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优质白肋烟栽培调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综合、归纳、配套集成的方法,阐述了优质白肋烟生产的产量质量指标,个体群体形态指标及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3年、2004年于烟株砍收时,对田间白肋烟品种TN86进行WB5细菌菌株喷洒烟叶处理,以砍收时进行清水喷洒烟叶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晾制期间对烟叶样品进行细菌菌株总量及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测定,检测整个晾制期间烟叶中TSNA含量及细菌菌株总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晾制期间烟叶中细菌总量约在105~109CFU/g之间波动,晾制初期,菌量较高,晾制末期,菌量较低。晾制前期(晾制20d以前),烟叶中TSNA含量比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晾制中期(20~30d)期间,烟叶中TSNA含量较高;晾制末期,喷洒处理烟叶中TSNA含量明显降低,2003年、2004年喷洒处理比同一时期对照烟叶中TSNA含量降低了81.32%、68.80%,烟叶中TSNA含量与细菌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成果简介:以火龙增温排湿为核心的新的配套晾制技术,并在产区进行了21000亩的大规模晾制示范。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烟叶等级质量,增加产值150~200元/亩,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评吸质量和工业可用性明显提高,提高了白肋烟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适宜云南种植的白肋烟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高海拔烟区白肋烟在晾制环节存在的烂烟等突出问题,通过在白肋烟晾房内安装排风扇进行排湿,研究其对晾房内温湿度和白肋烟晾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晾制过程中设施调控使烟叶晾制时间缩短4~6 d,晾房内温湿度处于较适宜的范围,烂烟率分别比CK降低了7.25和11.36个百分点,烟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10.4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5888.39元/hm2。  相似文献   

6.
在白肋烟的晾制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湿度环境,探究调制环境对白肋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为提高白肋烟的内在品质提供基础。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湿度条件,结果表明:在低湿条件下20种有机酸总含量最高,除去柠檬酸,其余19种有机酸的总量在中湿条件下为最大。半挥发性有机酸以及高级脂肪酸的含量,随着晾制湿度从低湿—中湿—高湿—对照(比高湿湿度还大)的变化逐渐降低;某些挥发性有机酸随着湿度的升高难以测定出来;非挥发性有机酸除苹果酸和柠檬酸以外,以中湿晾制条件下最高。柠檬酸以中湿处理最低,苹果酸以低湿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收晾方法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中上部叶的晾制质量受收晾方法影响很大。中部叶以摘叶不划筋处理较好,烟叶的外观质量、吸食品质较为协调,且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半整株采收的烟叶次之,叶片完熟,身份稍薄。摘叶划筋的烟叶质量最差,叶片尚熟或完熟,有青干或急干现象;上部叶则以半整株采收的烟叶质量较好,颜色红棕,结构稍疏松,香气量尚足,劲头适中。摘叶不划筋的次之,摘叶划筋最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晾制期间叶片矿质成分(Ca,Mg,S,Cl,K)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Ca含量呈上升趋势,相比来说低湿和高湿处理的晾房中上升趋势较慢。②晾制末期Mg含量均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晾制结束后,以低湿处理的晾房中叶片Mg含量最高,高湿和中湿处理的晾房中差别不大。③S含量在晾制的第1周内变化不大;第3周均有1个峰值出现,且高湿处理的峰值最大,低湿处理的最小。④高湿和中湿处理的晾房中,晾制的第1周叶片的Cl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湿处理的晾房中却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⑤晾制前期,不同处理的晾房中,中上部和中部叶的K含量均有下降趋势;晾制完毕,以高湿晾房中叶片的K含量最高,低湿晾房中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高山烟区白肋烟晾制易发生棚烂和霉变现象,提高白肋烟的晾制质量。【方法】对简易拱形晾晒棚、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89 式”增温晾房、“89 式”标准晾房(CK)4 种晾制模式进行晾制对照试验。【结果】简易拱形晾晒棚和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对晾房内的平均温湿度控制效果优于“89 式”增温晾房和“89 式”标准晾房;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产量较对照提高 12.35 %、产值增加8433.90 元 /hm2、上中等烟率较对照提高 7.82 %、烟叶霉变率降低至 4.09 %,简易拱形晾晒棚产生的经济效益次之,且能将烟叶霉变率控制在 4.17 %。【结论】综合比较 4 种晾制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简易拱形晾晒棚和简易拱形增温晾晒棚模式更符合高山烟区白肋烟持续性发展和晾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不同湿度条件下白肋烟晾制期间烟叶水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然条件和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叶片晾制期间总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白肋烟晾制的合适湿度。结果表明:人工调控条件下,3个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叶片总水含量在晾制开始的前2周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维持到晾制结束。晾制前期的湿度对总水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高湿对叶片失水有缓冲作用,在第1周内含水量下降不明显,低湿则加速叶片脱水。晾制开始时,烟株上部叶片含水量最高,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低,但晾制结束时各部位叶片含水量相近。与人工调控的晾房相比,自然条件下各湿度处理叶片总水含量的变化相对缓慢。