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药种苗3种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生产中山药品种退化、种苗繁殖慢的问题,以‘晋山药1号’为试验材料,对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山药段快繁、山药扦插3种快繁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对培养程序、种苗成活率、繁殖特点、繁殖系数等各项指标的考察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组织培养时,以茎尖作为外植体优于有节茎段和无节茎段,不仅污染率低、繁殖系数高,同时还可对种苗进行脱毒,但生产程序复杂,对生产场地要求高;而采用扦插繁殖生产程序简单、周期短,但只适合种植周期为1~2年的品种;山药段快繁出苗晚,且需要消耗山药成品部分,在3种快繁方法中处于最劣势。由此得出结论,在生产中进行山药种苗快繁时,针对多年种植品种,应采用茎尖作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快繁,而种植周期短的品种,可采用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2.
以澳大利亚特优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在贵州省植物园内进行种子繁殖试验研究,对12种澳大利亚特优观赏植物的种子特征、幼苗形态和种苗繁育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总结。由于两地气候的相似性,本次试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远距离的植物引种保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秦岭百合繁育基地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岭的五个地区,对亚洲百合种球繁育表现进行了试验比较研究。对不同地区的种球膨大系数、子球增殖率、根系质量等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亚洲百合在秦岭进行繁育必须对具体地区进行严格的筛选。研究认为,位于汉中市的桑园坝产区可以作为亚洲百合在秦岭山区的理想繁育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晓燕  向青云  刘玲玲  王天文  赵宁  张朝君 《种子》2005,24(6):18-20,26
以白色花系蝴蝶兰(Phalaenopsis)的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1/3 MS,1/2 MS,MS,改良VW),有机添加物(椰乳,香蕉,马铃薯,苹果)和植物激素(BA,NAA)等因子对影响蝴蝶兰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简称PLB)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VW为基本培养基对促进PLB增殖的效果优于MS基本培养基,在MS为基本培养时,削减大量元素的用量即降低无机盐的浓度有利于PLB的增殖.使用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有影响,其中以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其次为马铃薯、香蕉,苹果对PLB的增殖没有促进作用.BA及NAA的使用浓度决定PLB继续增殖或分化的方向以及进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P. A. Clarke  B. Casiero 《Euphytica》1979,28(3):785-792
Summary A CODASYL type database has been created for plant propagation records. The existence and history of plants can be recorded in such a way that details of parentage and offspring can be traced. Plants that have undergone similar treatments and events or that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located and other information assist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is recorded. Containing this information, the database is a model of experimental plant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运用铁皮石斛不同的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研究,选择出适宜当前中草药发展合理的繁殖途经。本研究以铁皮石斛种子及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在诱导初始条件、增殖方式、增殖系数、继代周期、根的诱导分化及苗木移栽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比较试验认为,铁皮石斛快繁体系建立以茎段外植体为宜,建立的繁育体系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等优点,为规模化育苗提供物质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脱毒马铃薯快繁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一种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试验主要以‘中薯1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对其快繁技术中培养基和光温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培养基中,MS和1/2MS是较优的快繁培养基,试管苗生长快,生长势好。在4种不同光温条件中,高温强光(T3)是最好的快繁条件,而自然光温下阳面房间(T2)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温,且试管苗生长正常,具有节约能源和低耗的特点。MS、1/2MS与T2、T3的组合中,MS/T3植株生长最旺盛,但所有4个组合间各项生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而1/2MS/T2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温条件,节省药品,极大节约生产成本,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白鹤芋属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 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新引进的5个白鹤芋属观赏植物品种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规律。2~3 mg/L 6-BA比较适合白鹤芋属植物茎顶芽的组培快繁,将MS培养基中的KH2PO4浓度提高到255mg/L可以促进白鹤芋属植物组培苗的快速繁殖。1/2MS+NAA0.5mg/L为该属植物适宜的生根培养基。MS+NAA0.5 mg/L +6-BA3 mg/L适合白鹤芋属植物幼花序胚状体的高频率诱导。  相似文献   

9.
大蒜幼苗二阶段培养离体繁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大蒜栽培品种为试材 ,B5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利用脱毒大蒜萌生幼苗的离体繁殖技术。提出经均等纵切的试管苗假茎基部切块 ,在含激素的培养基上 ,具有较高的芽增殖能力 ;且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通过苗繁殖阶段与生长阶段的交替进行 ,外植体具备比较稳定的芽增殖率。研究表明 ,采用此技术 ,至少在 5个循环期 ,约 1年的时间内 ,幼苗的增殖率 2个月维持在 4~ 7芽/株。切片状态及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均影响芽增殖。 8h短光照能有效降低试管苗基部鳞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六出花(Alstromeria aurantiaca)的繁殖效率,以其顶芽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实验时间外植体的筛选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及分株繁殖实验,初步建立六出花分株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顶芽初代培养以MS 6-BA 5.0 mg/L NAA 1.0 mg/L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以3/4MS NAA 0.2 mg/L IBA 0.5 mg/L为好;种子发芽实验基质选择以泥炭:沙:蛭石=1:1:1,(22±2)℃左右环境下3周,再放入5℃左右冰箱中处理3周最佳,分株繁殖最适合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1。分株繁殖选取生长健壮、花色鲜艳、无病虫害的植株,分株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2±2)℃。  相似文献   

