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2022年,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白鹇的活动节律进行监测分析,将49台红外相机布设在23个1km×1km网格中,海拔为216m~706m,共获得白鹇独立有效照片3439张。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高峰在10:00~12:00间,呈单峰型,为明显昼行性鸟类。2月份与11月份为白鹇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海拔300m~400m为白鹇记录最多的区域。此次监测能有效反映白鹇在保护区的生存现状,为保护区后续的科学监测和有效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红外相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本文以大相岭保护区2019年149台红外相机21 238个相机工作日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为基础,主要拍摄到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en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5种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分析该5种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季节性差异表明:(1)5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总丰富度达到了53.59%,其中毛冠鹿的丰富度最高为29.54%,其次依次为中华鬣羚(12.63%)、四川羚牛(4.09%)、野猪(3.97%)和林麝(3.37%)。(2)林麝、中华鬣羚、野猪在季节性节律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即秋冬季节活动最为频繁,春季逐渐下降,夏季达到活动低谷;而毛冠鹿和四川羚牛则刚好相反,在夏季活动最为频繁,从秋季开始逐渐下降,冬季跌到低谷,春季5月份开始回升。(3)林麝、毛冠鹿的日活动规律相似,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而18:00—20:00的活动强度极高;四川羚牛和野猪都主要集中在白昼活动。(4)林麝在春季出现一定的活动强度差异性,黄昏时期活动强度极大,中华鬣羚冬季夜间活动最为明显,毛冠鹿和野猪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5)中华鬣羚具有明显的夜行性行为。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大熊猫与伴生有蹄动物之间生态位分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原鸡与白鹇的活动节律和种间关系,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糯扎渡保护区安装触发式红外相机共40台,对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鸡(Gallus gall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进行一年的连续监测。经统计,40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12283个工作日,拍到白鹇独立有效照片93张,统计到白鹇122只/次,雌雄比为1:1.65;拍摄到原鸡独立有效照片43张,雌雄比为1:2.59。日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雉类均为日间活动,其中原鸡的活动时间为6:00~20:00,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上午7:00~8:00,11:00~13:00和下午14:00~19:00;白鹇的活动时间为6:00~20:00,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上午8:00~10:00,下午14:00~15:00和16:00~19:00,原鸡与白鹇都出现3个活动高峰。原鸡在3~5月活动强度较大,白鹇在1~5月份活动强度较大,其余时间活动较少。原鸡和白鹇种间联结性不强,遇见率低。虽然原鸡和白鹇在日活动节律和月活动节律相似,但通过错峰活动以减少直接的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 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 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相似文献   

5.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认识其栖息地利用规律和活动节律是对该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利用红外相机网络在明溪县雪峰山对白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河涧旁、竹林和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的天然阔叶林是白鹇较为偏爱的生境;白鹇的RAI (相对多度指数)随着与村落间的距离增加而显著提升;白鹇属于昼行性动物,且整体上在晨昏两个时间段内活动更为活跃;白鹇日活动节律对人为干扰表现出显著回避,且随季节变化发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布设了78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鸟类有效照片530张,鉴定鸟类34种,分属4目9科,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和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其中,物种相对丰富度(RAI)排名前五的鸟类分别是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鹇、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在季节上,秋季的鸟类相对丰富度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在空间上,大多数鸟类偏好活动于常绿落阔混交林以及海拔2200—2700 m的生境。部分珍稀保护鸟类(如四川山鹧鸪、血雉等)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建议保护区针对这些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开展更全面的保护工作(如栖息地适宜性调查和种群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外相机观察研究了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日、年活动节律,结果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都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红腹锦鸡日活动高峰期在8∶00-10∶00和16∶00-18∶00,红腹角雉日活动高峰期在6∶00-8∶00;红腹锦鸡在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其次是秋季和夏季;红腹角雉在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夏季和秋季差距不大,冬季活动极少。  相似文献   

