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播种期对水稻米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个早籼和6个中籼品种(系)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早籼和中籼品种(系)晚季栽培比早季栽培,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米质提高,特别是整精米率提高,米粒垩白减小,食味变好。8004和七桂早25晚季栽培产量高,米质好。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机直播下不同基因型早籼稻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播期效应,研究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冷敏感品种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耐冷品种五丰优623、湘早籼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提早播种(3月21日,S)和正常时期播种(4月5日,CK)2个处理。结果表明:提早15 d播种,不同类型早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延长5 d,播抽历期平均推迟3.7 d,且秧苗出苗率降低,以冷敏感品种受播期影响效应高于耐冷品种;早播处理水稻产量总体低于正常播种处理;提早播种降低叶面积指数;与CK相比,早播处理降低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了淀粉粘滞特性,但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胶稠度,不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早籼65     
《现代农业科技》2001,(1):20-20
早籼65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A79317//IR26/二九青选育的优质早籼新品系.1997年参加本所早籼生产力测定,亩产492.7千克,较对照8B-40增产13.2%.1998年参加本所早籼预备试验,平均亩产468.5千克,较对照8B-40增产7.9%.1999年继续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19.5千克.2000年参加省区域试验,表现出优质、高产、中熟、抗病等特出优点.该品系米质特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0.8%,精米率72.4%,整精米率55.8%,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垩白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1%,蛋白质含量13.4%.十二项米质指标中,精米率等8项指标达部颁1级标准,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等4项指标达部颁2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早籼糯越糯6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该品种的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酸枣种子的种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酸枣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6日和5月6日播种出苗率最高,分别为89.61%和87.19%,显著高于4月26日的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5月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强,各生长指标最高,地径可达7.59 mm;其次是4月26日的处理。5月1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弱,地径仅为5.80 mm,极显著低于其他5个处理。综合酸枣出苗及生长指标,酸枣育苗最佳播期为5月6日,其次为4月26日,建议当地酸枣育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6.
针对肥东县劳动力紧缺和缺水易旱等因素常使一季中稻秧龄过长而造成减产的现状,于2007年选用当地3个主栽中稻品种,设计了6个不同播期,进行双因子试验。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以秧龄30d5(月1日播种)、35d(4月26日播种)单产较高;丰两优1号以40d秧龄4(月21日播种)单产较高;天协一号以30d秧龄(5月1日播种)、35d秧龄(4月26日播种)单产较高。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地点 试验田位于稻瘿蚊重发区诗山镇红星村,品种为汕优32,播种时间6月20日,插秧时间7月25日~26日,施药时间8月16日.各小区面积及施药前各小区出葱率见表1.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8月23日至9月19日期间设定6个播种期,主要研究了秋马铃薯的出苗率、商品率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以8月23日播种的平均单薯重和商品率最高,以8月26日播种的出苗率和产量最高,而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和商品薯率均表现出递减趋势,且播种期愈晚,减产的幅度越大。在9月1日以后播种,时间每推迟1周,产量都会下降10%以上。因此8月下旬后期至9月初为湖北省秋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9.
为安顺市中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的播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40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播期(4月6日、4月16日、4月26日)种植试验,统计第二期(4月16日)播种和第三期(4月26日)播种水稻在各性状和产量指标上较第一期(4月6日)播种发生变化的品种数量及其占比,同时计算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与第一期播种相比,第二期播种主要性状和产量发生变化的水稻品种占比均在80.0%以上,由第二期延迟至第三期播种,穗总粒数增加的水稻品种占比下降5.0%,分蘖力增加的品种占比提高27.5%,成穗率和结实率增加的品种占比均下降12.5%,穗长增加的品种占比下降10.0%,千粒重增加的品种占比下降5.0%,株高增加的品种占比下降7.5%。延迟播种能提高水稻分蘖力,但会降低成穗率、结实率、穗长、穗总粒数、千粒重、株高,导致产量下降。为保障水稻产量,安顺市中高海拔地区应选择4月6日进行播种,若需延迟播种也应在4月16日。水稻不同播期的各性状均与产量正相关,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大的性状是穗总粒数,随着播期延迟,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下降,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提升,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10.