11.
管和  李人圭 《作物学报》1989,15(4):342-348
首先研究了苎麻嫩枝扦插繁殖的机理。阐明了水分动态平衡;光合作用和有机营养;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之间的关系;温度效应;扦插介质的理化性质和探索了苎麻嫩枝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变化。然后,按照这些试验结果建立了苎麻嫩枝喷雾全光照扦插繁殖技术。而且进一步发展为工厂化育苗。这是苎麻无性繁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strain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rates of vanadium bearing HSLA steel with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s are measured under constant load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teel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桃是中国主要栽培水果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生产中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无性系抗性砧木,主要原因是桃的无性系砧木的繁殖技术,包括组培快繁技术还不完善。桃的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脱毒、无性系砧木生产、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但桃的组织培养相对其它果树较为困难,且不同的品种之间培养条件差异较大。为了总结分析桃组培快繁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本综述对桃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外植体建立、增殖、伸长、生根和炼苗移栽等环节所涉及的关键影响因子,如培养基中的养分、激素种类和浓度、碳源种类和浓度、最佳培养条件、不同的添加物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桃组培快繁基本技术方案和研究思路,为桃的组织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基本培养基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 )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6-BA、 NAA、KT等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配比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6-BA>KT>NAA,筛选出的最佳配比为6-BA 1.2 mg/L、NAA 0.4 mg/L和KT 0.1 mg/L。基本培养基以B5、MS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相思类树种外植体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思类树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地能力强,在中国南方广泛引种栽培,是南方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树种。根据近年来研究报道,笔者主要讲述了相思类树种的外植体在组培快繁和扦插繁殖中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利用外植体繁殖研究的发展建议,为今后解决中国相思类树种在推广和应用中的种苗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有机添加物对卡特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卡特兰(Cattleya labiata)品种MC1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PLB)为外植体,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10%、15%、20%)的六种有机添加物(椰乳、椰汁、香蕉泥、马铃薯、水解酪蛋白、苹果汁)的改良VW + 5.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20 g?L-1蔗糖 + 16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六种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椰乳、马铃薯、椰汁、香蕉泥、苹果汁、水解酪蛋白。15%的椰乳对PLB增殖效果最佳,PLB的增殖率最高,而且PLB的分化率最低。材料的年龄对PLB的增殖也有影响作用,年龄越小,增殖率越高,分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莲藕育种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庆东  付新东 《种子》1994,(5):31-33
莲藕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植物。它可以采用无性繁殖──用芽繁地可以采用有性繁殖──用莲子繁殖。根据莲的繁殖的多样性及其繁殖器官上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进行莲藕品种的改良工作。(1)从自然混杂群体中单株东选育种。(2)从顶芽繁殖后代中选育。(3)从自然杂交莲子实生苗后代选育。(4)人工杂交选育新品系。由于莲藕采用人工杂交后,可以用无性繁殖方式,把杂交的优势固定下来,不需要多代自交纯化或者年年进行杂交制种,所以这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文中并介绍了杂交后代F1代的性状表现,以及所选出的6个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王亚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231-234
为了研究外源激素及切割方式对东方百合‘索邦’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本试验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验材料,按不同浓度外源激素IBA、B12和纵切方式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200 mg/L的外源激素IBA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100、300 mg/L浓度处理;200 mg/L IBA+5 mL B12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均显著高于未给予B12处理的鳞片,但生根数与根长显著低于200 mg/L的IBA处理;对鳞片进行纵切,切割处理后的鳞片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未切割的鳞片。因此,一定浓度的外源IBA、B12及纵切处理能促进小鳞茎的发生,提高繁殖系数,增加根数、根长。  相似文献   

19.
香石竹离体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洲 《种子》2005,24(8):23-25
本实验以香石竹当年生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它的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各阶段离体培养的特性.结果表明:附加1.5mg/LBA和0.1 mg/LNAA的MS培养基适合腋芽的萌发诱导,诱导率达100%;附加0.5mg/LBA和0.1 mg/L NAA的培养基适合香石竹的增殖,增殖率达340%;附加1.0mg/L NAA的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春兰名品杂交后代快繁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方法繁殖春兰速度慢的问题,对春兰名品‘集圆’与‘如意素’杂交获得的根状茎进行增殖与分化研究。设置不同的基本培养基、6-BA、NAA、IBA,探讨其对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春兰杂交根状茎的最适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NAA 5.0 mg/L+6-BA 0.5 mg/L,1/2MS+NAA 0.5 mg/L +6-BA 2.0 mg/L对根状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组培快繁与分化是加快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