8.
2014年在野生动物主要迁徙季节1—6月,使用型号Ltl-6210被动式红外相机,在东凉公路野生动物通道对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了监测,并对红外相机"空拍"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迁徙季节(1—6月)不同月份之间,相机空拍率也存在差异,5月份最高(60.36%),1月份最低(0.4%),其余月份从大到小顺序为4月6月3月2月;相机白天空拍率(90.69%)显著高于夜间(9.31%),9:00—13:00是相机空拍率较高的时段;光线干扰、水流干扰、植被干扰是引起红外相机空拍的主要因子,其引起的空拍率分别为24.26%、33.58%和42.16%,差异显著(P0.05)。为降低红外相机空拍现象,建议正确设置相机的朝向,禁止将相机红外感应器朝向正南,避免面对反光的物体;清除相机红外感应器范围内可能晃动的树枝和杂草,减少在植被郁闭度高的地段设置相机;按照季节变化调整相机灵敏度,春季设置为高或中,夏季设置为低。  相似文献   

9.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9 月,通过 30 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 2 233 张,鉴定出野生动物 32 种,其中,大中型兽类 3 目 6 科 8 种,鸟类 7 目 14 科 24 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 (Prionodon paricolor)、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 (Pitta nympha);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鹇 (121.58);白鹇、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和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ra)均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此外,鸟兽物种数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呼中自然保护区共架设红外相机46台进行兽类多样性研究。通过对拍摄结果筛选,其中55 856份记录可以鉴定出具体物种,有效探测总数1 128个(狍子、驼鹿、野猪、原麝、黑熊、紫貂、猞猁和花尾榛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物种为狍子(RAT=9.82),其次为野猪(RAI=8.59);食肉目中,猞猁(RAI=3.10)的相对多度指数最高,其次为紫貂(RAI=2.93);偶蹄目中,相对多度指数最低的为驼鹿(RAI=1.94)。  相似文献   

11.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通过3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2?233张,鉴定出野生动物32种,其中,大中型兽类3目6科8种,鸟类7目14科2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Prionodon paricolor)、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鹇(121.58);白鹇、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和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ra)均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此外,鸟兽物种数呈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情况,布设62台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发现,1 433张独立有效照片共记录兽类7目、12科、19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前5位的是小麂、中华斑羚、野猪、猪獾和花面狸;记录到鸟类5目、14科、33种,物种相对丰富度前3位的是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松鸦。节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与春季、秋季差异不明显,野生动物在夏季活动频繁,冬季动物活动频率较低;小麂、中华斑羚和野猪在早晨和黄昏活动频繁,属昼行晨昏型动物,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活动集中于早晨和黄昏。3种偶蹄目兽类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势物种间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相互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以期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和节律信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豺保护面临多种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人豺冲突和缺乏科学研究与监测等。通过分析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2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旨在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区豺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并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豺种群保护对策。结果显示,94台红外相机的有效工作为12 512天,确定拍摄到豺的16台红外相机位点占有率为17.02%;获得的237份豺照片及视频资料独立有效探测数为28次,相对多度指数为0.22;豺有群分布在保护区内的3个重点区域,分别为鱼儿红、疏勒南山和野马南山西部。加强豺关键栖息地周边村镇的保护教育,缓解人豺冲突,建立跨省豺监测与保护单元,这些对策的综合实施将有助于保护豺种群,促进其栖息地的恢复和豺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57-165
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方法,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兽类的监测研究中。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河北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69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共累计26 86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获得有效照片10 403张,共鉴定出兽类5目8科12种,鸟类7目16科33种。2)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苍鹰(Accipiter gentilis)、游隼(Falco peregrinus)、燕隼(Falco subbuteo)和灰林鸮(Strix aluco)6种,通过计算可知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和狗獾(Meles leucurus)的相对丰富度最高。3)对拍摄率较高的兽类和鸟类——岩松鼠、勺鸡的全年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发现岩松鼠全年的日活动曲线呈单峰型,夏季和秋季活动较频繁;勺鸡每日的活动多集中在白天,为日行性动物,在春季和夏季活动比较频繁。4)在不同季节中,秋季兽类和鸟类具有最高的物种数(12种和33种)和Shannon-Weiner指数(2.38和4.18)。  相似文献   