<正>本试验探索陇油7号冬油菜在奇台地区的适宜播期,以达到优化品种、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试验情况1.试验设计试验按不同播期共设9个处理:处理1,8月22日播种;处理2,8月29日播种;处理3,9月5日播种;处理4,9月12日播种;处理5,9月19日播种;处理6,9月26日播种;处理7,10月2日播种;处理8,10月9日播种;处理9,10月16日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米2,长9米、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麦茬直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种熟期类型的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均显著下降,且变化程度不一;产量的下降主要在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降低,穗数和千粒重变化不大。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品种类型间有所异同:随着播期的推迟,产生相同效应的是外观品质和蒸煮与食味品质,但变化趋势不一,外观品质均呈变优的趋势,蒸煮与食味品质则呈变劣的趋势;产生不同效应的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优而营养品质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劣而营养品质变优。【结论】直播稻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且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但降低了外观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熟期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播期和施肥水平对二个香米品种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稻米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灌浆成熟期气温降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有所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上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专题攻关与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巴西陆稻 IAPAR9在扬州丘陵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与丰产性。在播种期除补充必要的少量水外 ,可利用生长季自然水 ,达到单产 6750~ 750 0 kg/hm2 的生产潜力。试验研究还表明 ,适时早播、适当稀植促大穗、严防杂草和螟虫危害是夺取本地区巴西陆稻高产关键  相似文献   

15.
1985~1987年,本实验鉴定了4298份水稻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结果表明,叶瘟0~3级和8~9级材料,叶瘟抗性与穗颈瘟抗性高度相关,叶瘟4~7级材料,叶瘟抗性与穗颈瘟抗性无相关。对20个抗性不等的水稻品种分别用人工接种后,加盖尼龙薄膜方法和早晚播法,进行叶瘟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旱田晚播鉴定法可用于杂交后代抗稻瘟病鉴定,以减轻育种工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表明,①水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膜内苗床表面温度(y)与膜外气温(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y旱=-219+147x,r=09442,^y水=-122+127x,r=09683。②将籼稻和粳稻地膜育秧最早播种期的膜内苗床表面温度分别定为12℃、10℃,则籼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粳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的膜外相应气温应分别达到965℃、1041℃、828℃、883℃。③籼、粳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分别达75%、85%、95%,三种安全保证率的最早播种期(y1~12)与纬度(x1)、经度(x2)、海拔(x3)间均呈极显著线性关系,符合^y=a+b1x1+b2x2+b3x3表达式,r=08394~08693,F=444834~598184。④水育秧膜外气温分别达到2616℃和3088℃,旱育秧膜外气温分别达到2326℃和2734℃,就会造成秧苗徒长与烧苗。  相似文献   

17.
播种期对超高产再生稻生育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超高产再生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早栽的头季生长期延长,再生季生长期缩短;头季分蘖高峰期延长,分蘖数增多;头季籽粒干重增长较快,从抽穗后6~25 d左右,粒重迅速提高,此后粒重增长趋于平缓;晚播晚栽的头季籽粒干重增长较慢.早播早栽的头季产量增长7.18%~9.56%,再生季增长53.47%.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密条件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播种量、插秧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处理的水稻群体,调查并模拟其产量和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二次曲线趋势,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参试水稻品种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成粒率和千粒重下降,垩白增加,并使沈稻7号加工品质下降,但沈稻3号高产群体的需氮量超过沈稻7号。沈稻3号插秧穴距10~15cm时适量施用钾肥,沈稻7号插秧穴距15~20m时,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扩大穴距,会减少单位面积穗数,但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但插秧穴距超过20cm或每盘播种量超过80g会降低加工品质。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粒数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选择热粳优35(粳杂)、甬优1540(籼粳杂交)、扬两优6号(籼杂,对照品种)3种水稻,考察不同播种期对其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探索在京山县适宜种植的粳稻品种和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3个高产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内,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5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籼杂扬两优6号和粳杂品种热粳优35。以产量为考察指标,适宜在京山县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甬优1540(籼粳杂交),其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和1986年,通过用V35和湘优101进行分期播种、多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大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影响较大。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对糙米率和精米率影响更小;6月中、下旬为杂交稻最佳品质的播种时段;品质较劣的较品质稍优的杂交组合生态改良的潜力较大;各种植地区间,稻米品质亦有差异。其中碾米、营养和蒸煮品质以郴州种植的最好。长沙种植的次之。常德种植的最差;外观品质则以长沙的最好,郴州的次之,常德的最差。绝大部分品质性状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V35品质与产量构成存在显著二次回归关系;品质性状受抽穗结实期间的温、光因子作用显著,且影响的时段和方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