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者们对8匹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进行了治疗试验,其中3匹病马是有着全身、包皮周围及后肢感染的汎发型。病畜均有褥疮,不能独立佇立。将8匹病马中间的有着汎发型的1匹留做对照不进行治疗。其余病马,在1952年10月22日以患淋巴管炎病马的血液,按剂量100毫升在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县部分马匹78年发生流行性淋巴管炎,主要由外地马匹传入。我们采取了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够理想。81年春,我们开始应用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试治病马7匹,收到比较满意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81年10月19日,苏家店公社朱家大队,黑色公马一匹,7岁。主要症状及诊断:患畜被毛粗乱、消  相似文献   

3.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治疗苑文,刘广文,史兴山,王,关士杰,王殿斌经治58例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骡,治愈54匹,迫杀4匹,治愈率93.1%。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在皮下、皮下组织及粘膜上发生结节和溃疡。在皮肤表层时,呈现略高于周围皮肤扁平圆形豆粒大至鸽蛋大的丘...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使用914、黄色素等药物和烧烙疗法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由于效果不稳定,从1978年开始,我们采用手术配合高锰酸钾疗法治疗33例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病马,除一例因橡皮腿经治无效死亡,其余32例全部治愈,疗效达97%。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淋巴管炎的治疗方法,文献记载很多,经使用都是疗程长,而效果也不确实,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使家畜很快恢复健康,我们试用土霉素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11例,都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临床症状: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由于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部位和器官不同,故临床症状表现也不一样。病的初期,于四肢、颈、胸、背部,出现豌豆大的结节,结节很快增大,突出了皮肤表面,很快柔软破(?),有的流出灰白色粘液,有的流出黄色脓  相似文献   

6.
对黄庙、三官庙两乡发生的耕牛“皮肤疙瘩疮”进行了调查。初步弄清了该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基本特征,从病牛中分离到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经回归牛试验及变态反应诊断证实为耕牛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病。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囊球菌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传染。一般早春,尤其是春耕大忙季节,发生比较严重。我县最近几年来大部份公社都有发生。有的社队患淋巴管炎病马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引起大量感染发病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其邻近的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本病治疗方法虽是很多,疗效总是不能使人满意。多年来临床实践感到验方易得,医效难求。特别是病灶布满全身,病情严重的往往治疗困难,造成病马死亡。  相似文献   

9.
在注射青霉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治疗一匹破伤风病马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该马在治疗期间,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而且抗青霉素IgG抗体滴度高达1:1024。这匹马患的破伤风和由青霉素引发的溶血性贫血都被治愈,而后来发生的肝功能衰竭,则可能是由于应用了马源破伤风抗毒素所致。  相似文献   

10.
1990年夏季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部分乡村的马类家畜,发生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数量较大,死亡率高,给疫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统计,1990年5月至1991年4月全区8个乡镇68个村发病583头(匹),其中骡436头,马42匹、驴105头,占马类家畜的7.7%;死亡260头(匹),其中骡186头、马24匹、驴50头,致死率达47.6%。一、流行特点该病大多于使役后突然发生,各种年龄均有发生,以青壮龄骠情中上者发病较多。全年呈零星散发,但10月以后发病数显著增加,12月至元月达到高峰。该病呈明显的地方流行性,以二十铺乡的郭尧村、马跑泉镇的余刘湾、闫家庄等村发病死亡严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辛凉解表中药方剂对该病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1.
春秋两季常有一些家畜患子宫脱、膣脱、直肠脱病。家畜“三脱病”占有家畜外科病的很大比例。根据近几年的门诊统计,接收治疗患畜马有十二匹,奶牛廿头,猪八头。这些患畜应用50%的酒精和盆腔器官神经封闭疗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治疗方法如下:一般的来说子宫脱出、膣脱出、直肠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真菌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研制成功马流行性淋巴管炎弱菌苗。生产的38批苗对3361匹次马一次皮下注射4毫升,免疫力为84%,免疫期为27个月,攻毒效检保护力为75%;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5年底至86年初,采用CO_2激光患部烧灼法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要报道如下。 病例 长春市某货运公司养马单位,先后发现病马9例,经黄色素、914、酒石酸锑钾等药物治疗无效。有2例死亡,遂来我校诊治。现症,7例患马均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耳鼻欠温,食欲减少,体表头、颈、胸、腹、股臀及四肢等处,可见到大小不  相似文献   

14.
马驹的神经肌肉麻痹症已在肯塔基州中部地区流行40多年。但病原学机理仍未确定。本文报道尸检的8匹连续发生的肉毒中毒症病马。根据这些病例和作者在最近10年间进行的200多例患驹和成年患马的研究,描述肉毒中毒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在一九五一年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症发生,共发生十六匹,治疗无效全部死亡。继之每年都有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畜发生。特别是今年发生尤较严重,截至八月末即有一百五十余匹牲畜发生此病,(经用家兔接种反应阳性)死亡率占百分之八十。这样对如何防治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就成为我县畜牧兽医工作的迫切任务,虽然采用了许多疗法,总是收效不  相似文献   

16.
马淋巴管炎是一种传染病,畜群内发现有一匹、很快传染。近年来我场发生几次,曾采用黄色素、过锰酸钾、烧烙等治疗方法,均无效。于1979年3月下旬于分场马队,发生四匹马中有两匹遍布全身,治疗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住院“趴窝病”马106例进行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对轻、中、重症病马分别采用补钙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中西医结合配合装着长尾连尾蹄铁的方法,效果显著。总治愈率为91.6%;轻、中、重症病马的疗程分别缩短为8.3~11天、14~17.6天和28~31天。对以往不予治疗的继发跟健撕脱性骨折病马,用接骨散外敷和石膏绷带(或竹、板)固定,配合补钙治疗,结果对继发单肢跟健撕脱性骨折病马有一定效果。 1982~1983年两年期间,对历年发病较多地区的150匹孕马应用南京石粉进行了预防试验。结果,试验组75匹均未发病,对照组75匹有13匹发病,发病率为17.3%。  相似文献   

18.
马“X”结肠炎,曾于1919年以“运输病”的名称描述过,后来又称为“X结肠炎”、“急性结肠综合症”、“出血性水肿性结肠”、“应激性腹泻”以及“马肠道梭状芽胞杆菌病”等。本文采用一个病例作为实例,旨在回顾有关文献和描述其显著的特征。临床所见:一匹6岁母马,严重腹泻两天,曾采用静脉输液、氯霉素及类固醇等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结果是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19.
马焦虫病是马焦虫(又称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以高热、黄疸、贫血、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硬蜱为传播者,春季多发,此病发病快、危害大,病马若不及时治疗,急性者3-7 d内可致死。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本病的发生。1发病情况今年4-5月,靖宇县蜱虫出现,马焦虫病开始发生,本人在临床中接诊了4匹病马,均以高热、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13日以来,我市会宁、靖远两县相继发生以马类家畜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马类家畜疫情,经临床观察、化验室检验确诊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及时采用封锁隔离、检疫监测、消毒灭源、病畜治疗、预防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控制和扑灭了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