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安徽农业强省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和谐安徽”、“美好安徽”的需要。“十二五” 时期,安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着较好的历史机遇,我省要发挥资源与人才优势,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安徽是中华民族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之一。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不仅能对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证实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试以安徽人和省外人士在安徽对农业科学技术作出的贡献,阐明安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成果向同志们求教。自原始社会以来,安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一、萌芽阶段:此阶段为大约距今1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的原始社会时期。距今二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安…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安徽农业改良机构渐次成立,形成了包括农政机关、农会、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的农业改良机构体系。其改良的举措,主要有举办农事调查、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引进新农具和化肥、防治病虫害等。尽管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改变近代安徽农业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安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技术在农业多方面的广泛应用,是一个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转化的演进过程,本文论述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要把加强安徽农网建设,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实现全省农业信息化确定为实施安徽农业信息化的三大战略目标;提出了做好“三个方面服务”,创立“三大模块”,构建“三大体系”,制定“三大政策”,打造“三个平台”等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及安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地域资源优势,并就支持和促进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之发展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朱新民,朱斌(安徽省农科院合肥230031)1992年6月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会议在广州召开,同年9月,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近些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在制...  相似文献   

7.
从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入手,指出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并伴随妇女化现象;分析了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及对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给农业产出能力、粮食安全、农产品供应等带来不利影响,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历史悠久,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明与发展了各种农业技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土地利用技术、耕作栽培管理技术、防虫减灾技术、生态系统优化技术、畜牧兽医渔业技术等,具有活态性、生态性、地域性和复合性。分析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征,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安徽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为实现安徽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农业市场的物流需求,指出创建安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明确现代农业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安徽农业物流的产业基础、安徽农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结合安徽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安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安徽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8年通过科技部验收,2020年科技部综合评估为达标,为促进阜阳市乃至整个黄淮区域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论述了安徽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构建“园镇一体”的管理运营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加快科教资源集聚、补齐产业短板等方面提出了该园区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阜阳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徽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前农业作为史前考古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关于史前稻作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成为目前考古界、农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主要是由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的稻作农业两大体系构成。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东邻江苏,北依山东,西接河南、湖北,南连江西、浙江,是连接中原与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碰撞的重要地区。安徽地区的古代文化有其自身特点,也有其兼容性。对安徽史前稻作农业的研究将会丰富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内容,对中国的史前文化和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研究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安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GRA-AHP集成法和障碍度思想对2001~2007年安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农业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农业产出水平及农业投入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此评价结果符合安徽农业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3.
安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和一段困难时期;但长期看,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将有利于安徽利用国内国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民工输出大省和欠发达省份,农民增收面临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解决安徽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积极推动农业的“一调三化”,全面提升外出民工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努力构建现代化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职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地区农业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专业区域性差、农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根据专业设置的三要素,即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素、教育市场供给因素和学校办学资源因素,本项研究设计出适合(安徽)农业高职的专业群及其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市场化是加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文章对农业市场化的内涵、安徽省农业市场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推进安徽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安徽农业稳定发展提出了安徽省农业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F0002-F0002
2007年8月17日下午,《安徽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安徽省农科院学术交流中心2楼会议室召开,3位编委会顾问、30位编委及编辑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编委会副主任胡宝成同志主持。《安徽农业科学》主编朱永和、《现代农  相似文献   

18.
徐国健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0-23,26
概述安徽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安徽气候变化的状况及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2-2
第三届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术年会重点专题项目“东向发展振兴农业--加快我省农业融入长三角战略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0日上午在合肥市桐江大酒店举行。来自省、市(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从事农业系统科研、教学、管理、推广、生产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谋我省农业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为安徽农业的奋力崛起建言献策,10余位专家、教授做了专题报告,省科协副主席,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程各久,省农委主任毕美家,副主任张华建,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等出席了会议;省农学会理事长郑之宽主持会议,省科协副主席,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致开幕词,省农委主任毕美家围绕安徽农业东向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安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农业用水量预测及水量平衡计算,提出了缓和供需矛盾与合理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