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立枯病是世界各种针叶树种苗期的重要病害,也是新疆的针叶树种雪岭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苗期的主要病害,一些引进的针叶树种如油松、华山松、各种落叶松,樟子松、黑松等也普遍发生立枯病,多年来经总结育苗经验并进行广泛的调查及试验研究说明,改进和提高育苗技术是防治立枯病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区主要山区林场的针叶树育苗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程序,基本保证了苗木的稳产高产。此将该病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的要点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2.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包括:叶部病害、干部病害和根部病害三类。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病害的防治措施,清除圃地病残体、土壤消毒处理等方法是遏制杨树苗期病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3-2012年,对甘肃省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则岔石林风景区针叶树病害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针叶树类病害达10余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管理、清除病原、定期喷药及施放烟剂、严格检疫、加强病情监测等预防措施,可以及时防治和减少针叶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巧家五针松育苗阶段的病害类型、症状、病原和危害,采用在育苗中圃地选择、土壤消毒、药剂浸种、播种时间和苗期药物治疗5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苗期主要病害有种芽腐烂、茎叶腐烂、幼苗猝倒、苗木立枯、苗木枯梢。在圃地育苗,生荒地发病率比熟地减少17%;在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药剂消毒土壤和浸种降低发病率;苗期喷50%多菌灵wp 1 000 mg/kg防治效果达78%,好于托布津、百菌清和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贾翠萍樟子松在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幼林期到壮林期,不论是叶部、干部、根部都可能受到病害的威胁,因此及时掌握樟子松病害的动态和发生流行规律,适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樟子松造林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区樟子松...  相似文献   

6.
对腾冲红花油茶苗期病害进行了3年的调查,确定茶饼病、茶立秙病、茶炭疽病、白绢病4种为苗期主要病害.对其病原、植株受害状况、传播途径、发病期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化学防治措施,认为在茶苗生严中应积极预防、及时防治,病害未发生时以农业预防和化学防治措施为主,病害发生后,应多种农药轮流施用或混合施用,以有效防止腾冲红花油茶苗期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衍春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4):15-15,17
松杉苗木是主要的造林绿化用苗,但由于苗期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危害,给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就松杉苗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主要症状及如何防治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容器育苗的病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厂化容器育苗的病害防治试验袁素然(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工厂化育苗同常规育苗一样,存在着苗期病害的防治问题。从1989年至1990年我们对工厂化容器苗中病害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及防治试验,现整理如下。一、病原及症状类型据两年来的观察,工厂化育苗中的病...  相似文献   

9.
马占相思是 2 0世纪 70年代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重要多用途树种。介绍了马占相思苗期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对马占相思混交造林、病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叶树苗木猝倒病是危害针叶树育苗的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猝倒病发病的主要症状、发生原因、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猝倒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s with fungi causing damping off. II. Infections of conifer seedling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with one or more damping-off fungi and Triclioderma viride Pers. ex Fr. Provenances of native conifer seedlings show varying susceptibility to the agents of damping-off. Following infections with damping-off fungi together with Tricboderma viride increased disease symptoms often appeared. Thus the antagonist seemingly increas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treated seedlings.  相似文献   

12.
从湖北沙洋、松滋、红安三地常年培育湿地松的苗圃中取土于室内种植湿地松,待其发病后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菌株以镰孢菌(Fusarium spp.)占优势,分离到的68个菌株中65个为镰孢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致病性最强,7天后发病率达到92%;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致病性最弱。研究证明,湖北省湿地松猝倒病是以镰刀菌为主要病原,立枯丝核菌和链格孢菌为次要病原的土壤习居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苗期病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苗木猝倒病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木猝倒病是1种危害针叶树和阔叶树发芽种子和幼苗的病害,能引起幼嫩组织的腐烂、萎蔫和种苗死亡。笔者就苗木猝倒病的分布和寄主、病原、症状、病害发展、管理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引进木霉菌株T43对立枯病的抑制效果及对苗木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从以色列引进、室内抑菌试验显示对苗木立枯病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霉Pythium sp.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43制成不同浓度菌剂,对落叶松Larix sp.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 1年生苗木进行室外灌根处理,30 d后测定苗木生长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引进的绿木霉T43菌剂在显著控制落叶松和红松立枯病发生的同时,还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该菌株液体菌剂适合落叶松苗木,孢子悬浮液适合红松苗木。  相似文献   

16.
松苗立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泡底土、非耕作层土、草炭、落叶松干叶混锯末、牛粪水5种材料做覆土盖种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樟子松苗立枯病效果最好的是松干叶混锯末小区,其次是泡底土小区;防治红松苗立枯病效果最好的是泡底土小区,其次是草炭小区。同时,这几种覆土材料对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省横山县对不同茬地樟子松苗期猝倒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农耕茬地樟子松幼苗猝倒病始发期较新开垦地早10 d左右,呈穴状或片状猝倒,发病率为10.90%,显著高于新开地的0.355%。育苗时应尽可能选择新开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平板稀释法研究了湿地松幼苗1 a中微生物根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的生物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湿地松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其周围微生物的生长,受湿地松根系生长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松苗移栽后的几个月内,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细菌比真菌的种群增长速度要快。利用生物防治细菌进行苗木猝倒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芽苗移栽后1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9.
Nursery practices influenced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diseases of Eucalyptus grandis viz. damping-off caused by Pythium sp., Rhizoctonia solani and 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 web might by R. solani, seedling blight by C. quinqueseptatum and shoot wilt by Sclerotium rolfsii. Growth of seedlings of E. grandis and microclimatic conditions were also affected by nursery practices. Shading with coconut leaf thatch led to low light intensity (av. 1463 lux) with high soil water potential, low soil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and high severity of damping-off and web blight diseases and poor shoot:root ratio of seedlings. Seed beds under coirmat had dispersed light (av. 22 299 lux), apparently high severity of seedling blight and shoot wilt, and good growth (snoot:root ratio) of seedlings. In both the types of shading high soil moisture regime and high seed rate contributed to high disease severity as well as low shoot:root ratio of seedlings.  相似文献   

20.
森保1号防治苗木立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效试验证明,在保1号对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多效唑、多菌灵和增产又,经森保1号处理后,有效控制了立枯病的发生,枯死率显著减少。最佳处理为浸种并喷苗.具体做法如下:在播种前3d,对经催芽处理的种子用700×10-6mg/ml的森保1号浸种4h后播种,待苗木出土3~5d时,用500×10-6mg/ml的森保1号喷苗1~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