15.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中部,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九寨沟保护区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位点106个,覆盖海拔范围为2 189~3 514 m,总有效工作量76 342相机日。野生兽类、鸟类的独立有效探测数分别为11 045次和648次,共记录到分属5目13科的野生兽类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一级4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相对多度指数RAI=48.66);记录到分属4目10科的鸟类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一级3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33)。偶蹄目和鸡形目分别是红外相机记录到兽类和鸟类中的优势类群,分别占兽类和鸟类独立有效探测总数的84.92%和64.50%。调查中记录到九寨沟保护区新记录种7个,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小麂(Muntiacus reeve...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12月,采用样带调查、红外相机法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种群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2.9~4.5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64~99头之间,冬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1.6~3.3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35~72头之间。野猪日活动高峰期为2:00~4:00,其次为20:00~22:00。野猪主要危害果园、菜地;假人、家犬、围栏是当地村民的主要防治措施,其中假人和家犬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围栏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确切掌握荒漠林区主要害鼠大沙鼠的活动、为害规律及其天敌活动规律,查明荒漠梭梭林枝条啮食危害的具体种类,用红外相机对新疆昌吉州辖区荒漠林害鼠及其天敌的活动进行24h间隔记录。结果表明:大沙鼠在一年中有2个活动高峰(春季在2—4月,秋季在9—10月底);不同季节的日活动高峰不同,活动高峰期间每天出现的3个高峰分别为8:00—9:00,10:00—12:00和17:00—19:00,大沙鼠为昼行鼠,是梭梭林的危害鼠种。子午沙鼠为夜行鼠,9月—10月底活动频繁。鼠类主要兽类天敌是赤狐和虎鼬,出现在2月—3月底;鸟类天敌是鵟,集中在3月—6月底活动。大沙鼠活动主要在春秋两季较频繁,不同季节日活动高峰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红腹角雉日活动节律变化,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0-08—09、2011-03—09月的研究期和2013-08—2015-05的研究期,分别利用36和60台红外相机,在保护区的90和188个研究相机位点,监测研究红腹角雉的活动节律,共获得295张有效独立照片。【结果】1)红外相机的拍摄率在4—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拍摄率最高;2)红腹角雉雌性和雄性每日均只有1个活动高峰期,其中雌性出现在10:00—12:00;雄性出现在06:00—08:00;3)人类干扰活动有2个高峰期,出现在10:00—12:00和14:00—16:00;在人类活动干扰后,平均间隔10.28天±4.07天才能再次拍摄到红腹角雉活动;4)在有人类活动干扰出现的区域,红腹角雉为了避开人类活动高峰期,变成有2个活动高峰期,分别出现在06:00—08:00和16:00—18:00。【结论】初步明确了红腹角雉的活动节律和受到的人为活动干扰情况以及红腹角雉在适应人为干扰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戴云山脉与闽东近海平原地区的过渡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缘效应,为了解该保护区内鸟兽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年6月—2022年10月,分别在老鹰尖及违平山两个片区,布设安装红外相机47台。累计相机日24 703个,有效独立照片共计9 233张,识别出17种兽类、12种鸟类,其中兽类分属5目11科,鸟类分属4目7科。相对多度指数RAI前3种兽类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29.36)、野猪(Sus scrofa)(23.40)、白腹巨鼠(Leopoldmys edwardsi)(18.78);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themera)(35.02)、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8.16)、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3.86)。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红外相机的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当前戴云山脉东北部山地丘陵地区鸟兽资源状况,为进一步在该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林区管理和人兽冲突等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面的活动节律研究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豹猫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关于其活动节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野外红外相机调查,在92个网格共布设109个红外相机,并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共有34个网格拍摄到豹猫,占所有网格的36.9%,拍摄位置主要为海拔1 000~2 400 m范围内较平缓沟谷林地中;(2)豹猫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早晨6∶00前后和晚上的20∶00前后存在两个活动高峰期;(3)豹猫在夏季活动强度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活动强度最低,其四个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著,重叠系数在春季和夏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