到“八五”末期(1995年)的27.4333×104hm2、28.20×104t(含台湾省)。10年内面积增加了6.66倍,产量增加了2.66倍。预计到2000年,全国总产将达到116.87×104t。广西的龙眼发展速度也很快,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6年的0.8667×104hm2(占全国的24.2%)、2.3×104t(占全国的29.87%)增至1995年的11.8…  相似文献   

10.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5.
16.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8.
19.
20.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