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瘫痪分两种情况,一是产后截瘫,它的特征是母牛分娩以后不能起立。二是生产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1产后截瘫1.1原因胎儿过大或胎势及胎位不正时,强行拉出胎儿往往会引起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挫伤而发生产后截瘫。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大多是由于血钙急剧下降而导致的低血钙症。有些饲养户形成了治疗模式——补钙补磷,不分何种原因,凡是奶牛产后卧地不起,均用这种模式进行治疗,大多数病牛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能痊愈。然而少数病牛即使经长时间的补钙补磷等综合疗法,仍不见好转,最后不得不当做肉牛处理。原因是兽医只注重低血钙性瘫痪,而忽视了另一种症状类似的疾病,即产后截瘫(神经性瘫痪)。截瘫在临床上不常见,故极易误诊为低血钙性瘫痪。  相似文献   

3.
试论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马冬梅杨严礼(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121000)奶牛产后瘫痪是家畜常见代谢病之一。这一疾病有的文献称做生产瘫痪,也有称产后瘫痪,还有的人把它划为产后卧地综合症,甚至与产后截瘫混淆等等。有的定义甚为欠妥,概念混乱的原因是对产后瘫...  相似文献   

4.
奶牛瘫痪分两种情况,一是产后截瘫,它的特征是母牛分娩以后不能起立。二是生产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1产后截瘫1.1原因胎儿过大或胎势及胎位不正时,强行拉出胎儿往往会引起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挫伤而发生产后截瘫。1.2预后此病常常拖延指数周,以后由于病畜发生褥疮,逐渐消瘦死亡。因此在治疗10~15d而不见好转时,可将病畜淘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奶牛产后截瘫的临床诊治经验和研究,对奶牛产后截瘫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与奶牛产后瘫痪的鉴别诊断要点、防控措施及治疗方法作了相对系统的疏理,希望能给同行在此病的诊治与防控方面提供一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本人经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没有1例发生生产瘫痪,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前产后静脉输钙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笔者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未发生1例生产瘫痪。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生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产疾病,多发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主要特征是知觉反应迟钝及四肢瘫痪.诊治不及时容易造成奶牛被淘汰、死亡,经济损失较大.病因多见于低血钙、低血磷.凉山州畜科所科华公司奶牛繁育场一头二胎奶牛产后患低血钾症导致生产瘫痪,经诊断治疗后痊愈.奶牛低血钾引发的生产瘫痪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现将诊治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 ,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高产奶牛生产瘫痪 ,收到较好效果。1 发病规律及原因据统计 ,在我们治疗的 358例奶牛生产瘫痪中 ,以 5~ 8岁、3~ 6胎营养状况良好的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 ,占发病率的 62 % ,并大多在产后 1~ 3日内发病。引起生产瘫痪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由于母牛产后泌乳 ,大量钙质进入初乳 ,超过了能从胃肠道吸收和能由骨骼中动用的钙数量 ,致使血液中钙…  相似文献   

10.
奶牛生产瘫痪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病之一,对奶牛养殖业的影响巨大.2011年,在出诊期间,遇到两例产后卧地不起的发病奶牛,根据临床症状初步怀疑为生产瘫痪.对发病奶牛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测得血钙在0.04~0.06 mg/mL之间,明显低于产后健康牛的血钙浓度(0.08~0.12 mg/mL).并且,患牛对乳房送风疗法有良好反应,进一步确诊是发生了生产瘫痪.根据诊断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两例病牛经过2~3 d的用药都逐渐康复,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2005年以来笔者共收治各类产后瘫痪奶牛37例,现将综合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常见病。笔者自200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由于本病常常无前兆地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常因耽误抢救时机而致使病情加剧难以治疗。治愈后高产牛因产奶量下降而变成中、低产牛,损失很大。本文结合生产中对奶牛产后瘫痪防治实际,综合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普通病.近几年我国奶牛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奶牛产后瘫痪病也时有发生.笔者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疗法,对10例瘫痪奶牛,5例瘫痪母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姜林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36-3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牛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 ,是奶牛产后发生运动障碍的最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 ,在临床代谢性疾病中 ,该病已上升到重要位置 ,严重的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命活动 ,并给养牛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过去在临床治疗中 ,因钙缺乏引起的奶牛产后瘫痪病例居多 ,往往忽视牛发生产后瘫痪的其他因素 ,常采用单纯的钙疗法。这样有时会贻误病情 ,延缓疗程 ,拖跨了患牛 ,最后淘汰或以病牛死亡而告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对奶牛产后瘫痪病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治疗 ,提高了治愈率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奶牛产后瘫痪的分类根据奶牛发生产后瘫痪的…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不同产后的瘫痪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在发生生产瘫痪的同时常常继发其他疾病.近年来,随着奶牛单产大幅度提高,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而继发病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0.
生产瘫痪是奶牛特别是经产、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威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会造成奶牛死亡,引起较大经济损失.此病为散发,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在产后3 d内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