对于白肋烟叶片自由水含量,不同条件下晾制期间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快,中湿处理次之,高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慢。中湿晾制条件有利于优质白肋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优质丰产的白肋烟适宜品种应用于生产,四川省达州市烟草公司烟草科研所以MSKy14为母本、达所26为父本育成白肋烟F1代杂交种达白1号,并于2004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白1号打顶株高121.6 cm,有效叶22片,大田生育期92 d;高抗TMV,中抗CMV和根结线虫病,抗黑胫病,高感赤星病;产量、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一般,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含量基本适宜,感官质量中偏上,工业可用性较强,烟碱转化率低.适宜中低海拔烟区种植,2004-2013年四川省白肋烟烟区累计推广种植35200 hm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白肋烟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白肋烟的处理工艺,测定了白肋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烘焙过程中总糖、总氮、总植物碱、总挥发性有机酸、氨基酸、主要生物碱、主要致香成分等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感官评吸,优化了白肋烟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过高或过低、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白肋烟烘烤后的吸味品质;优化后的处理工艺为:105℃、3 min,110℃、3 min,115℃、4 min。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技术,对TN90,KY907,KY908,K26,TN86,KY8959等6个白肋烟品种的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香气前体物分解转化的产物成分含量差异较明显,含量差异大于成分种类差异;不同含量的关键香气物质成分相同.综合各品种香气物成分含量及评吸结果,烟叶品质TN90最好,TN86和KY907次之,KY8959与KY908第三,K26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达州地区光热资源,降低早花损失,增加有效叶数,促进农民增收,该研究以当地烟农白肋烟生产中传统的留杈烟方式为基础,结合生态、栽培、晾制等条件改进设计了3种不同的留杈烟方式,分别为半斩株采收烟株基部留杈烟,打顶后直接留顶芽一个作杈烟,打顶后第二次抹芽时选留顶芽一个作杈烟。结果表明:半斩株采收烟株基部留杈烟的方式下,头烟与杈烟的重叠生育期、重叠晾制期最短,杈烟单独生育期最长,烟叶总产量、总产值明显高于另2种留杈烟方式,达到5 345.03 kg/hm2和57 744.60元/hm2,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较高,同时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蒸馏萃取、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探索中微肥对白肋烟挥发性致香物及吸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用中微肥与对照(未施用)的致香物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检测出的56种致香物成分中,共有成分39种,异有成分17种。镁(Mg)、硼(B)处理比对照多11种成分,总成分56种,钼(Mo)处理比对照多10种,总成分55种,锌(Zn)处理比对照多5种,总成分50种;各处理检出挥发性致香物的总量比对照多13.36%~29.73%,大小顺序Mg(29.73%)>Mo(28.69%)>B(26.37%)>Zn(13.36%)。综合各处烟叶的致香物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及评吸结果,在当地土壤养分及施肥状态下,施用Mg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施用Mo,B肥,施用Zn肥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株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在白肋烟烟株打顶后,采用不同缓释介质的IAA对白肋烟烟株进行缓释处理.结果表明,用IAA的凝胶帽处理和脱脂棉帽处理对白肋烟成熟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进中上部烟叶的开片,显著提高白肋烟烟叶的产量、质量;使白肋烟的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下降、钾含量上升,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评吸质量得以提高;从缓释介质考虑,采用凝胶介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8.
烤烟和白肋烟及香料烟抗旱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在生产中选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烤烟、自肋烟、香料烟抗旱能力的同时,还对干旱胁迫下烟草不同部位叶片的伸展速度、茎高、茎围、叶片萎蔫状况、复水后叶姿恢复能力等抗旱生物学指标和烟叶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沙姆逊种)的抗旱性最强,烤烟(NC89)次之,白肋烟(白肋21)的抗旱性较差.对有关抗旱指标比较表明:生物学指标以第3叶伸长速率对干旱较敏感,用于抗旱鉴定效果较好,而用萎蔫状况来判断烟草抗旱性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生理指标中以叶片含水量变化较为敏感,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也是判断烟草抗旱性的敏感指标,对下部烟叶进行抗旱生理指标鉴定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工接虫方法,对215个白肋烟品种进行了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抗性测定,有7个品种表现较好的抗性,11个品种表现出中抗,38个品种表现出中感,159个表现出感高感。  相似文献   

20.
李广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87-3888
通过分析白肋烟香气的农业影响因素,采用"达白1号"研究了增施农家肥,不同N肥用量和增施菜枯肥,不同成熟度采收,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留叶数,不同施肥水平与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叶农家肥施用量15 000 kg/hm2的评吸总分达到80.5分.在施纯N 150~195 kg/hm2范围内,随施N量的增加,香气质、香气量也随之提高.下部叶在八成熟时采收烟碱为3.15%,评吸质量好,其香气质、香气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